APP下载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策略探究

2019-10-07李进伟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李进伟

摘 要:初中生因受到习惯、性格、家庭及遗传因素影响,形成个体差异。在数学课上实施分教学,可以使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得以满足,进而促使所有学生发展,本文在分层教学的理论基上加以概述,对分层教学在数学课上的用进行探究,希望可以给实际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堂教学

初中生在心理特征与生理发展方面存在差异,学生的数学爱好、兴趣以及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而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使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和素质教育具体要求不相符合。而分层教学是一种与因材施教相符合的教学方法,其可以面向所有学生,给学生发展创造相应条件。所以,教师应当善于在数学课上实施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同一班级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从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以获得最佳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分层教学符合唯物主义辨证理论,符合教育学理论,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符合教学论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和可接受原则,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分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打基础的有效途径。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当注意遵循保底不封顶性原则、“主动学习”与主体性原则、客观性与动态性原则、目标原则、层次性和整体性原则、激励原则和评价调整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作者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教学实践表明,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统分结合、全员参与、逐级推进”十二个字。学习的金字塔是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初中数学知识乃是金字塔的基础部分,需要初中生能够扎实掌握,是学生日后学习以及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往大班教学形式并不适用所有学生,一些学生的知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特征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其学习兴趣加以激发,进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分层教学乃是对以往教学状况加以改变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分层教学在数学课上的运用策略

(一)因材施教。孔子提倡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同样应当借鉴孔子的教学经验,以不同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对其数学学习热情进行激发,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针对逻辑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用理论知识加以推导,进而让这类学生对公式求解方法及步骤加以了解。针对逻辑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结合一次函数图像加以细致分析,进而让学生对方程具体求解过程有生动形象的了解,并且幫助其对数形结合这一思想加以理解与应用。

(二)循序新进。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并非短时间内可实现的,数学教学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此期间,教师应当建立小的教学目标,并且逐渐朝着终极目标靠近。教学期间,教师应当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教师在初中生掌握基本因式分解的方法之后,引导学生对十字相乘的因式分解进行学习。教学前期,教师通过一些简单计算来让初中生对所学知识加以熟练运用。教学后期,教师借助应用题提高整体教学难度,以此来对其思维加以锻炼。从易到难,逐渐对初中生的解题能力加以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鼓励其日后遇到困难时可以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最终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分层教学。第一,教师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优生;B层是成绩中上游的学生;C层是学困生。第二,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在实践教学期间,教师对层次不同的初中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用不同教学方法。

例如,现已知函数y=x2-3x+2,(1)若图像对称轴为一条直线,求其顶点坐标。(2)函数和轴是否存在交点,假设存在,求出交点坐标。针对题中的两个问题,教师可让B层与C层的学生进行解题,而A层的学生可做和实际存在联系的数学问题。如,乙船处在甲船正东方向26km处,如今甲乙两船一同出发,甲船以12kmh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乙船以5kmh的速度朝正西方向行驶,问甲船什么时候和乙船距离最近,而最近距离为多少?或教师可以在同一问题中设置几个难度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加以思考。

例如,对于二次函数有关知识,教师提出:已知T恤现价是60元/件,进价是40元/件,商家每月能售出300件,假设该T恤每件价格上涨1元,每月会少卖出10件,假设降价1元,那么每月可以多卖出20件。现假设T恤售价为元,每月销售量为件。(1)写出利润和价格的关系式及取值范围。(2)若想保证利润最大,商家应当涨价还是降价?

问题(1)教师要求所有学生回答,而而问题(2)可让A层与B层学生求解。在此条件下,测试及作业也可分层实施,所有教学资源应当与各个层级的学生进行对应,从而让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有所提高,进而提升班级整体教学质量。

综上可知,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具体体现,通过此种模式能够对以往教学中的“平衡”弊端加以解决。在班级中开展进度不同的教学,可以激发所有学生的潜力,促使其学习效率的提高。数学课上,教师应当以学生差异为依据,制定相应教学计划,进而促使所有学生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韩丽丽.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救育,2018(32):132+142

[2]孙秋香,麦锡流.借合作之东风,促学生之发展---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学周刊,2014(31):82.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