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2019-10-06王晓利

文理导航 2019年32期
关键词:品质课堂灵动

王晓利

【摘 要】品质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品质课堂没有绝对的标准,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几项重要品质:有意义、有思想,扎实的课堂;有效率、有整合,充实的课堂;有方法、有深度,丰实的课堂;有生成、有创造,灵动的课堂;真实而自然,平实的课堂。在不断提升课堂品质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品质课堂;扎实;充实;丰实;灵动;平实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已没有了初登讲台时的羞涩和稚嫩,变得更加沉稳老练。但在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内容多、容量大,一节课常常不能完成;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没能及时关注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化想法;过于关注教学环节、情境等表面上的完美,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现在学校致力于打造品质课堂,不禁思考和反思:我们心目中追求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应具备怎样的品质?如何实现品质课堂呢?

一、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理念

境界决定高度,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将高境界、高品质的教学作为自己努力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应该是鲜活的、动态的、生成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扎实高效的,同时又是灵动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激发、唤醒、鼓励、引导,使教学得到有效的组织和互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积累活动经验,收获、感悟思想,从而获得多角度、全方面的发展。

二、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品质课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它应有一些基本的要求,笔者认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具备这样几项重要的品质:

1.有意义、有思想——扎实的课堂

好的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知识,进一步说是掌握了一些技能,锻炼了能力,再进一步说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并且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人到学习中。学生上课前和上课后是有变化的,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而且数学课堂还要有学科本身特有的“数学味”。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数学思考,不仅能独立思考,还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反思。有意义、有思想的课,就是一节扎实的课,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都有收获和提高。

2.有效率,有整合——充实的课堂

有效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效率高,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另一方面是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这样的课堂就是充实的课堂。如果没有效果或者只有少数学生有效果,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现在一节课的教学容量较大,任务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恰当地整合、简化、提炼,合理地去除多余无效的环节,从而达到优质和高效的课堂教学境界。但并不是简单地压缩和简化课堂,相反,它是一种更深更广的丰富,在删繁就简中又极好地保留课堂本身的内涵和精髓。有些内容、环节应该重点阐述、展开。这样的课堂是充实、富有能量的。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时,教学内容比较多,我做了相应的整合和简化。由于前面有了认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经验,所以认识“毫米”时,让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再进行交流。

同时,考虑到学生在判断物体的长度,尤其是几十几毫米时容易出错,所以在认识了1厘米是10毫米后,继续让学生看直尺思考2厘米、3厘米、5厘米等是多少毫米,是怎样思考的。学生理解后再在几厘米后面增加几个小格,思考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毫米,是怎么数的。之后再来判断物体长度就容易多了。这个知识点需要多花时间,重点引导、探究、交流。

3.有方法、有深度——丰实的课堂

数学学科是以思考性为主的学科,好的课堂不仅能让学生收获新知识,更能获得一些探索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收获一些技能、感悟和体会,是有方法、有深度的,是丰实、丰满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素养。

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时,在探究1米等于几分米时教材上是通过在米尺上数一数或根据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进行推算。这样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还需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究、发现、感悟。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先让学生推算1米等于几分米。再让小组四人合作测量,两人拉直软米尺,一人用1分米的吸管在软米尺上量,每量一次做下标记,看需要量几次,有几个1分米。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体验更深刻,发现了1米=10分米,然后再在米尺上1分米1分米地数。通过这样多层次多方位地思考、探究、体验,学生的感悟会更丰富,课堂会更有深度。

4.有生成、有创造——灵动的课堂

好的课堂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真实的、富有情感思维和能力投人的互动过程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性生成,又有过程性生成。有生成、有创造,这样的课可谓是灵动的课堂。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时,在教授完例题后,让学生动手摆图形进一步加深感悟。其中一个活动是这样的:

在展示交流时,一个学生是这样摆的:

我刚开始打算让学生判断完对错就进去下一个环节,但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倍”。于是我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师: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2倍吗?

生:不是的,不到2倍,比1倍多,比2倍少。

师:怎样改变三角形的个数就是圆的2倍了?

生:三角形增加2个,变成8个,就是圆的2倍了。

师:如果三角形个数不变,圆的个数可以怎样调整?

生:圆减少1个,变成3个就可以了。

师:刚才这位同学虽然摆错了,但却让我们有了意外的收获。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想法?在摆图形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在摆三角形时,不是随便摆的,是把上面圆的个数看成一份,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几倍,就要摆这样的几份。

生:还有摆好后一定要检查,看看是不是2倍,不是就要马上调整。

……

经过这样的巧妙引导,有效利用,學生的理解和感悟就能更深刻,课堂也会更加活跃灵动,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演绎出“无法预约的精彩”。

5.真实而自然——平实的课堂

现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浮华现象。教学需要教师真实而自然地进行。真实为美,自然为美,按照自己的本心做好一件事情。以一颗淡泊之心,真正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经验出发,站在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教学。看似平实,但这才是真实、自然、高境界,受人敬仰和尊重的教学。

品质课堂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努力和探索,它是教师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所带来的快乐,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4

[2]叶澜.扎实 充实 丰实 平实 真实——“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J].基础教育,2004(7):16

猜你喜欢

品质课堂灵动
打造品质课堂,铸就品位教育
小学语文品质阅读课堂的打造
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的打造
六年级语文写作品质课堂的构建研究
在阅读中点燃激情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诗意的语文 灵动的课堂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让教材灵动而充满生命活力
返璞归真,让阅读教学走向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