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血和0~24 h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2019-10-01何旭冯婧
何旭 冯婧
【摘要】 目的 探讨脐血和0~24 h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60例早产儿(胎龄≤32周) 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发生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10例纳入感染组, 未发生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脐血和0~24 h外周血炎性标志物水平。
结果 感染组脐血触珠蛋白和触珠蛋白相关蛋白(Hp&HpRP)水平(4.6±3.5)mg/dl、0~24 h外周血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25.22±48.60)ng/ml、(12.50±23.80)mg/L均高于对照组的(0.2±0.5)mg/dl、(3.15±4.15)ng/ml、(3.15±5.40)m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发生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时, 脐血Hp&HpRP水平和0~24 h外周血PCT、hs-CRP水平均表现出异常, 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敏感性指标, 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脐血;外周血;炎性标志物;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31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综合征[1], 疾病发生时间多集中于产后3 d内, 妊娠期羊膜腔感染/炎症 (IAI)是导致该疾病的一个重要独立风险因子, 迄今仍是威胁早期新生儿生命的严重疾病, 虽然发病率不高, 但其死亡率较高[2]。因此, 及早诊断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极其重要。然而,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极其困难, 由于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的特征, 新生儿在早期也无显著的疾病表现, 临床非常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3]。相关资料显示[4], 该疾病患儿一旦能够临床确诊, 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 大量研究不断探索生物标志物来辅助诊断, 然而并无满意的结果[5]。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脐血与0~24 h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对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意义, 寻找疾病诊断的标志性指标, 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依据。本研究以本院产科60例早产儿(胎龄≤32周)为研究对象, 探讨脐血和0~24 h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17年6月~2018年8月接收的60例早产儿 (胎龄≤32周) 的临床资料, 其中发生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10例纳入感染组, 未发生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50例纳入对照组。对照组男28例, 女22例;胎龄15~32周, 平均胎龄(25±5)周。感染组男6例, 女4例;胎龄16~31周, 平均胎龄(26±5)周。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方法
1. 2. 1 血液采集 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2 min内及出生0~24 h抽取脐静脉血及外周静脉血标本3 ml, 静置30 min, 置于4℃离心机中, 1000 r/min, 离心10 min, 吸取上清液, 用
1.5 ml离心管分装, 放置于80℃冰箱中保存待用 (血清均避免反复冻融)。
1. 2. 2 检测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脐血Hp&HpRP水平, 试剂购自上海博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外周血PCT水平, 试剂及仪器均购自深圳市金准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外周血hs-CRP水平。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脐血Hp&HpRP水平、0~24 h外周血PCT及hs-CRP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感染组脐血Hp&HpRP水平(4.6±3.5)mg/dl、0~24 h外周血PCT及hs-CRP水平(25.22±48.60)ng/ml、(12.50±23.80)mg/L均高于对照组的(0.2±0.5)mg/dl、(3.15±4.15)ng/ml、(3.15±5.40)m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 脐血作为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样本, 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 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6-8], 细胞因子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RP等因子均为重要指标。本研究中对这些指标进行抽样检测, 结果显示, 感染组脐血Hp&HpRP水平(4.6±3.5)mg/dl、0~24 h外周血PCT及hs-CRP水平(25.22±48.60)ng/ml、(12.50±23.80)mg/L均高于对照组的(0.2±0.5)mg/dl、(3.15±4.15)ng/ml、(3.15±5.40)m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现出非常显著的特异性, 临床用于诊断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有重要的意义[9]。根据相关学者研究结果指出[10-12], 外周血hs-CRP、PCT指标在诊断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 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外周血PCT是一个值得肯定和重视的观察指标, 在出生后24 h内表现出正常生理性的升高, 因此, 临床很难判断, 容易出现誤诊或漏诊。有资料显示, 在出生后24 h内持续监测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PCT水平变化, 发现患儿外周血诊断的敏感度可达到81.15%[13-15]。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 脐血中的Hp&HpRP和外周血中的PCT指标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本次研究增加了hs-CRP指标, 根据学者研究显示, 外周血hs-CRP可作为诊断EONS疾病的又一重要指标, 表现出细胞因子中的hs-CRP和PCT水平均升高, 将这两种指标与Hp&HpRP联合进行诊断, 能获得更加确切的临床诊断结果, 在不同的脐带生物标记物中, 最终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 脐血Hp&HpRP、0~24 h外周血PCT及hs-CRP
均可以作为诊断EONS疾病的重要指标, 必须进行联合检测, 能更加准确地确诊疾病, 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晔, 冯罗华. 脐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在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10):144-145.
[2] 钟元枝, 王金虎, 陈玉霞, 等. 宫内感染与新生儿早发败血症的关系.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17, 32(4):246.
[3] 苗莉, 李娟. 脐血降钙素原对新生儿早发败血症诊断价值研究.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 32(8):623-626.
[4] 陈晓君, 郭瑞娟, 曾丽森. 脐血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早发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 33(11):9-10.
[5] 王霞. 外周血及脐血HSP70蛋白表达水平与早产临产孕妇合并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45(9):37.
[6] 张展, 闫欢, 徐灵敏. 母血、脐血、新生儿外周血中sCD14, MMP-8和sTREM-1表达水平与孕妇胎膜早破及新生儿围产期感染的相关性.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1):182-183.
[7] 钟小梅, 吴澄. 脐血检测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作用. 临床医药实践, 2017, 26(2):93-96.
[8] 黄丽娇, 庄晖, 刘丽明. 联合检测PCT、IL-6和CRP水平在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17):177-178.
[9] 杨长仪, 张宝泉, 陈涵强. 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关系.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7, 32(2):110.
[10] Mithal LB, Palac HL, Ram Y, et al.Cord blood acute phase reactants predict early onset neonatal sepsis in preterm infants.Plos One, 2017, 12(1):e0168677.
[11] 應建儿, 杜娟, 胡晓红, 等. 孕母亚临床感染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浙江医学教育, 2016, 15(3):54-56.
[12] 卢卫娜, 卢红军, 刘军霞, 等. 脐血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胎膜早破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诊断效能分析.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 9(A1):15-18.
[13] 范颖, 余加林. 可预测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脐血标志物. 儿科药学杂志, 2012, 18(11):49-54.
[14] 王雪峰, 汪吉梅. 脐血及羊水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 23(3):125-127.
[15] 张宝泉. 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关系. 福建医科大学, 2016.
[收稿日期: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