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发展流变研究
2019-09-28樊凤龙
樊凤龙
摘要:赣南采茶戏是植根于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演变发展阶段:最初由茶农在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采茶歌,在民俗活动中渐渐演变为又歌又舞多采茶舞,继而再综合其他姐妹艺术,加上故事情节和人物,便产生了采茶戏。从采茶戏的早期形态、清朝时期快速发展到中后期衰落、民国初年在民间的发展到政府干预下采茶戏音乐的衰落、新中国成立后采茶戏的兴盛四个时期,阐述其发展历程。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采茶歌;采茶舞;历程
一、前言
赣南采茶戲是赣州民间小戏剧种,从明清至今,采茶戏的表演形式和音乐轨迹已经传承了近二百余年,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发展情况,可以说采茶戏在曲折中前进,最初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加之当地的民俗特色,历经几百年的创新改进,使得采茶戏音乐有了深厚的底蕴。
二、初创时期——采茶戏的早期形态
(一)歌舞与劳动的结合
赣、颚、皖的人文地理环境为茶文化提供了优越的种植环境。“唐之茶商,多在浮梁也。”这里的浮梁就是指现在的景德镇。独特的茶文化逐渐产生了一种载歌载舞的地方戏。长时间的劳动让我们聪慧的祖先找到了彼此交流,放松的方式,通过戏的形式将采茶工的生活表现出来,让辛苦繁重的工作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随心而唱,随感而发。明代时期的赣南采茶女随口哼唱的生活音调以歌助兴,长时期后便发展为采茶歌。
采茶歌在茶农劳作时孕育,而正月的“闹元宵”这一风俗则培育了采茶灯及采茶舞蹈。民间艺人为了更好的适应元宵灯会活动,在表演中增加扇子、手帕、纸扎茶蓝等道具,并且添加了一些与采茶、制茶相关的动作。随着这些表演性的动作逐渐丰富,后来便演变为采茶舞。
茶农的采茶工作重复且枯燥,但是在传统社会,茶叶是赣南地区重要的农作物,虽然还没有完全成为商品,但是其作用在赣南人民生活中不言而喻,相对于其他农耕事物,采茶相对轻松。小农经济下维持生存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赣南地区的女性大多从事采茶活动,采茶劳动过程中缓解劳动枯燥,采茶女经常通过语言音调或民间小调激发劳动的动力,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抒发对生活的热爱,日积月累后,采茶劳动中所传唱的小调或吆喝声便成为采茶戏的雏形。
通常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劳动,但是像赣南采茶戏从歌词、动作、表达的意境与劳动结合的如此紧密的还较少见。长时间以来采茶戏都是清唱,都是以歌声的形式表达,由歌声演变为戏曲的艺术形式也是采茶戏的一大特点,因为受传统社会形态的影响,农民很难从劳动中脱身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娱乐活动,直到明朝末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海禁解除,生产茶叶的赣南地区对茶叶有了更多需求,茶农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采茶戏有了歌伴舞的形态——采茶灯。为了更好的适应祭祀或庆典等民俗活动,在采茶灯的基础上以一唱众和的具有竹击节奏的联唱模式的“采茶舞”。明末时期的采茶戏开始普遍演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则是“十二月采茶歌”。早期的采茶戏或采茶灯规模都不大,表演的形式、地点和时间也不固定,因此,采茶戏虽已成为茶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其社会作用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
(二)地方特色的融入
自古江西就是产茶大省,每年开春时期,茶农就开始了他们最忙碌的季节,茶商也在这个时候来到赣南进行采购。采茶戏就成为吸引茶商的文化之一。不同的民族生活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在清朝初年,赣南采茶戏就有了祭祀、祈祷、聚人气的意味,这样的表演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提炼,很多的茶歌和茶戏已经成熟地融合了当地民歌、民俗以及生活习惯在里面。
茶叶作为中国特产,赣南并非中国唯一产茶地区,许多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茶叶生产。茶叶种植的规律可能因各个地区大同小异,但是地区文化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赣南地区受到临近各省生活习俗的影响,有原住民和客家人在此居住,他们的文化都烙印在采茶戏中。采茶早已是赣南地区人民的重要生活来源,因而大部分重要的民俗活动也都有与采茶相关的的成分。客家人远道迁徙而来,对祖先尤为敬畏,他们聚族而居,战胜自然,适应自然,维持着自己群体的生存,而茶叶给了他们这样生存下去的机会,所以重要的祭祀、祈祷、聚人气的活动,都吸收了采茶戏的成分。“‘灯子戏和‘采茶戏是赣南采茶戏这一剧种的两大组成部分,这两类戏在其传统剧目中保留着各具风格特点的音乐曲调。”[1]36灯子戏富有浓郁的赣南民间灯彩风味,旋律起伏较大,具有高亢热烈的音乐特点。灯戏音乐大部分是曲牌体,兼有一小部分板腔体音乐;伴奏除西皮、二凡及个别曲牌使用丝弦外,其余都是用唢呐锣鼓伴奏。而后,赣南采茶戏不仅限在节日灯彩活动中演出,演出场地也扩展到城市官吏府邸。这类表演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提炼,很多的茶歌和采茶戏已经成熟的融合在当地民歌、民俗以及生活习惯里面,音乐风格独树一帜。经几代民间艺人的传承与发展,赣南采茶戏戏曲化、地方化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唱腔音乐。
三、清朝时期的采茶戏
(一)清初时期采茶戏的传播
清康熙年间采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此政策对许多农民来说是极大的解放了他们自身对土地的束缚,给予他们更多生存空间。所以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有更多的人从事采茶戏活动,也有更多的人去观看采茶戏或发展采茶戏。清代商帮的发展对各个地区交流沟通也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徽商遍布江南各地,为赣南地区茶叶带来了活力,赣南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及人口急速增长,以上诸多因素便成了赣南采茶戏发展的客观环境,康乾时期达到了鼎盛,老百姓对采茶舞的喜欢也到了空前状态。采茶戏音乐也由最初的两旦一丑发展到“三脚成班,两不当家”,乐器演奏除了主要的乐器由专人演奏,其他都由演员兼职。
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采茶戏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百姓对业余文化生活的追求导致采茶戏中的伴奏乐器也逐步齐全,不仅有三弦、板胡及笛子等伴奏乐器,还增添了具有江西色彩的勾筒。采茶戏需要两个勾筒子,分为反正,勾筒的制作原料是南方盛产的竹子,不仅体现茶农的品格,也具有典型的赣南采茶戏地方特色。在完善自身配套的同时,采茶戏与其他地方戏曲的差别也显现出来,这说明采茶戏的特点愈发的鲜明和成熟了。这时,剧中使用了较多的独特方言词,这种词汇是赣南客家人长期在生活中约定俗成后形成的。
这时期采茶戏的传播的因素有二:一是社会的安定为采茶戏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条件,这是任何一个艺术形式都需要的前提,采茶戏和茶叶紧密联系,所以稳定的社会,生活水平提升是其发展必要条件;另一个因素是客家人的居住地区和茶农在中国的分布,纵观采茶戏的传播范围大多都有客家人居住,他们有着相同的生活习俗,茶农分布的地区也有着许多相同的生活经历易于接受采茶戏。总之清代的全盛时期对采茶戏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戏曲的深度还没有质的改变,所以我们认为这个阶段处于采茶戏传播阶段,并非深化艺术形式的阶段。
(二)清朝中后期的停顿
清朝中后期,采茶戏遭受到了一些波折。采茶戏在之前的快速发展中暴露出了自身的问题,即一味的迎合低级趣味,在乡村演出时常有淫秽段子出现,以至于在乾隆后期,采茶戏遭到禁演,据当前可以看到的史料就是在赣县发现的两块石碑,这两块碑文内容分别写了有关于禁止演出采茶戏的文字,说明在某一时期采茶戏遭受到了禁演。
由于赣州政府实施禁演制度,大批采茶戏艺人为了谋生不得不外出演出、授徒。例如,粤东、粤北出资请赣南采茶戏戏班及艺人到当地传艺办三角班。以上诸多客观原因为赣南采茶戏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九龙山摘茶》传至赣县王母渡后,又与当地大戏剧种东河戏融合,再经李碔腾、李凭等人加工整理,并增加了石牌调、西皮、二凡等大型剧种的声腔,音乐伴奏以唢呐为主,兼用丝弦。
进入清朝末期,列强入侵,首当其冲便是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的茶农,清政府被卷入世界资本市场,茶叶成为典型的商品,理论上讲对茶农应该是好事,但是战争和赔款导致的赋税让采茶戏的音乐无法进行更有深度的发展,本地小农经济生活困苦,茶叶的销量在后期更是被印度超越,茶农的生活水平也是不如以往。由于采茶戏本身没有更好的与时俱进,加之时代的动荡,造成在清代晚期入行学艺的人很少,采茶戏处于停顿和衰落状态。
四、生存与衰落——民国时期的采茶戏
(一)民国初年在民间的生存
朝代鼎革,经过清朝时期外国列强的入侵,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并不安定,军阀混战的时局,造成包括采茶戏在内的民间文艺生存艰难,艺人很少,戏班寥寥无几,民国29年起,全区仅有李九姣和朱光明两个班社。又由于通商口岸的开通导致欧美文化来势凶猛,对采茶戏音乐自身的发展动力造成极大阻碍。艺人演出太少,他们的收入微博,常常居住在牛栏或者寺庙和老戏台里。自身力量不够强大,外界环境不利,导致采茶戏越是容易囿于生存而进行一些低俗的表演,演出场所往往要选择庙会和赌场等比较偏僻的地方,避免惊动乡公出来抓人。演出场地用的乐器和道具也很简陋,比如鼓、鼓槌、铜锣都在演出中充当了磨盘、拨子、打鞋底的锥子,脸盘等道具。
民国的北洋政府时期,有幸生存下来的采茶戏依旧分为灯戏和采茶戏,灯戏要求严格一些,而对采茶戏的演出时间也有所不同,平时一般在庙会、赌场演出,演出内容大多反映劳动生活,唱词内容略带淫秽下流。虽然民国时期对赣南采茶戏的演出严格监管,但由于其扎根乡村,具有深厚的生长土壤,故而,赣南采茶戏即使在举步维艰的民国时期还能勉强生存。
(二)国民政府干预下采茶戏音乐的衰落
上世纪30年代末,赣南地区被蒋介石推广“新生活运动”,在文化领域进行思想统治,虽然新生活中没有关于采茶戏的规定,但是下属推广运动有过之而无不及,凡是一切与新生活相对的“落后”的文化形式都遭受打击。赣南采茶戏的音乐无法得到正常发展,民间戏班缺乏创新意识走出低俗格调,政府也无力帮衬,戏班只能简单的维续状态。
进入40年代,战争频发,各地军阀剥削百姓,人民生存已经非常困难,更谈不到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日军占领期间更是采用以战养战的策略,所有资源皆被其利用,采茶戏演员的发展空间很小。日本的奴化教育更是让本地文化不得有进一步传播的空间,许多茶农和采茶戏的人员不得不另谋出路,放弃之前的表演工作。
五、新生与困境——新中国时期的采茶戏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时代结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在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彻底改变了战争时期的文化产业。之前被政府认定为不登台面的采茶戏再次得到了重视,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得到平等待遇,并成立了赣南采茶剧团,直属行署文教处领导。从1951年到1960年,全区成立了17个县级采茶剧团。赣南地区顿时热闹起来,采茶戏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事情,经过许多音乐工作者的记录,先后搜集出版了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227首,同时改造、新编的新调、新腔也分批出版上百首。
这时期的采茶戏音乐大多与时代、政治结合,政治方向可以说就是采茶戏发展的目标,大多曲目都是与时下政治紧密结合的。例如被移植后的《志愿军的未婚妻》等。在政治运动的推波助澜下,采茶戏的演出数量增多,流动性也很强,由于官方的支持,乐队的规模也在扩大,乐器种类丰富。乐队在这个时期能有充分的机会借鉴传统经验,同时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和时代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把采茶戏较好的传承下去,让乐队功能发挥得更好。戏曲艺术在新中国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改革开放后的再发展与困境
改革开放使采茶戏迎来了新的春天,艺人不断努力,不但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曲目,而且还创作了一大批蕴含新时代特色的作品。随着国家的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对文化娱乐要求也再次丰富了起来,对之前沉寂多年的采茶戏,又有了需求。采茶戏乐队规模进一步扩大,有些采茶戏剧团的乐器数量达70多件,其中,除了传统的勾筒、反弦等,还包括西洋乐器黑管、小号等。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采茶戏中的众多表演艺术家在创作和演出中均获得了诸多成绩,例如将采茶歌与民间歌曲素材融合在一起创作且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山歌情》。
但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生活充斥着人民的生活,采茶戏在二十一世纪遇到了发展的困境,少数民间剧团在赣南乡村中苦苦支撑;传统戏曲演出市场比较萧条,采茶戏演员及创作人员也面临较多困境。
六、结语
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多次起伏,如同潮汐一般,不同的時代有着不同的时代烙印,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从封建社会到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采茶戏从劳动人民的休闲娱乐,逐渐发展为具有社会功能的专业演出团体,到新中国成立后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想让赣南采茶戏有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在新的时代中找到新的办法。
参考文献:
[1]范晓君.中国采茶音乐文化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