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2019-09-28毛宁

艺术大观 2019年12期
关键词:墨家儒家

摘要:在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代,各阶级、阶层及各派学者和思想家都要为各自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及政治派别的利益,对各种社会现象、宇宙万物做出不同的解释,提出不同的主张,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在各派思想家的“争鸣”中,也涉及乐舞理论,其中,以儒家、墨家为代表的学派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乐舞理论。

关键词:儒家;墨家;乐舞理论

一、对待乐舞的态度

(一)儒家之乐则韶舞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及其学派所重视、推崇的是“先王之乐”、“雅颂之声”。《论语》中记载,孔子学生颜回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答:“服周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其中提到乐舞应用《韶舞》,孔子盛赞《韶舞》“尽美尽善”,且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推崇《韶》的同时,提出要排斥俗乐,说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也”,郑声指的便是郑国的民间歌舞。孔子的弟子子夏曾说民间歌舞“皆淫于色而害于德”,由此可见,提倡雅乐,反对俗乐是儒家学派对待乐舞的态度。

(二)墨家之非乐为民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信徒大多劳动人民出身,因此墨子反对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及腐朽享乐生活,因此也反对王室贵族享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乐舞享乐,而发展成反对所有的乐舞活动,反对乐舞艺术本身。这是墨子生活在列强征战不休,王室贵族穷奢极欲,人民生活极端艰苦的战国时代,他对乐舞的本质,并未过多的探索,主要是站在下层人民的立场上,反对上层贵族奢侈的乐舞享乐,认为华丽奢侈的乐舞不符合万民的利益,因此墨子便反对一切乐舞活动。墨子还举出“万舞”的例子,认为表演“万舞”的人,吃好的穿好的,而这一切都是搜刮老百姓的。

二、乐舞与人的关系

(一)儒家之鼓舞以尽神

孔子说过“鼓之舞之以尽神”,即内心的精神正是需要通过“鼓之舞之”才能得到完满的抒发与体现,儒家乐舞理论《乐记》中提到“唯乐不可以为伪”,即乐舞应该是人们精神面貌的真实反映。由此可见,儒家学者不仅正确认识到了乐舞是人们思想情感的表现,也是生活的反映。唐代儒家学者孔颖达曾说过“善的乐舞感染人,就能化人為善,恶的乐舞感动人,那么人就跟着作恶,所以说乐舞出于人心而又反过来感化人心”。可见儒家认为乐舞不仅是人民思想情感的体现,更能反作用于人民。

(二)墨家之兴乐则民苦

墨子在《非乐》中指出,“亏夺民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即墨子认为,统治者贪图乐舞享乐,必将要加强对人民的剥削,使得人民生活艰苦。其次,墨子认为,乐舞“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绩织纴之事”,也就是说,墨子认为乐舞活动必然要占用大量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影响劳动者的生产,这对发展生产是不利的,会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乐舞与政治的关系

(一)儒家之乐与政通

儒家深刻的认识到乐舞的强烈感染作用,因此儒家主张以乐舞作为统治工具,要求积极主动的发挥乐舞的教育作用,从而达到巩固政治的目的,这也就是儒家主张的“礼乐教育”。《乐记》中指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礼乐之事也”,说明儒家认为礼乐与刑征一样,是为统治者巩固阶级社会的秩序而服务的,简言之,为政治服务,即乐与政通。也正是因为如此,面对“八侑舞于庭”时,孔子才会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感叹。

(二)墨家之乐繁政寡

战国时期,诸侯间的兼并战争以及他们豪华奢侈的生活,加强了对下层人民的掠夺和剥削,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痛苦,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墨家提出了“非乐”的观点,并反对儒家儒家强调的乐舞对国家政治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墨家认为乐舞对政治并不能起任何有利的作用,墨子说到“国治则为礼乐,乱则治之,犹死而求医也”,“致其乐愈繁者,其治愈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同时在《非乐》中指出,乐舞既不能在纷争的乱世捍卫国家,也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因此,乐舞在政治方面的作用有百害而无一利。

综上所述,儒家提倡尊重雅乐,反对俗乐,并认为乐舞对人民,政治都有良好的作用与影响,这一认识虽有不足之处,但其对于乐舞本质、乐舞教育的认识以及乐舞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有许多符合客观实际的观点,当今所提倡的“美育”便与乐舞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反观墨家,对乐舞持“非乐”的完全否定态度,这是由于墨家在战国时期,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提出的,虽然过于极端,但是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正义的,而且他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乐舞,从根本上进行否定的,应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作者简介:毛宁,济宁学院。

猜你喜欢

墨家儒家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知命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论墨子“兼爱”思想作为通识教育之核心理念
茶道
张荫麟论墨子和墨家
贝淡宁:儒家重视对社会的责任
先秦时期中国儒墨教育事业思想比较
中国人能否再次成为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