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山水画的自然之道
2019-09-28杨子玉
摘要:在《历代名画记》中,“自然”者被誉为绘画的最高品,“自然”的创作思想在水墨山水画中可以窥探。本文通过对唐代主要美学观点以及水墨画发展的论述,从而阐释唐代山水画的自然之道,给当代山水画的发展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代;道家;水墨画;自然美
一、唐代的“自然”美学思想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而道家思想则从自然之道出发,将崇尚“自然”的思想融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之中。崇尚“自然”的精神受到《庄子》影响。《庄子·天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之美就是自然之美,自然的美则是体现在山水云壑之中。在魏晋时期战乱纷争的年代,士大夫阶层大都愿意寄情山水,体道适性,这时候山水文化的发展为后来的山水画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山水画发展到唐代彻底从人物画背景中脱离,独立成科。随着山水画的不断发展,唐代美学家提出了“同自然之妙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美学观点为后世山水画的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
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对审美意象的创造的一种高度的概括。“造化”即自然,意思是首先要对自然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把握松石水云的精神,不断地吸收、感受自然之中的山水树石,从而进入主观内心之中,也就是“中得心源”。而之所以张璪达到“中得心源”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和绘画创作,因为他舍去了世俗的纷争,内心达到了虚、静、明的状态。如此艺术创造的精神才能到达庄子所谓的道。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于绘画欣赏心理这样论述:“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这个重要的内容在美学史上有重大意义。叶朗教授解释:“凝神遐想”,说明审美观照既是审美主体的想象的高度的活跃。“妙悟自然”,是说通过感性的、直觉的方式来把握自然之道。张彦远提出的审美观照的这种特点需要在审美观照的时候,排除、超越自我的欲念、成见、与思考,从而达到道家所提倡的“涤除玄鉴”、“坐忘”的精神。
二、水墨山水画中的自然之道
山水画在唐代发展最重要的变革便是水墨山水画的兴起。水墨山水画所蕴含的“自然”之道则更为浓厚。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水墨蕴含了自然界的五色,水墨的颜色,正和“道”一样的朴素。它最接近“玄化无言”的“道”,最接近造化自然的本性,因此是最“自然”的颜色,也是蕴含着自然界的五色,这就是所谓的“运墨而五色具”。
中国山水画中所蕴含的“玄”、“道”之所能以水墨来表现,是因为由远处眺望山水,山水的各种颜色皆成为玄色。同时,水墨画之所以能“具五色”,是因为在水墨的运用上,有深浅的变化。因此水墨的出现,是画家对自然的向往,对内在自我的追求。
王维是水墨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开创了“破墨”山水画法,王维的山水画中着力表现一种静谧的意境,对后世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王维在画论《山水诀》中这样写道: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在这其中便树立了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即对于“水墨”技法的推崇,以及对“自然”的这一最高审美追求的设定。
唐代山水画中的“自然”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得山之骨”、“与山传神”;李成山水的烟林清旷、气象萧疏以及元四家的平淡天真的绘画风格都是受到了唐代自然之道的影响。
三、总结
唐代的“自然”之道成为了美的一种境界,是注重艺术主体自身规律的深化。唐代山水画中的自然之道带给我们自然朴素的审美观和自由的创作理念,自然妙悟的审美方式和蕴含哲理的色彩观值得为我们今人所学习。因此,当代艺术家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应保持一份朴素宁静、淡然悠远的审美情趣和心境,以一种敬畏的心深入自然,观察自然,将目光多停留在自然万物之中,丰富人生体验,在绘画创作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只有这样,笔下才会诞生形神兼备、富有个性的佳作。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美术出版社,1964年.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陈玉.从唐代画论看“水墨之兴”的美学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王志.从“水墨”到“丹青”—论“水墨之变”与“色彩”绘画中心的失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作者简介:杨子玉(1995.6-),女,汉族,籍贯安徽宿州,苏州大学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为美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