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2019-09-28刘红松李莉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月经不调疗效

刘红松 李莉

【摘 要】目的:探究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中医科诊室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95例,经中医辨证均属寒凝血阻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2组,对照组(n=47,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方案)与观察组(n=48,给予温经祛瘀汤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经评估为97.92%,与对照组患者的78.7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应用温经祛瘀汤治疗,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温经祛瘀汤;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2

月经不调是临床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有痛经、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量过多或过少等。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容易发生贫血,严重的甚至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1]。临床上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孕激素连同雌激素进行周期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一旦停药病情会反复,疗效有限[2]。中药汤剂温经祛瘀汤具有温经镇痛、祛寒通脉、调经养血的作用,在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上效果显著。本文针对所选病例,取该药治疗并探讨其疗效,旨在指导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中医科诊室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诊治的月经不调患者95例,经中医辨证均属寒凝血阻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器质性月经不调;对研究药物存在过敏性患者。对照组47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3.2±1.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半年,平均病程(4.6±0.3)个月;观察组48例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22.8±1.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半年,平均病程(4.4±0.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主要是应用雌激素及孕激素周期治疗。观察组给予温经祛瘀汤加减治疗,药方组成: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人参6g、莪术6g、桂枝10g、麦冬10g、牛膝10g、甘草6g、艾叶10g、白术6g、丹皮10g、小茴香6g。辨证加减药物,例如月经期间小腹疼痛患者加香附子、延胡索可以祛寒散结镇痛;月经量过少患者加益母草、鸡血藤、丹参可以调经养血;月经期间小腹冰凉、手脚寒凉患者可以加熟附子、巴戟天。水煎服,1剂/天,早晚温服,在月经期间停止服药,服药期间禁烟禁酒,及寒凉生冷食物,保持充足睡眠。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月经周期、月经量及经期恢复正常可判定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月经周期恢复到(27±8)天,月经过多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减少1/3左右,经期恢复到7天以内可判定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好转可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月经周期,月经量及经期均无变化可判定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涉及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即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取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经评估为97.92%,与对照组患者的78.72%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现代女性受生活饮食、过早开始性生活、流产等种种因素影响,导致发生月经周期紊乱、经期过长或过短、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等月经不调症状,月经不调成为临床妇科常见的疾病[3]。目前临床西医普遍以孕激素及雌激素联合进行周期治疗,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效果不佳。中医学认为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寒邪入侵,造成血液流通不畅,血海不能如期溢满,因此到一个周期月事不能按时来潮。中医学根据月经的数量、颜色、品质,配合气色脉将月经不调辨证分为血热型、气虚型、血寒型等[4]。如果患者发生闭经、月经周期不规则、经血色暗、小腹疼痛等症状可归属为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治宜祛瘀通脉、温经活血。温经祛瘀汤具有祛瘀散结、温经养血、祛寒通络的功效,在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上效果显著。方中当归、川芎、白芍具有调经养血、疏肝祛瘀的作用;桂枝、小茴香性温,具有温经镇痛、散寒通脉的作用;丹皮、麦冬具清热滋阴的作用,可调节温燥;艾叶性苦温和,可调经祛寒;人参、甘草可益气活血,同时辨证加减药物,对症治疗,效果更佳[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温经祛瘀汤调理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对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应用温经祛瘀汤治疗,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高世榮.探析温经祛瘀汤用于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治疗中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7):147-148.

李晓昕.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3):144.

陈雅慧.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5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09):40-41.

李桂春.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8):53-55.

郝佳玉,马孝江,张伟丽,等.观察温经祛瘀汤用于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9(6):83,91.

猜你喜欢

月经不调疗效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妇宁胶囊联合地屈孕酮对月经不调患者的治疗效果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月经不调的日常护理注意要点有哪些?
坏习惯引发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