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PICC置管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

2019-09-28王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PICC置管常见问题肿瘤

王平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肿瘤患者PICC置管常见的问题以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64名肿瘤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号方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2名,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32名,实施针对性护理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类型及数量进行统计和记录。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炎、出血及感染三个类型,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阶段常见的肿瘤PICC置管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及静脉炎。针对常见的问题,在临床上应当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方式来降低所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升护理效果。

【关键词】肿瘤;PICC置管;常见问题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nursing methods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64 tumo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18, 2016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random nomination method, of which 32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outine nursing method was implemented; 32 observation groups were used to implement targeted nursing methods. The types and number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unted and recorded. RESULTS: The data were compared by phlebitis, hemorrhage and infection. The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mmon PICC catheterization at the current stage include infection, bleeding, and phlebitis. For common problems, effective targeted care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the clinic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 tumor; PICC catheter; common problems

【中圖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2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方式在临床上是一种新型的取代传统置管方式的技术,PICC置管方式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创伤较小、操作简单以及整体的保留时间较长,在当前的各种医学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显著的推广和普及。尤其是在长期性的肿瘤治疗过程中,通过PICC置管方式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多次穿刺的频率,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但是PICC置管的患者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现象如静脉炎、感染、出血等现象。[1]因此针对当前所常见的PICC置管存在的问题情况应当实施正确的护理解决对策,通过恰当的护理方法来提高患者在肿瘤治疗当中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从探究及护理的角度出发来分析PICC置管常见问题的问题以及规范化的护理方式,具体的数据资料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64名肿瘤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经过初步的入院诊断,通过CT等医学影像确诊为肿瘤病症,同时所有的患者经过基本的检查发现生命体征平稳,能够理解并且进行一系列较为简单的指令。所有的患者均了解并知晓本次试验研究过程。所有的患者排除所存在的严重肝肾功能问题、精神类疾病以及习惯性便秘现象等,有效的保证本次试验研究的一致性变量,同时本次试验研究过程均告知患者家属,且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签字同意,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将所有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共计32名,男性人数20名,女性人数12名。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52.4±2.3岁,发病时间为3-5个月,平均发病时间为4.1±0.5个月。观察组人数共计32名,其中男性人数共计22名,女性人数共计10名,年龄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51.8±5.4岁,发病时间为2-7个月,平均发病时间为4.4±1.2个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给与常规性置管护理方式,定期检查患者的相关置管效果,同时对于患者在输液期间所出现的不适现象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避免患者出现伤口的感染现象等,同时做好相应的体位护理工作,定期的调整患者的姿势,避免患者长期的固定姿势影响到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则在基础上给与针对性PICC置管护理方式,患者置管完成后应当保证24小时更换相应的敷料以及纱布,同时每周更换三次,根据患者的实际体制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增加实际的更换次数。同时对患者是否在置管期间存在脱出现象进行记录,为患者做好相应的针对性干预,避免出现牵拉现象,患者在置管期间避免出现剧烈的运动和活动等。[2-3]对于患者所出现的置管出血现象应当实施局部的处理,做好按压止血工作,降低出血量,导管的阻塞风险应当做好,对于患者在置管期间应当保持置管的无菌性,避免出现伤口的感染化脓影响到导管的畅通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上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皮肤过敏、局部出血、静脉炎及皮肤感染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Excel入库,采取SPSS 20.0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百分率(%)”经c2检验;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ICC置管方式主要是通过一次性的穿刺来降低患者多次穿刺所产生的一定并发症及穿刺的影响程度,对于患者来说能够大大降低穿刺所产生的痛苦以及恐惧心理,而且能够降低患者长期输液所造成的静脉炎现象。[4-5]药物在输注过程中能够降低对组织的损伤,进而有效的保证静脉的畅通性,相比于常规置管方式来说,优势非常大,在目前的神经外科静脉穿刺当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PICC置管方式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负面反应和现象,往往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能够正确的识别PICC置管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现象和反应,并且就并发症情况来实施相应的正确护理措施是非常关键的。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静脉炎、出血、感染以及皮肤过敏是当前肿瘤患者所常见的并发症现象和反应。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正确的针对性护理方式后,PICC置管所发生的并发症现象显著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ICC置管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个性化的发展方式,一般来说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体制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增加实际的更换次数。对患者是否在置管期间存在脱出现象进行记录,为患者做好相应的针对性干预,避免出现牵拉现象,患者在置管期间避免出现剧烈的运动和活动等。而且长时间实施的置管患者来说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告知患者可能发生静脉炎、出血及感染症状的原因、处理方式等,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且成功穿刺置管完成后应当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式,PICC置管后患者依然会存在静脉炎的发生可能性,同时也会出现感染、出血以及其他并发症现象,因此需要对不同的患者進行相关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好患者的实际影响因素,进而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影响因素状态来制定操作的流程,在护理的过程中对感染现象做好预处理,保证无菌性;对于出血则应当做好局部的止血操作等。护士人员在进行专业化护理的过程中也应当对患者讲解基本的置管的知识和概念,让患者能够在置管期间更好的避免风险意外的发生等,提升实际的护理效果。有关学者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探究规范化护理方式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来看,PICC置管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同时在置管完成后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监控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同时也有研究显示,部分的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常发生静脉炎、感染以及出血等并发症症状,对于患者的影响深远,针对并发症情况应当有效的实施护理措施,结合恰当的护理方法来改善所产生的并发症现象。

因此综合上文所述,在当前阶段针对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来说,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静脉炎以及出血等症状,通过针对性护理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治疗效果,改善置管所产生的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向丹,甘琦林.调整PICC导管头端最佳置入长度中心脏超声实时监测的应用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02):122-123.

李红,王芳,熊云兰.PICC置管送管困难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07):1176-1179.

陈培珍,王健新.专职化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J/OL].全科护理,2019(10):1216-1218[2019-04-30].

孔贺芳,鲍爱琴,刘为红,陈莎,庞星.21例B超引导下PICC置管送管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9(11):1364-1365.

徐鋆娴,马小琴,谢晓云,雷璇.集束化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及维护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9,18(04):13-17+21.

猜你喜欢

PICC置管常见问题肿瘤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
PICC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