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负性心理和疾病认知的影响研究

2019-09-28李丽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李丽芳

【摘 要】:目的:针对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负性心理以及疾病认知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顺序平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44例实行护理干预的方案,对比疾病的认知情况,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分析疾病认知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疾病认知水平较高,差异明显,P<0.05。 评价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高达97.73%,更具优势,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改善不良情绪的效果,提高了医院护理的整体水平,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肝患者;护理干预;负性心理;疾病认知

【中图分类号】R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1

慢性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慢性乙肝的治疗周期比较长、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一般的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比较差。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肝硬化的症状,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很多的不良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本文分析研究了实施护理干预后慢性乙肝患者负性心理和疾病认知的变化,现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7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中,随机收取88例展开分析,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44例实行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44例,男女比例为21:23,年龄最小16岁,最大65岁,平均为(38.56±7.13)岁,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20,年龄最小17岁,最大66岁,平均为(39.14±6.29)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检测之后,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生命体征的监测,对病室环境进行消毒,铺床等基础护理。

1.2.2 实验组予以护理干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健康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讲解慢性乙肝疾病的基础知识,发放疾病的宣传手册,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并严格的落实。以患者的教育水平作为依据,针对性的进行知识讲解,比如:慢性乙肝的发病原因、临床中的症状、以及治疗的方法等。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应该耐心的进行回答。指导患者进行服药,不可以随意更换药物、更改治疗的方案。

(2)心理护理。在治疗的过程中,慢性乙肝患者会产生很多的不良情绪,比如:焦虑不安的情绪和恐惧紧张的心理等,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家属对患者心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家属应该对患者进行关心、爱护,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的饮食,改变以往的饮食结构,有利于修复患者的肝细胞,从而延长生存的时间。慢性肝炎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食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禁止食用刺激、辛辣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4)日常护理。调整患者的作息时间,适当的进行运动,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活动,比如:下棋、书法以及散步等。

1.3 观察指标

1.3.1 分析疾病认知情况,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展开,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越高。

1.3.2 评价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满分为100分。满意的分值为85分上,基本满意的分值为84~6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4.0软件对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疾病认知情况用()表示,两组之间用t检验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用X2检验进行比较,当差异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疾病认知情况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疾病认知水平较高,差异明显,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2.2 评价护理满意度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满意度高达97.73%,更具优势,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3 討论

现如今,慢性乙肝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慢性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常规护理模式不符合慢性肝炎患者的需要,应该对护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慢性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整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本文研究可以发现, 分析疾病认知情况,实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为(63.42±13.46),实验组为(68.67±8.76),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疾病认知水平较高,差异明显,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评价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满意度高达97.73%,更具优势,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改善不良情绪的效果,提高了医院护理的整体水平,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张秋艳.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负性心理和疾病认知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3):165-166.

邱巧玲. 优质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认知和负性心理影响[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 28(2):150-151.

潘小叶. 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慢性乙肝患者的影响研究[J]. 中国校医, 2018, 32(10):23-24.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