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学时应长吟
2019-09-27耿燕
耿燕
杜甫在他的《解闷十二首》中写过这样的诗句:“陶冶性灵在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可见,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诗读词和读文的方法。作为一种独特而行之有效的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手段,它为历代的文人学子所普遍采用。吟诵,无疑是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可是到了近代,此风渐渐稀薄,学校里只读不吟,再往后,连读也稀松了,出现只讲不读的反常现象,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祸害。如何把古诗词的美呈现在当代中小学生的面前,如何让中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的语文老师陷入两难境地:讲多了,古诗词的整体意境被拆解;不讲,又怕学生们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怎么教学古诗词,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为了避免自己在诗词教学中陷入上述两难境地,我阅读了部分关于吟诵的资料,观看了部分关于吟诵的视频,最终将吟诵这种古老的方式引入了课堂。
何谓“吟”?《现代汉语词典》释“吟”为“吟咏”。又释“吟咏”为“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咏”就是拉长了声音地读……吟时既同歌唱一样拉长了声音行腔使调,却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歌唱。何谓“诵”?“以声节之曰诵。”也就是说:“所谓‘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由以上所说可见,“吟”与“诵”都既是“读”又非读”,既是“唱”又非“唱”,都“有節奏”,“有声调(或称‘韵调)”。中国字有阴阳上去四声,抑扬顿挫的吟咏,运用四声的变化就可以成乐。
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学习方式,吟诵的价值何在呢?
首先,吟诵是中国汉语古诗文的活态。在吟诵中,包含了很多语言本身所没有的意义,这些意义也是附着诗文一起流传的。古人的心态、情态、意境,只有吟诵的时候最接近,最能体会。现在的古诗文只剩文字,意义已经和古代有很多的不同,现代人无法体会了。不吟诵的古诗文,已经不是古诗文的原貌。在张店区优质课比赛中,我抽到的课题是杜甫的《春望》。课堂上,不作任何讲解,学生只听取了我的一遍吟诵,就已经能够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一种思念、忧愁之情了。
其次,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吟诵里,已经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等一系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寓教于乐。吟诵还是培养创造力和个性的重要方法。我在学校试讲时,曾经邀请一部分老师听课指导,有位英语组的老师也跟着进了课堂。后来她跟我说:“真是奇怪,以前我根本没背过这首诗,听你在课堂上吟诵了几遍,我居然就背过了。而且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这就是吟诵的魅力!
再次,吟诵是诗乐传统的核心。古代的传统是诗乐一家,即所谓诗乐传统。在诗乐传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吟诵传统。因为不是所有的诗都是唱的,但是所有的诗文在吟诵这里,都是入乐的。因此,在古代,文人即诗人,诗人即音乐家。人人都会用自己的音乐抒发自己的感情。现代西方文化把音乐变成了职业化的东西,大众只能欣赏,不能创作。大家都只能唱别人的歌。抢救和恢复吟诵传统,也可以恢复中国古代的诗乐、吟唱的优秀传统,让人人都敢张口唱,人人都敢唱自己的曲调。虽然吟诵的基本规则是“平长仄短”,但是具体吟诵时却可以个人有个人的调。这主要取决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陈琴老师就讲到过一个例子。在教《归去来兮辞》时,一开始她认为陶渊明是被迫归隐,心中自然不悦,所以吟诵出来的调子就比较悲伤。后来她又发现陶渊明其实是发自内心地享受田园归隐生活,所以就改有比较欢快的调子来吟诵了。同一个人吟诵同一篇作品,随着作者对作品认识的变化而变化是很正常的。
据说在日本,很有威望的大家族都是要求他们的子女吟诵中国的古诗文的。我们国家自己的宝贵财富,应该由我们国人自己首先继承、发扬。希望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上,可以常常听到吟诵的声音,因为“新诗学时应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