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

2019-09-27张喜萍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导语创设文本

张喜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具有很强的“体验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在人文对话中体验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领略文字的魅力?下面,我主要针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简单地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乐于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为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知觉表象,使学生乐意去体验。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用精心设计的导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用娓娓动听的导语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等。当教师以富有情感的导语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就能兴致勃勃地投入与文本自由深入的对话,进入个性体验预备阶段。这一阶段要求教师的导语有一定的情境性和引领性。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教师可以以自己对文章第1自然段的激情范读导入,或者创设恰当的音乐情境,播放歌曲《为了谁》,演唱者深情的演绎,直接将学生的思绪带入课文中的情境,有助于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如此形式多样的导语设计,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体验式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去想象语言文字背后生动而丰富的画面,提升学生对文字本身的感知。如教学《秦兵马俑》时,让学生通过对规模宏大的数字描述的感知,还原文字背后气势恢宏的图景;在教学《郑和远航》时,借助课文中插图所展示的郑和气宇轩昂的彩绘,引领学生再现当时郑和船队浩浩荡荡远航的图景。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二、互动对话,角色体验

富有个性特征的体验,使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观念、视角与文本展开对话,获得各自不同的视界融合,呈现出阅读的多样性。但这种阅读也存在着不足,因为个体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个别的、无序的,甚至是偶然的。这就需要阅读个体不断与师生进行精神交往,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相互取长补短,寻求共同的理性的认识。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方式方法上的指导,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开展有效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互动中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文本,获得心灵上的沟通。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去讨论、倾听、点拨,使学生个体的感性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学生认为彭德怀除了杀死他心爱的、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的大黑騾子,以解决部队过草地时缺粮的燃眉之急以外,也可以不杀死他心爱的大黑骡子,因为那时还有五匹牲口,即使少杀一匹,也不会带来什么变化。在学生意见不一,争执不下,急需得到教师帮助时,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了解当时的历史,当时的故事背景。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同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学生。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在不断对话交流中得到了提升。

三、感情朗读,语感体验

虽然我们阅读的语言文字是静止的、沉默的、黑白的,但进入我们心灵世界的却是灵动的、火热的、缤纷的,当我们的目光浏览一行行的文字,其实我们步入的是一个七彩的时空,就像一个个音符跃入眼帘。此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读出自己的体验,可以培养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受到美的熏陶。在这样的朗读体验中学生走进了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了故事情节,也体验了作品的思想内蕴。

语文教育家方智苑先生说:“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方先生的话指出了语文阅读中体验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重视体验的运用,只有让学生体验了,我们的教学才能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

猜你喜欢

导语创设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创设未来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阔腿裤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