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幼儿午前规则游戏“民间游戏”的建构与实施

2019-09-27蒋淼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民间游戏玩法小班

蒋淼红

民间游戏产生流传于人民群众,主要是青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形式、规则、内容,又可因时因地发展变化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以玩耍为目的的小型嬉戏娱乐活动。幼儿民间游戏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简便易行而又极具趣味性,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幼儿民间游戏对幼儿的身体成长、认知发展、动作技能、人际交往能力、个性与意志品质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探索、研究的开展

(一)收集整理民间游戏

1.通过网上搜索、书籍查阅、儿时记忆等搜集民间游戏;发放调查问卷,动员学生家长回忆儿时的游戏经历。家长们都是新店口人,儿时的游戏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我们把游戏的名称、所需材料、玩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2.根据游戏的不同类型,遵循趣味性、适应性、教育性等原则,选出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

(二)游戏开展过程中的不断调整

实例:游戏《金锁银锁》的观察分析及导引策略

开锁上锁是一瞬间的事,把自己的手掌想象成一把锁,在上锁的一瞬间锁住手指,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啊!自己锁自己到底该不该锁上呢? 这群孩子有点儿纠结了! 了解了这个游戏的玩法,孩子们开始找身边的小伙伴一起玩。“小猫小狗,快快进来,金锁银锁,咔嚓一锁”,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手掌合上去抓手指,而手指要迅速抽出。谁的手指被捏住,就要交换角色,继续玩!“哈哈,我抓到你了,不准逃!”“好吧!”于是交换角色。

“天天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和他一起玩吧!”妍妍建议,叮当点头答应。“我做锁吧,来锁你们。”“好的。”其他两个小伙伴异口同声地答应。两根小手指钻进来了。“我也要玩,叮当,我们一起玩吧!”于是锁下边便出现了三根小手指!

分析:手指游戏,孩子爱玩,看着自己的手指变化出不同的样式很开心。这个游戏主要是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自己与自己玩只是用来熟悉游戏,但没有挑战性。怎样玩更好玩呢?教师在幼儿熟悉游戏后适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于是就有幼儿找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有调皮孩子先逃的、先抓的,最终出现了有孩子闭上眼睛不看,只用耳朵听儿歌口令的。这样更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有些孩子没能和好朋友玩,就好几个人凑到一起玩。对于这些,教师并没有制止,而是尊重幼儿的选择,鼓励孩子自己来发现新玩法。民间游戏有其相对固定的规则和玩法,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游戏规则的意义之后,重要的是鼓励幼儿对游戏的创新。在组织民间游戏时,教师不应让幼儿呆板地遵守规则,按照固定的玩法,而是要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己参与游戏的体验和需要,制订出适宜的规则和玩法。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导。

导引策略:

(1)幼儿熟悉游戏后,我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怎样更好玩?

(2)对游戏中的幼儿在原则之内的表现,顺其自然发展,并助其一臂之力。于是便有了多人玩游戏。

二、反思

在一次次的游戏观察记录、分析和调整中,我发现,小班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认知水平等有限,教师必须要有适宜的指导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1.教师以变化生动、声情并茂的语言,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激发兴趣。以“游戏伙伴”的身份直接参与其中,与幼儿共同游戏,更能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2.环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故事是幼儿喜爱的文学形式,在轻松和諧、符合游戏情境的条件下,有助于激发幼儿兴趣。有趣的故事情节还有助于帮助幼儿理解、接受游戏规则。

3.民间游戏都有相应的规则,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后,更重要的是鼓励幼儿进行创新。根据自己的需要制订更加适应的规则。

民间游戏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借由民间游戏为载体,探索小班幼儿午前规则游戏的方式、策略,丰富了幼儿的教育活动。幼儿通过游戏认识自然,习得一些行为规范,并懂得了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同伴,这些对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和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民间游戏玩法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向时尚ICON借衣之“花”式新玩法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