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庆寿演戏研究综述

2019-09-24赖善通

长安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化功能

赖善通

摘 要: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寿庆演戏的渊源、演出程式、剧目、文化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中国寿庆演戏产生于唐代,形成于宋代,流行于明清,具有祈福禳灾、宣扬孝道等文化功能。

关键词:寿庆演戏;寿戏剧目;文化功能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012-03

庆寿也称庆生。就中国大多数地区民俗而言,基本上都要为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做寿,子女在这一天,要给自己的父母送寿面,书香门第的子女还要送贺寿词,富贵人家或官宦人家的寿庆则更加隆重,放鞭炮、贴寿联、摆酒宴、吹乐唱大戏。封建时期,宫廷庆寿场面更加隆重,规模更加宏大,尤其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慈禧六十大寿等寿诞,规模空前,耗资巨大。庆寿活动的重视,为戏曲演出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推动了戏曲演出的繁荣和戏曲创作的发展,对戏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南宋洪迈《夷坚志》记载,宋淳熙十四年(1187),永嘉籍太学生诸葛贲参加完秋试后,适逢母亲大寿,亲朋好友上门祝贺,家人请伶人演杂剧庆贺,直到四更。[1]到了明清时期,寿庆演戏更是一种社会风尚,许多宫廷皇族、达官贵人过寿时都会演戏庆寿。并且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大量专门的庆寿剧和庆寿折子戏。寿庆演戏的盛行,一方面推动了庆寿剧目的大量创作,以及包括秦腔在内的某些声腔剧种的发展,另一方面,寿庆演戏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本文从庆寿演戏研究的情况入手,对其进行简要述评,争取使大家对寿庆演戏有一个相对清晰地认识。根据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研究情况,笔者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进行介绍。

一、寿庆演戏的历史渊源研究

事物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历史过程,所以要对一个事物或现象进行真正地认识,必须追溯本源,对其形成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专家和学者将寿庆演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唐代产生说。李跃忠《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一文中引用了唐人段成式关于其弟演“杂戏”的记载,及《太平广记》引《玉堂闲话》中关于唐营丘豪民陈癞子生辰“伶伦百戏毕备”的材料,从中推论出在唐代已经出现了演参军戏庆寿的活动。[2]赵星的《祝寿杂剧初探》一文中也有相类似的说法。

(二)宋代形成说。宋代是我国戏曲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不仅是北杂剧的形成时期,同时也是南戏的形成期。做寿作为一项重大的庆祝活动,为演戏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所以,寿庆演戏也就成为戏曲活动的重要选择方式。李跃忠《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一文中据洪迈《夷坚志》所记的淳熙太学生诸葛贲为其母过生日的记载:“二十五日揭榜,后三日,其叔祖母戴氏生辰,相招庆会,门首内用优伶杂剧”。明确指出,自此之后,寿庆演戏逐渐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另外其《略论宋代的请戏习俗》一文虽然侧重的是宋代请戏习俗研究,但也从侧面论证了在宋代已经形成了庆寿演戏的习俗。赵星的《祝寿杂剧初探》中载:“到了宋代,戏曲逐渐走向成熟,我们可以通过《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作品,可以大略了解生日演出戏曲的盛况。”[3]这句话也强调了在宋代已经形成了庆寿演戏的习俗。

(三)明清流行说。陈建华在《生日演剧与戏曲文化传播》一文中就直接指出:“明清时代,以演戏来庆祝生日已经成为社会普遍流行的新民俗。”[4]在其后文中列举了大量明清时期生日演剧的史料,佐证了在明清时期,庆寿演剧已经普遍流行,不仅在宫廷之中受欢迎,在一般的官宦士夫之家也非常盛行。赵继红在《明清庆寿折子戏的演剧特征与舞台效果》一文中,虽然侧重于讲述明清时期庆寿折子戏的演剧特征以及其呈现的舞台效果,但也从中也印证了在明清时期,寿庆演剧的风气越来越兴盛,演出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5]除此之外,在许多戏曲志、县志以及民俗类的著作或论文研究中也有大量关于明清时期庆寿演戏的记载,这些材料虽然语出不详,但其也透露出了明清时期寿庆演戏的流行和繁盛。

二、 寿庆演戏的演出程式研究

寿庆演出虽是戏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祝寿,所以它又会有别于一般的戏曲演出活动。这不仅表现在演出剧目选择上的不同,同时也表现在演出程式上的不同。所以,一些专家和学者在关注寿庆演戏时,大多都会对其演出程式进行研究。

李跃忠在《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一文中指出:“寿庆场合的特殊性,对演出的程式、仪式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并强调寿庆演出一般都要烧纸、上香,发文请神。此处虽没有具体论述这些仪式或程式的先后过程,但是却在其后文论述庆寿剧目《八仙庆寿》及《三官赐福》时,对这两个剧目的演出程式进行了重点论述。

吴新雷主编的《中国昆剧大辞典》一书也从单个剧目的角度出发,指出了《郭子仪拜寿》剧目的演出程式,大致情况是开场先由八仙登场,四仙引寿星、王母上,然后同唱祝寿词,再由王母等向主家斟酒献桃,最后接演正戏。[6]

冯九畴主编的《新县戏曲志》一书虽没有对整个庆寿演戏的演出程式进行研究,但其却从单个剧中的角度入手,重点强调了花鼓戏庆寿时的演出程式,即“花鼓戏唱寿戏时,必须先演《三星拜寿》,然后才演正本戏。”[7]

总之,从目前对寿庆演戏的研究来看,大多都涉及到了演出程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侧重于从单个剧目或剧中的角度入手,缺乏系统、整体的分析,没有对整个寿庆演戏的演出程式形成总结,这一点将有待于大家继续研究。

三、 寿庆演戏的剧目研究

康保成曾言:“剧本的出现,使我国戏剧摆脱情节至简和难以重复上演的即兴演出阶段”[8],所以说剧本的出现是我国戏剧成熟的重要标志。而对于一种戏曲样式进行研究时,就不得不对其所选择的剧目进行研究。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关于寿庆演戏的剧目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單个剧目研究。一些剧目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经常被搬上演出舞台,而这些剧目也就成为研究者的重点选择对象。李跃忠在《清宫廷万寿戏中的仪式性戏剧研究——以单折短小戏剧为中心》一文中对剧目“九九大庆”的篇幅特点、语言特征、仪式性特征以及其文化功能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单个剧目入手,研究比较透彻,对单个剧目研究具有很强的启发性。[9]梁宪华的《乾隆时期万寿庆典<九九大庆>戏》、《清皇太后万寿庆典戏九九大庆的编演——以崇庆慈禧皇太后万寿庆典为例》也对“九九大庆”剧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除了“九九大庆”剧目之外,《郭子仪拜寿》、《五女拜寿》等剧目也是大家喜欢研究的对象。方撼的《黄梅戏<五女拜寿>的舞台美术赏析》一文从舞台美术的角度对《五女拜寿》进行了研究,而张国清的《从<五女拜寿>与<李尔王>看中西方迥异文化》,龚北芳的《从<李尔王>与<五女拜寿>看中西戏剧的文化差异》等文章则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入手对《五女拜寿》剧目进行了重点解读。除此之外,王菊香、杨明贵等也对《五女拜寿》进行了研究。

(二) 寿戏剧目整体研究。薛晓金、丁汝芹主编《清宫寿戏》的一书对清代宫廷寿戏剧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将清代宫廷寿戏分为散出寿戏和连台本寿戏两类,其中散出寿戏包括《福禄寿》、《万福云集》等在内的五十六种,连台本寿戏剧目二十五种。[10]此书对清代宫廷寿戏剧目收集比较全面,但是仅仅停留在整理阶段,缺乏理论分析。除此书以外,在王玫罡著的《乾隆艺苑揽胜》、罗燕著的《清代宫廷承应戏及其形态研究》等书中也对清代宫廷寿戏剧目进行了研究。

赵星的《祝寿杂剧初探》一文,从杂剧创作的角度入手,不仅对杂剧中的寿戏剧目进行了整体研究,同时还对朱有燉和王懋昭关于祝寿剧的编创改革进行了重点研究,既有整体,又有所侧重。

李跃忠的《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一文,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对整个中国寿庆演戏进行了研究,寿庆剧目的收集也较全面,几乎每个方面的庆寿剧目都涉及到了。

除了上述这些著作和论文以外,在民俗学、文化学、戏曲志、县志等著作和论文中的寿庆戏名目下都会涉及到寿庆剧目的研究,但大多都只是提到寿庆剧目的名称,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

四、 寿庆演戏的文化功能研究

寿庆演戏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民俗活动,不仅仅能够愉悦宾客,其背后更承载着重要的民俗文化功能。

李跃忠在《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一文指出,寿庆以喜庆为主,所以庆寿、祈福禳灾是其主要功能。而寿庆演戏多为子女为长辈举行的庆寿活动,因此又有子孙向寿星表达孝心的功能。另外,对于一些戏曲爱好者来讲,举行寿庆演戏又可以起到会客串联谊的作用。此文总结归纳的比较全面,并且采用史料论证的方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另外,在其《中国皮影》、《略论宋代的请戏习俗》与《清宫廷万寿戏中的仪式性戏剧研究——以单折短小戏剧为中心》等著作和论文中都对寿庆演戏的文化功能进行阐述。

潘魏魏的硕士学位论文《祁剧寿戏研究》一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祁剧的源流、祁剧寿戏演出的特点以及祁剧寿戏演出的文化功能作了实地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研究,内容真实可靠。其中将祁剧寿戏演出的文化功能归为四种,即祝寿祈福、娱乐宾客、弘扬孝道、展示荣耀。[11]

叶梅生、张先清主编的《太姥文化——文明进程与乡土记忆》一书中说:“寿戏分为男寿、女寿、双寿,主要演《麻姑献寿五女拜寿》等,这些剧目可以起到祈福禳灾的功能,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古典的精神血脉......”将寿戏演出的功能主要归纳为祈福禳灾、寻求心灵安慰等。[12]

除了上述著作和论文外,在一些县志、戏曲志、民俗文化等著作和论文中论述庆寿戏时,基本上都会对其祈福禳灾等文化功能进行阐述,但大多都只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不对其进行重点论述。

庆寿演戏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并且对戏曲研究也是很好的切入点。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寿庆演戏的研究集中在渊源、演出程式、剧目、文化功能等四个方面,虽然已有独到的见解,但仍存在大而不精的问题。而庆寿演戏研究整体上仍存在很大空间,以待方家。

參考文献:

[1](宋)洪迈撰.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李跃忠.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J].东疆学刊.2011(01).

[3]赵星.祝寿杂剧初探[J].社科纵横.2013(11).

[4]陈建华.生日演剧与戏曲文化传播[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05).

[5]赵继红.明清庆寿折子戏的演剧特征与舞台效果[J].中华戏曲.2017(05).

[6]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冯九畴主编.新县戏曲志[M].新县:新县文化局,1987.

[8]康保成.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李跃忠.清宫廷万寿戏中的仪式性戏剧研究——以单折短小戏剧为中心[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5(00).

[10]薛晓金,丁汝芹主编.清宫寿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11]潘魏魏.祁剧寿戏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5.

[12]叶梅生,张先清主编.太姥文化——文明进程与乡土记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猜你喜欢

文化功能
广场舞的类型及其文化功能研究
新闻学的人文学科基础研究
服装广告
对档案馆文化功能及其发挥的理性思考
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研究
辅导员工作精品化项目建设视阈下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培育探析
CUBA新赛制对高校篮球运动的推动及其发展
文化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功能与自觉
论档案馆的文化功能
去行政化背景下档案文化功能实现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