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放科学中心:实践进展、特点与启示
2019-09-24黄雨婷赖彤
黄雨婷 赖彤
摘 要:开放科学实践有利于促进创新,推动科研进程。文章以美国开放科学中心为例,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了解其开放科学的实践进展。通过归纳分析法,认为美国开放科学中心机构具有运作组织严密、服务提供角度全面、规则制定灵活创新和宣传培训广泛深入等特点。最后基于国内现状,提出我国在开放科学实践中应该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搭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制定创新的开放规则、加强宣传和交流合作等启示。
关键词:开放科学;美国开放科学中心;开放存取;开放数据;实践
中图分类号:G32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9047
Center for Open Sc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Practice Progress, Features and Enlightenment
Abstract Open science practice is beneficial to stimulating innovation and accelerating academic progress. This paper takes Center for Open Science as an example,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website survey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progress of its open science practi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ter for Open Science, which include tight organization, well-rounded services, flexible and innovative rules and extensive publicity and cooperation, are summarized with inductive analysis,. Finally, based on current domestic situ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China should establish a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 build well-developed infrastructure, formulate innovative open rules, and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open science.
Key words open science; Center for Open Sc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pen access; open data; practice
開放科学是指“研究人员可以自由获取研究数据、实验室笔记和其他研究过程,重复使用、重新分配和复制研究、基础数据和方法,进行协作研究的科学实践”[1]。其对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科研效率有正面影响。欧美国家较早开始尝试开放科学研究模式。如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EC)积极开展开放科学培训项目[2]、推动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3]。我国虽然在开放存取、开放数据领域有一定发展,但开放科学实践项目却较为少见。国外学者围绕开放科学的概念[4]、基本目标[5]、存在问题[6]、实践状况[7]、政策支撑[8]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而我国相关研究尚未形成体系。
美国开放科学中心[9](Center for Open Science,COS)是向科研参与者提供开放科学服务的第三方机构。过去十多年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等机构纷纷要求科研人员公开科学研究数据[10-11]。2015年10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发布的《让开放科学成为现实》(Making Open Science a Reality),使开放科学进入各国政策领域。COS以增加科学研究的开放性、完整性以及可重现性为宗旨,希望建立一个集过程、内容及成果为一体的全开放科研格局。通过使用多样化的技术和策略,中心开发了系列软硬件设施,构建了合理的开放科学服务流程。与此同时,COS影响力也不断增强。经过6年发展,目前COS拥有15万用户,与299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开了近200万份科研文档、近6万份科研项目资料及2万7千余份预印本资源[12]。
COS开放理念先进、组织体系完善、实践经验丰富。本文从运作方式、主要服务、规则制定和宣传推广等角度研究了COS开放科学实践状况,分析主要特点,以期为我国开放科学实践提供启示。
1 COS运作:找准目标,严密组织
1.1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开放科学涉及诸多实体,针对参与科研活动的不同实体,COS提出了9大发展目标(见表1)。
COS的发展目标将科学知识创造者、学术活动资助者、学术内容消费者、学术服务提供者以及学术内容本身都囊括在内,涉及对象广泛。COS认为科研知识创造者应该关注科研过程的创新性和结果的准确性,而非科研成果发表的可能性;学术活动资助者应该能够全面了解其资助研究的进展状况;学术内容消费者应该不仅能获取学术论文,还能获取论文背后的支撑数据;学术服务提供者能够改变现有服务方式,以推动科研生命周期的各类数据对外开放;学术活动每个阶段所产出的内容都能被妥善保存、检索和再利用。
明确的开放科学实践目标为COS提供了方向指导。通过近6年的建设和发展,面向科研活动中的不同主体,COS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贯穿科研生命周期的免费开放服务内容。
1.2 汇集资金与多方力量
COS主要依托社会和国家基金的支持开展机构活动,并成立了COS委员会进行机构管理。此外,COS积极与业界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开放科学实践进程。
1.2.1 广泛的基金支持
COS运作资金来源广泛,社会基金、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机构等都乐于向COS提供支持[13]。最初COS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各类基金会,如COS的项目启动资金就源于劳拉和约翰阿诺德基金会(Laura and John Arnold Foundation)。自2015年开始,机构获得了更多国家层面的支持。如NIH、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等国家机构纷纷对COS进行持续性资助。2016年,COS得到了国外机构瑞典人文和社会科学基金会(The Swedish Foundation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的支持。2017年,COS争取到了高等院校支持。COS委托独立的会计公司管理捐赠所获资金,并将年度财政审计情况面向社会公开[14],这贯彻了机构运作透明开放的活动原则。
1.2.2 专业的委员会运作
COS委员会由执行董事、主席、财务主管、以及其他六名成员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如委员会主席Maryrose Franko是医学研究所执行主任,拥有20多年项目管理经验[15]。在寻求合作与支持、管理机构资金运作、制定合理化发展战略、推动开放科学实践等方面,委员会都起着引领作用。专业的管理团队为COS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是把握机构发展方向的主心骨。
1.2.3 众多的合作伙伴
目前,COS已与23家机构组织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16]。这些机构包括科研机构、协会、出版商以及高校等。COS与组织机构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一些机构本身就是开放科学实践的倡导者与推动者,他们与COS联合开发开放数據库、开放平台等开放科学基础设施,节约了开发成本,避免了重复建设;除了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外,与COS的合作途径还包括在科研实践过程中,采用COS提供的开放工具和开放科学框架。在COS服务得到推广的同时,合作伙伴也享受到了开放研究方式带来的增益;也有合作伙伴接受COS提供的培训指导,在培训与学习中提高科研人员对开放科学的了解与认识;另外,COS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元科学(metascience)研究[17],以期深入理解开放科学实践的开放性、完整性和可重复性。
1.3 COS机构运作特点
1.3.1 争取国家和社会支持
COS的资金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其中,社会基金占比最大。为了得到社会支持,COS工作人员必须积极进行机构宣传,推广机构发展理念,争取得到业界认可。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资金来源的持续性和稳定性。COS后期得到外国基金支持的情况充分说明其在宣传推广,扩大影响,争取支持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这种机构宣传影响力甚至达到了国际水平。另外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则是国家资助。经过数年发展,COS资金来源已经由单一的社会基金支持扩大到国家资助参与的层面。多个国家基金都为COS发展提供了资助。不仅如此,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参与到资助行动中来。这些高等院校的参与不仅有助于COS解决经济来源问题,更有助于机构获取开放科学科研层面的指导。
1.3.2 推动主心骨与外延力量的合作
COS机构发展离不开“人”的支持。紧密配合的主心骨和广泛合作的外部机构共同构成了推动COS进步的力量。从机构内部结构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都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COS委员会作为主心骨,在机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除了内部运行机制,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模式同样能左右机构兴衰。从机构外部环境来看,COS以合作伙伴的方式从外界获取了大量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为其进一步完善机制、壮大团队、扩大影响提供了有利条件。COS与合作伙伴协力完成专业性工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COS可能存在的技术短板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节省服务成本。
2 COS服务:丰富角度,贯穿流程
为了向科研活动参与者提供多种开放科学实践渠道,COS搭建了开放科学框架(Open Science Framework,OSF)。该框架以整个科研生命周期为基础,面向参与科学研究的不同主体,有针对性地提供一系列服务。通过整合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即使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同,也可以在统一平台实现连贯的开放科学活动。
2.1 自建贯穿科研的基础功能
OSF提供一套可组合的自建服务,包括文件存储(file storage)、检索(search)、数据库(database)、分析(analytics)、操作/部署/安全(ops/deploy/security)、UI组件(UI components)、HTTP API、管理控制(administrative controls)、评论(commenting)和审核(moderation)以及工作流程审查(review workflows)等内容[15]。用户能够根据自身意愿授权任意服务板块开放相关科研活动数据。COS自建服务可以满足用户的基本科研需求。在某些情况下,研究者如果不需要或者没有意愿使用全部自建服务,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和组合服务单元,形成一套与具体需求相匹配的个性化开放科学研究工具。
2.2 外接可扩展的第三方服务
由于用户使用习惯上的差异或其他现实情况,自建服务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在服务设计过程中,OSF也无法将所有科研服务内容都囊括在内。COS通过API将组件和第三方產品与OSF相连接,在原开放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造一个外延广泛的开放科学生态系统。目前,OSF共集成了10个附加组件:ownCloud、GitHub、Dropbox、figshare、Box.com、Dataverse、Google Drive、Amazon S3、Mendeley和Zotero。另外一些第三方产品也连接到附加生态系统,包括:Open Sesame、JASP Stats和Overleaf等[18]。
通过与外部服务相连接,CO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用户使用习惯的差异而造成服务使用障碍。外接服务提高了用户参与意愿,有利于OSF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推广。用户通过平台访问内外部服务,操作便捷,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科学研究效率。
2.3 建设开放存取的元数据集
OSF为用户提供一个名为SHARE的开放元数据集。SHARE存储的是贯穿科研生命周期的系列数据,包括出版物、预印本、预注册、实验数据、奖励赠款和研究人员简介等。通过收集、清理、关联这些学术元数据,用户可以在科研活动的任意阶段跟踪研究对象。根据数据提供者的开放意愿,元数据在SHARE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公开。有开放授权的数据内容可以通过OSF发现、获取和再利用。
SHARE为用户提供了研究信息储存空间。基于科研生命周期开放的研究数据更有利于学术成果的积累,学术活动的交流,为新的学术发现提供了十分丰厚的数据基础。
2.4 COS服务提供特点
2.4.1 集成性高,组合性强
COS的开放科学服务集成性高,服务项目广泛,服务内容深入。OSF集成了自建基础服务、外部组件、第三方产品以及用于数据存储的数据集。用户在统一界面能够享受文件和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内容审查、工作流程控制、项目管理等不同方面的开放科学服务。诸多服务一体化,满足了不同研究主体在不同研究阶段的需求。服务内容始终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增强了服务深度。
除了有良好的集成性外,COS强大的服务组合能力也为用户的科研活动提供了方便。用户可以在众多服务中选取符合自身需求的若干项,组成个性化服务集。OSF服务板块众多,结构层次复杂。用户在使用时各取所需,灵活程度高。
集成性和组合性相结合,使COS既拥有强大功能支撑,又可以为用户提供轻量、灵活、有效的服务。
2.4.2 开放灵活,内容广泛
在开放方式和开放程度上,OSF充分尊重科研信息提供者的个人意愿。开放多少数据,开放哪一部分数据都由用户掌控,而非强制执行。开放方式上的灵活性可以为OSF吸引更多用户。即使用户在服务使用前期开放意愿不强,在COS开放科学理念熏陶下,也有可能成为开放科学的支持者。在开放内容上, COS的目标不仅是学术论文开放存取。COS认为科研活动的其他产出,如研究选题、研究方法、研究数据、学术会议成果等,也应该公开透明化。
2.4.3 优化服务,迂回前进
如果仅进行开放平台建设,则在科研工具与开放平台之间还需要进行额外的数据和文件传输工作,操作成本将大大增加。操作上的不便将影响服务的大范围推广。COS首先推出一套实用高效的科研工具。无论用户是否选择参与开放科学实践,科研工具都对外免费提供,有利于吸引广泛人群的参与。在使用科研工具的基础上,用户再选择是否开放其研究资料。如果用户乐于开放,由于科研活动和开放实践都基于OSF实现,所以无需进行额外的文件传输工作,开放效率高;如果用户没有公开意愿,OSF则尊重选择,迂回前进。通过开放科学宣传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户。
3 COS规则:创新灵活,刺激开放
3.1 科研产出,全面公开
3.1.1 针对已发表成果
期刊论文是学术活动的主要成果。对期刊论文质量衡量标准进行利于开放科学实践的调整,是刺激开放的首要手段。为此,COS制定了《推进透明与开放指导方针》(Transparency and Openness Promotion Guidelines,TOP Guidelines)[19],对学术期刊出版程序和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TOP Guidelines包括八个透明和开放模块化标准。在每个模块化标准中,又划分出三个开放程度递增的等级。TOP Guidelines通过模块化标准从多方面考量学术出版的开放情况,通过三个层次等级划分开放程度。其对不同模块中不同开放等级所应达到的标准做出了详细要求(见表2)。
引用标准主要考量学术论文在什么程度上引用了参考数据、代码及其他文献资料;数据透明、分析方法(代码)透明、研究材料透明、设计和分析透明分别考量学术论文在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材料、设计与分析方面的开放程度;研究登记和分析计划登记用于衡量期刊预先登记的论文研究主题及其分析计划的执行严格度;可重复性指期刊对于重复研究投稿的支持程度。
与COS签署协议的学术期刊和机构以TOP Guidelines为蓝本,制定并实施开放科学出版政策。从2015年文件发布至今,约有5000家学术期刊[20]和机构[21]与COS签署了协议,表示愿意支持COS提出的透明和开放标准,并尽快将标准应用到实践当中。截至2019年4月,已有包括Elsevier和Springer Nature在内,超过1100家学术期刊和机构以TOP Guidelines为蓝本,制定并实施开放科学出版政策[22]。
3.1.2 针对待发表成果
针对待发表的成果,COS提供OSF预印本服务。在科研成果发布之前,作者可以与其他用户分享研究内容,获得同行反馈。OSF预印本服务允许作者在科研成果在发布之前得到多方反饋信息,研究活动得到多视角评价,研究成果得以润色与改进。从学术产出效率而言,由于一些期刊出版周期较长,预印本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术产出和学术交流效率的提升。
3.1.3 针对会议成果
学术会议中产出的一些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最终可能不能以完整形式对外公布。COS针对该类成果提供OSF会议服务。通过OSF会议服务,与会人员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信息得以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公开。一方面有利于学术会议成果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影响力的提升;另一方面,OSF会议服务作为学术会议成果的汇集平台,能够对成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开放,提高学术会议研究信息的传播效率。
3.1.4 针对未发表成果
一些研究活动最终未能以任何形式输出成果,但其仍然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一般来说,公众难以获得该类信息的获取渠道。COS针对未能成功发表的研究提供OSF登记服务,确保其研究价值的保存与传播。OSF登记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个记录研究过程和保存研究数据的平台。用户可以选择将这些相关信息和数据对外公开,供其他研究者参考。OSF登记服务允许未发表成果的检索与发现。通过OSF登记服务,大量未发表研究得以保存,这些信息的潜在价值将有机会被同行发现与认可。无论未发表成果的研究路径正确与否,其他用户在参考这些研究数据之后都能够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后续研究。
3.2 强调过程,弱化结果
COS强调科研选题及其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弱化最终研究结果在学术出版活动中的作用。注册报告服务是围绕该理念制定的学术出版规则。注册报告打破了原有学术出版流程。COS提出在进行研究之前,先对文章的研究方法与目的进行预先登记与同行评审。对于预先登记与同行评审通过的研究主题,在进行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之前,作者便可与出版机构签署协议,保证最终学术文章的发表。
具体而言,注册报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作者只需要向编辑和审稿人提供论文的引言、研究方法以及预实验结果等内容,而无需给出最终研究结论。在出版机构对研究内容进行评估之后,作者与期刊签订协议。协议规定无论该科研活动最终得出的是正面还是负面结论,论文都可被发布。研究人员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之后,注册报告流程进入第二阶段。作者将引言、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进行整合,一同提交给出版方,完整的文章得以发布。
注册报告的学术活动模式保证了无论最终实验结果如何,研究成果都可以被发表。其一方面鼓励研究人员在科研选题和研究方法上创新,避免研究人员过分追求科研结果的完美和独特;另一方面,由于弱化了实验结果的作用,注册报告也有助于保障实验过程及其分析的真实性。注册报告向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科研模式,改变了以往的结果导向思维。对于开放科学实践的推动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3.3 COS规则制定特点
3.3.1 标准制定详细灵活
以学术出版的开放科学衡量标准为例,COS制定的TOP Guidelines内容详细、操作灵活,所规定的8个开放角度和3个开放等级划分十分具体,给出版期刊充足的选择余地。期刊不需要完全遵照TOP Guidelines的最高开放标准进行操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放。可供选择的开放规则给了科研活动参与者缓冲空间,允许其一步步提升开放层次。温和的开放科学变革过程,更容易被利益相关者接受和认可。同时TOP Guidelines又详细地规定了开放等级及其具体要求,为今后开放科学实践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提供了余地。
3.3.2 切入角度全面具体
除了针对期刊论文开放程度的TOP Guidelines之外,COS还对预印本、未发表成果、会议等资源的开放模式进行了构建、设计了新的论文发表流程。这套规则试图从多方面入手,用开放方式替代现有的科研活动模式。如注册报告强调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创新性、TOP Guidelines的各项衡量指标强调期刊在透明与开放方面的作为,弱化影响因子对于期刊价值的衡量标准单一化。这些规则和激励措施的建设从科研本身、科研参与人员和出版方等角度出发引入开放科学理念,全面改变了科研活动现有机制。
4 COS推广:传播概念,培养能力
在开放科学概念的传播和推广上,COS也做出了系列行动。COS制定了“COS大使计划”[23](COS Ambassadors Program),其目的在于向多元社区推广开放科学理念。为培养科研人员的开放科学参与能力,COS提供有开放科学培训服务。
4.1 “大使计划”传递开放思想
COS大使是围绕在COS外围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其以各自机构为中心,推广开放科学理念,增加COS机构影响力。目前COS大使主要来自欧、美、加、澳等发达国家。另外,巴西、尼日利亚等国也有参与。以COS为中心,各国大使为外延,一个覆盖全球的开放科学网络初步建成。通过大使计划,COS将开放科学实践的触角延伸到众多国家、机构内部,大大扩展了开放科学实践的影响范围。各地区大使在本地通过与他人协作,共享信息资源,传播开放理念。更多人认识到什么是开放科学,怎样参与开放科学。大使在本地向其他研究人员提供开放科学咨询和培训服务,用更加系统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4.2 课程培训提升开放能力
COS通过培训服务提升研究人员开放科学实践技能。培训包括帮助用户了解可重复性、提高工作透明度、掌握OSF工具使用方法等内容。机构预先设置有系统的开放科学课程,但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课程内容。通过培训,受训者能够充分理解开放科学理念,了解科研活动的每个阶段能够如何开放,并掌握使用OSF进行开放科学实践的方法。COS提供的开放科学培训服务模式多样。培训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构团体;培训形式可以是线下也可以是线上。根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不同,COS向用户收取一定的课程费用。可以看到COS培训方式十分灵活,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实践需要。
4.3 COS宣传教育特点
在宣传和推广机构及其理念的过程中,COS一方面依靠全球各地大使作为线下宣传节点,一方面通过课程培训教授用户实用技能。前者对于COS形成大范围知名度和影响力有良好作用,后者则有利于提升开放科学参与者的实践能力。
4.3.1 全球视野,广泛宣传
COS的大使计划面向全球科研机构,活动范围极大。各机构大使在本机构进行开放科学实践,与他人共享科研数据资料,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其他研究人员对开放科学的认识。在举行会议或者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大使能够作为COS的代表普及开放科学理念。COS大使最主要集中在美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中,对美国尽快形成开放科学科研氛围有一定帮助。美国之外,大使作为全球开放科学实践网络的节点,推动COS的扩张和发展。在现有较为疏松的大使网络基础上不断吸纳新的开放科学支持者,这个网络将会日益稠密和坚固,最终达到在全球范围普及开放科学的目的。
4.3.2 用户培训,量体裁衣
单纯进行宣传活动还不足以推动开放科学实践的良性发展。针对个人进行深入培训才能够让更多人掌握开放科学实践方法,使开放科学从理论变为现实。COS为用户提供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不论是个人或者团体都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教学接受开放科学理论与实践培训。培训内容有很大的选择弹性。用户既可以直接参与到COS预设好的一套课程中,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培训需求。但目前COS所有培训课程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5 COS开放科学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在开放存取和数据开放等方面有一定的实践进展。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提供了一个开放获取的集成平台。平台对国内外开放存取运动的历史与动态进行宣传介绍,提供国内外各学科开放存取期刊论文的检索服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收集和保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研究论文元数据与全文,向公众提供开放获取渠道。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接收全国范围内的中英文科学论文预印本存缴以及已发表科学论文的开放存档。另外,我国进行了一些开放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如林业科学数据平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但整体来看各类开放实践活动仍然存在开放内容单一、服务方式不够丰富、信息组织混乱等问题。
开放存取和数据开放虽然与开放科学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后者的内涵与外延却比前者更加广阔。开放存取与数据开放绝不等同于开放科学。仅依靠开放存取和开放数据基础设施支撑,难以满足开放科学发展需求。目前我国还少有具有影响力的开放科学项目,在参考他国开放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可从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等方面入手,尽快构建适应国内发展需求的开放科学体系。
5.1 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要在我国推行开放科学实践,首先要成立专门的开放科学发展机构。国内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开放科学权威机构。在相对空白的实践背景下,我国可以选择效仿COS,首先由国内具有战略发展思维和学科背景的专家牵头组建委员会,并对开放科学机构发展路线进行科学规划。委员会还需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机构日常运行、资金管理、合作交流等工作,以保证组织的健康发展。
机构应该广泛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开放科学发展网络。机构合作伙伴应包括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构。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研活动的集中地,与之合作便于为科研参与者提供开放科学教育。借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科研、学术方面的优势,合作双方能够共建共享开放资源基础设施,分享学术信息与数据。机构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开放共享平台。只要科研人员有开放意愿,即可轻松在平台上进行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组织机构的合作伙伴也可以是各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学术活动离不开期刊参与。在与出版机构合作的过程中,机构可以呼吁建立新的出版机制。参考COS提出的TOP Guidelines等规则,机构与合作伙伴应共建适应开放科学实践的出版行业新标准。各类基金组织也可以作为开放科学机构的合作伙伴。通过与基金会合作,机构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或实物支持,维持机构长远发展。最后,机构需要与科研服务提供商建立合作关系,节省服务开发成本,整合优秀服务内容,优化组织服务体系。
5.2 搭建完善的基础设施
我国目前有众多开放数据平台与开放存取渠道,但目前还没有贯穿科研生命周期的成熟基础设施以支撑科研人员进行贯穿科研生命周期的开放科学实践活动。要推动开放科学实践,必须为科研参与者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我国需要建立一个贯穿前期调研、研究设计、材料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报告编撰、成果发表的科研服务体系。
在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设施包容性。基础设施应该能够包容科研活动从选题、研究设计、收集与分析数据、论文撰写、出版成果在内的系列活动;能够支持研究设计、科研数据、预印本、会议资料、研究人员信息等诸多内容的对外开放;能够提供文件存取、资源检索、数据存储、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系列功能。服务功能设计既要全面,又要注重可组合性。面向科研活动各阶段的服务都应提供开放渠道,并允许用户根据意愿进行信息公开操作。
其次,要考虑基础设施的扩展性。我国目前建有诸多功能各异的开放存取平台,一些科研工具已经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开放科学基础设施无需另起炉灶,构建一整套科研服务体系。其一,许多研究工具经过长年发展完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便利性。进行额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低效的;其二,研究人员对一些研究工具有着长期的使用习惯。改变用户原有习惯,强行推广新工具是不现实的。而设置第三方接口可以为用户提供广泛且灵活的选择,使服务更加人性化。
最后,要提供畅通的用户交流渠道。基础设施不仅要能支持科研内容的开放,更需要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加速科研信息传播,刺激科研人员迸发创新灵感。用户交流社区的建立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开放科学氛围,提升开放科学热度,为开放科学运动发展壮大提供温床。
5.3 制定创新的开放规则
制定利于开放科学的学术规则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科研人员走向开放实践。只有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科研活动参与者才会产生开放意愿。
激励机制可以从学术出版规则入手。我国可以借鉴TOP Guidelines编撰一组鼓励开放研究方针。方针对科学研究的引用标准、开放数据、开放分析方法、开放研究材料、开放研究设计与分析等内容进行详尽的标准规定。期刊在科研成果审核标准中纳入研究信息透明开放程度衡量指标。这些举措无疑会鼓励研究人员在科研过程中践行开放理念。我国应赋予研究过程所有产出数据以知识产权,认可研究过程产出信息与完整论文同样具有学术价值与学术影响力,鼓励科研数据全开放。
参考注册报告,可以对学术出版程序进行一定调整,强调学术研究选题和方法的重要性,适当弱化研究结果在出版活动中的作用。防止结果导向的学术实践,引导学者对于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思考。当研究最终结果的价值降低,研究思路和创新性实践的重要性提高时,研究人员将更愿意参与到开放科学实践中来。
针对待发表文章、学术会议成果以及未发表文章,我国应该建立一套保存与呈现机制。可以考虑在开放科学基础设施中,为非正式发表资源划分专门的存储和分享板块。充分挖掘各类科研实践的学术价值。
5.4 加强宣传和交流合作
要针对科研活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开放科学宣传推广,形成全国性质的开放科学宣传网络,使学界了解并认可开放科学价值。
科研人员是开放科学的直接实践者,对其进行宣传与培训十分必要。宣传方面,广泛地在学术活动、学术会议等场合推广开放科学理念;在各大科研社区,如研究机构、高校等,通过开放科学支持者以身作则践行开放,潜移默化地进行开放科学宣传。开放科学培训方面,培训内容应该囊括开放科学基本理论、开放科学优势、开放科学实践方法等内容。培训形式应该线上、线下相结合,一对一咨询和大型课堂相结合,建设多元培训体系。
要鼓励科学研究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如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出版社、政府体系中与科研相关的部门积极参与开放科学实践,尽快形成开放科学网络。如在开放科学平台建设交流社区,畅通科研人员之间、机构组织之间的学术交流渠道;组织相关学术会议及培训活动,以期广泛推广开放科学理念;参照“COS大使计划”,构建囊括全国各大科研机构的开放科学宣传网络,授权开放科学宣传专员线下组织宣传活动,拓展开放科学在各机构组织内部的传播深度。
在国内宣传的基础上,我国也应该积极与国外开放科学实践主体建立联系。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国外先进建设经验,了解多元化开放科学实践方法,为我国相关工作提供借鉴。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开放科学进程,与他国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FOSTER.The Open Science Trianing Handbook[EB/OL].[2019-03-05].https://www.fosteropenscience.eu/node/2437.
[2] FOSTER.about FOSTER[EB/OL].[2019-05-15].https://www.fosteropenscience.eu/about#theproject.
[3] 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an Open Science Cloud(EOSC)[EB/OL].[2019-05-15].http://ec.europa.eu/research/openscience/index.cfm?pg=open-science-cloud.
[4] 趙艳枝,龚晓林.从开放获取到开放科学:概念、关系、壁垒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6(5):2-6.
[5] Gezelter D.What,Exactly,Is Open Science[EB/OL].[2019-03-05].http://openscience.org/what-exactly-is-open-science/.
[6] Mirowski P.The future(s) of open science[J].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2018,48(2):171.
[7] Buschmann K,Kasberger S,Kraker P,et al.Open Science in ?魻sterreich: Ans?覿tze und Status[J].Information-Wissenschaft & Praxis,2015,66(2-3):137-145.
[8] OECD.Making Open Science a Reality[EB/OL].[2019-05-14].https://www.fct.pt/dsi/docs/Making_Open_Science_a_Reality.pdf.
[9] Center for Open Science.Home[EB/OL].[2018-11-28].https://cos.io.
[10]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Data Sharing Policy[EB/OL].[2019-05-28].https://grants.nih.gov/grants/policy/data_sharing/.
[11] Liz Silva.PLOSNew Data Policy:Public Access to Data[EB/OL].[2019-05-28].https://blogs.plos.org/everyone/2014/02/24/plos-new-data-policy-public-access-data-2/.
[12] Center for Open Science.OSF:Origin,growth,and whats next[EB/OL].[2019-05-28].https://cos.io/blog/osf-origin-growth-and-whats-next/.
[13] Center for Open Science.Our Sponsors[EB/OL].[2019-05-09].https://cos.io/about/our-sponsors/.
[14] Center for Open Science.Our Finance[EB/OL].[2018-11-15].https://cos.io/about/our-finances/.
[15] Center for Open Science.Our Board[EB/OL].[2018-11-28].https://cos.io/about/our-board/.
[16] Center for Open Science.Our Partners[EB/OL].[2019-04-24].https://cos.io/about/our-partners/.
[17] OSFPreprints.Center for Open Science: Strategic Plan[EB/OL].[2019-05-15].https://osf.io/x2w9h/.
[18] Center for Open Science.our products[EB/OL].[2019-05-05].https://cos.io/our-products/osf/.
[19] OSF.TOPGuidelines[EB/OL].[2019-05-04].https://osf.io/ud578/.
[20] Center for Open Science.The TOP Guidelines are a recognized standard in publishing and funding-journals[EB/OL].[2019-05-14].https://cos.io/top/#journals.
[21] Center for Open Science The TOP Guidelines are a recognized standard in publishing and funding-organizations[EB/OL].[2019-05-14].https://cos.io/top/#organizations.
[22] OSFHome.TOP_implementors.csv[EB/OL].[2018-11-28].https://osf.io/2sk9f/?_ga=2.228611164.1531833835.1557893767
-197603335.1553593627.
[23] Center for Open Science.COS Ambassadors[EB/OL].[2018-11-28].https://cos.io/our-communities/become-ambassad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