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急诊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2019-09-24李晶詹向阳吴金花陈剑超通讯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医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李晶 詹向阳 吴金花 陈剑超(通讯作者)

421001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湖南衡阳

随着急诊医学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急诊专业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专业素质高、临床实践能力强、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过去,在课堂上老师们用了很多时间教授知识和技能,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并对所教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以确保所传授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和连贯性[1]。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和疲倦心理,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运用此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只是注重课本知识点的传授,使学生的考试成绩不错,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当今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而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上课前,教师利用相关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收集典型的急诊临床病历,利用QQ群、微信群等将微课视频传送到协作交流平台,安排交流话题。在课堂上,师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实施个性化辅导,完成作业,并在课堂内外轮流学习,先学后教[2]。下课后,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难题,指导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其中问题设计的质量对教学效果影响最大[3]。这种班前互动、班内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可以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满意度,提高学生的应急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急诊临床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对特定医学课题或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研究的学习是国际公认的较好的学习方法[4]。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探讨了在急诊医学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使医学理论课与临床实践能够顺利衔接。

表1 两组学生学习效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学习效果比较(±s,分)

组别 n 昏迷 胸痛 腹痛 休克 创伤观察组 45 89.5±9.0 91.4±9.6 88.4±9.1 90.1±9.8 92.5±9.4对照组 43 76.6±7.9 79.3±7.9 76.4±8.0 75.4±7.6 79.3±8.9 t 6.75 6.55 6.35 7.47 5.83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临床思维培养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激发学习动力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观察组 45 92.7±9.6 94.5±10.2 89.5±9.2 88.6±9.3对照组 43 80.3±9.2 83.5±8.8 76.4±8.1 72.5±7.9 t 5.97 5.08 6.74 8.43 P<0.05 <0.05 <0.05 <0.05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1-10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南华大学医学院2015 级临床专业本科生88 名,根据教学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名,男27名,女18名;年龄19~25岁。对照组43名,男24名,女19名;年龄20~2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①对照组:在急诊医学的教学过程中予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和技能,学生被动接收,课程完成后予以考核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测试及学生对此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②观察组:在急诊医学的教学过程中予以翻转课堂教学法,具体的实施路径策略为教师在课前录制微课堂,制定教学计划,分配教学任务。每位教师按照翻转课堂教学法录制相关视频。备课内容经教研部审定,试讲结束后进行教学。课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与讨论,课后反馈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测试及学生对此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

评价指标:①两组学习效果比较:课程完成后,对两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测试及评价,测试的内容为学生对临床上最常见的5 种急危重症,包括昏迷、胸痛、腹痛、休克及创伤的掌握程度。各项指标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为了消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在评价中实行了教学与考试分离制度,并安排了授课教师以外的教师进行评价。②两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课程完成后,采用自制问卷,让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打分,内容包括有益于临床思维培养、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动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各项指标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越好。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8.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学生学习效果比较:观察组学生在昏迷、胸痛、腹痛、休克和创伤5个项目测试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分比较:观察组学生临床思维培养、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动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质量是高等教学的生命,我国高等教学中存在诸多教与学的问题[5]。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要结合本专业的实际[6],特色办学是高校发展内涵的一个重要元素,尤其学科专业内涵单薄和教学过程内涵单薄会影响高校发展[7]。大学教育创新时代,我们要将学生从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变成知识探索者,从知识获得变成能力培养[8]。教学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通过不断沟通,学生与老师的良性互动,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9]。随着急诊医学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急诊专业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专业素质高、临床实践能力强、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作为向临床工作过渡的关键阶段,急诊医学临床实习对医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将课堂理论学习联系临床医学实践,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临床工作能力,并且是培养其临床职业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阶段。

既往医学院及附属临床医院虽给予高度重视,但因教学观念陈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欠佳。老师们用了很多时间教授知识和技能,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并对所教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确保所传授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只是注重课本知识点的传授,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和疲倦心理,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学生们也容易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学课堂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知识传授通过网络、图书馆和同学之间讨论等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在课中进一步讨论和交流完成,而课后可进行更深的层次知识探究,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调整[10]。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不受限制,课堂活动由传统的教师“翻页”解释转变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结果和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灵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主观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在昏迷、胸痛、腹痛、休克、创伤5 个项目的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且对临床思维培养、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动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法能显著提高急诊医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探讨了在急诊医学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教师方面,在急诊医学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准备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料,在课堂上,教师成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和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个体健康发展和成长[12]。学生方面,学生从传统课堂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内容、时间和速度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从被动听课转向主动思考与交流,将所学知识、技能与既往的已有知识结合,彻底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教学方面,翻转课堂模式的学生不仅需要观看视频及阅读相关材料,课后也可以通过聊天软件与老师、同学讨论,积极探索自己的想法和未解决的问题,学习结束后要进行理论测试和临床实践。近年来已有众多教师将此方法应用于临床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3-14]。此种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以满足当代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以病例诊断和治疗为中心的学生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得到了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15]。

总之,此种教学法的实施对学生产生了更多积极的影响,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急诊医学课程的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法能显著提高急诊医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且学生对该方式的评价也较高,在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医学的进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医学、生命科学类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