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2019-09-24冯娅婷王爱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关怀溶栓家属

李 雯 冯娅婷 王爱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医护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迅速取代以往以病为主、单纯注重技术的护理模式,并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1]。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关怀照护,其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2]。人文关怀强调以患者为本,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权利及隐私,满足其个性和需求[3]。临床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把所有工作的初衷和终结点都以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为主。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急症,平均发病率约每年150/10万~200/1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达60%~80%,已成为我国首要的致死性疾病[4]。缺血性脑卒中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外循证医学表明,早期溶栓治疗是挽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命,改善其预后、降低致残率的关键[5]。本研究将人文关怀应用于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取得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5-08—2016-08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其中男45例(56.2%),女35例(43.8%);年龄(58.25±6.48)岁。选择2014-07—2015-07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溶栓治疗未实施人文关怀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8例(60.0%),女32例(40.0%);年龄(59.52±6.39)岁。比较2组性别、年龄、疾病程度和社会背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WHO规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发病时间<3 h;(3)排除脑出血、严重高血压及近3个月内重大手术史;(4)接受溶栓治疗;(5)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患者中途退出本研究;(2)患者因经济或病情等原因离院或转院治疗;(3)患者意识不清;(4)存在精神疾病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期间实施人文关怀,具体包括三个阶段。

1.2.1 急诊接诊时:完善急诊溶栓绿色通道相关指示标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属办理相关手续或接受检查的便利性。急诊前台人员将患者迅速而有序的接入急诊,用亲切的语言,友好的态度,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亲切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详细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和年龄、疾病的发生过程和主要表现症状,并如实记录下来。倾听在接诊过程中至关重要,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属的担心和疑惑情绪需要得到纾解,接诊人员要注意在和患者及家属交流过程中,将话语权更多的交给患者及家属。当遇到老年患者事,适当地增大音量,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增加肢体接触,如握住患者的双手,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本着人文关怀理念,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可根据实际情况先给予救治,然后补交相关费用。

1.2.2 溶栓治疗中:①优化抢救室环境:确保患者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定时通风;尽量调低监护仪声音,关掉不用的仪器设备,并将其避开患者视线放置,以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对于能说话的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慰,针对意识清醒但不能正常讲话的患者,为其准备笔、写字板、对话卡等,便于及时与患者交流;另外注意维护患者的自尊心,根据患者的情况,保护隐私,使患者在接受救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细微照顾和关怀。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血压监测:每15 min记录一次血压变化。当收缩压>185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是引起溶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故应严格控制血压;随时记录患者的神志,言语及肢体活动变化情况,结合NIHSS卒中量表,及时反馈给医生;观察出血征象:观察患者的皮肤,口腔黏膜及牙龈等是否有出血征象。对监护室各项仪器使用及抢救程序熟练掌握,做好抢救工作;加强患者巡视,认真询问、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积极措施,配合医生抢救。抢救患者时,护理人员有患者病情有明确的判断,认真核对口头医嘱,并及时准确地执行,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表现出从容不迫,增加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③有效的心理支持:急性脑梗死发病急,进展迅速,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严重影响,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加上高额的医疗费用,患者和家属容易出现应激心理反应,具体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无所适从等行为及情绪反应,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人员首先应站在患者及家属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了解患者的主要需求,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使用鼓励的眼神面对患者,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善于倾听,将话语权交于患者,让患者抒发出内心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摆脱焦虑不安,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④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作为大部分患者取得疾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有利于缓和现阶段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同时,由于大部分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知识了解存在误区,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文化程度选择合理的语言和方式对患者进行教育,保证患者能够听得懂。

1.2.3 溶栓入院后:溶栓治疗后,患者在医护人员及家属陪同下收入院治疗,转运过程必须保证动作轻柔,上下坡保证患者头部高位,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做好病房护士交接工作。①常规护理:溶栓后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为病患阐明卧床休息的必要性,限制人员探视,尽可能满足患者生活需求,为患者讲述床上大小便的方法,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强化皮肤与口腔护理。②出血:出血为常见性并发症之一,溶栓后应严密监测病患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认真查看患者痰液、皮肤、黏膜。③做好定期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情况。提醒患者定期复查,并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本人或者家属。

1.3效果评价

1.3.1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该量表由华裔教授ZUNG在1971年编制,具体条目数为20条,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率,1~4分分别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有时有、大部分时间有和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条目中有l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l~4顺序评分。其余5项(第5、9、13、17、19)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条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该量表用于测评患者的主观焦虑情绪,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临床应用广泛。

1.3.2 溶栓治疗的成功率:患者临床结局分为3种: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神志清楚,恢复发病前生活状态。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甚至基本清楚,暂时生活不能自理。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者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临床死亡。溶栓治疗成功率=(治愈+有效)/总数×100%。

1.3.3 患者的满意度:疾病治疗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比较2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体评分等级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临床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有序多分类资料的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焦虑水平比较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51.23±9.51)分,对照组为(61.36±11.97)分,实施人文关怀的患者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溶栓治疗成功率比较由表1可知,观察组溶栓治疗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7-15]。近年来,人文关怀的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推崇和提倡[7,16-30]。“以人文本”是人文关怀的核心标准,患者在接诊和住院期间得到充分的关心和尊重,感受到关心和爱护[8,31-42],医护人员善于倾听,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人文关怀是优质护理的重要和核心内容[43-51]。本着人文关怀理念,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积极营造良好的救治环境。同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意愿,对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在救治过程中,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52-58]。人文关怀的开展,使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达到“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实践证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文关怀感受的程度[9,59-6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预后和康复不佳。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且越早进行溶栓越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及肢体功能的恢复,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相关研究证实[10],患者能够感受的关怀行为中,护理服务是否及时至关重要。本研究在急诊中心开设溶栓绿色通道,极大缩短了就诊时间,且能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有效满足了患方迫切就医的需求,使患者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医患矛盾发生减少。

表1 2组溶栓治疗成果率比较 [n(%)]

表2 2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n(%)]

人文关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溶栓治疗的成功率,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说明人文关怀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临床上要不断实践人文关怀,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猜你喜欢

关怀溶栓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