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
2019-09-20涂开荣
涂开荣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现象非常普遍,本文分析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自我管理,学生自己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学生自我管理共有五条途径: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价值感,确定合理目标,学会正确归因。
[关键词] 培养;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
2004年5月8日,《新民晚报》消息: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一课题组对两所中学的调查显示:59.3%的学生有厌学情绪。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学生厌学现象非常普遍。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消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一种情绪,这种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很低。学习动机是指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在这里自我管理是指利用个人内在力量改变行为策略,减少不良行为与增加好行为的出现,培养和提高学习动机时共有五条有效的管理途径。
一、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指兴致,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力,可以驱使人去行动。兴趣是动机的重要因素,它吸引人注意,能调动人的好奇心,提高人的注意力,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他们都非常强调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是兴趣的一种,是个人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学习的动力之一。即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力求知识和探索与学习有关的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相关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充分享受着自己的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等能力提高而持有的一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认知倾向。正是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的完成以及课外活动的参与等一系列学习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
厌学的学生一般因为好奇而迷恋于网站或书籍、网络游戏、早恋,精神萎靡不振,无心学习。这时,学生就要通过自我管理,分析自己因为好奇而误入歧途,同样,自己也可以因为好奇而驱使本人翱翔于知识的海洋之中。通过学习可以回答我们生活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这时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习兴趣,讨论中既可以活跃学习气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使学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在实操中学习,慢慢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学习兴趣。就像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在实践中容易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由班杜拉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他将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为“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效能期望。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的信心或信念。当人确信自己肯定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该项活动。
学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习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是否拥有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或技能以及能否组织、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观信念,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学生对自身应付特定学业问题的能力及从事相应学习活动可能达到的完善程度的评价,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程度。学业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将挑战性任务视为成长的机会还是持续的压力来源,在遇到困难时是否能坚持学习等方面。
厌学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低,有心理自卑,没有自信。学生自己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自己从一些微小的进步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慢慢地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动机。另外,还可以从观察他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尤其看到与自己能力相似的人取得成功,更能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这其实就是他人学习成绩进步带来的示范作用。
三、提高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本身重要价值从而喜欢自己,并且具有他人不可取代性,是对自身的一种评判。说通俗一点,就是认为自己的存在是对社会有用的。
一般来说,厌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比较低,没有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因此,学生本身要提高自我价值感才能培养和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摆脱厌学困境。要提高自我价值感就要从自尊开始,顾名思义自尊就是要尊重自己。学生唯有自尊,然后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做到自尊,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化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不尊重,然后既要尊重自己的过去,也要尊重自己的现在,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有缺点就自暴自弃,千万不要因为不如意就怨天尤人,要尊重自己的现实状况。通过对自己的剖析,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去发展自己,慢慢提升自我价值感。
四、确定合理学习目标
目标是希望达到的一种具体行为的结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设想,也是活动的预期目的,能够为活动指明方向。
学习目标就是指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希望通过自己主观努力能够实现的愿望。学习目标是人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确定后可提高我们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成为茫茫大海中指明学生学习方向的灯塔。
厌学的学生一般因为原来学习目标未完成,体验到了挫败感。此时,学生自己就要學会调整目标。首先,调整目标高低。过低的目标即使完成了也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会觉得厌倦无趣,但过高的目标对自己而言难度太大,与自己已有的水平相差太远,往往无法完成,半途而废,甚至产生挫败感或焦虑感,因此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提高。其次,学习目标要明确。因为目标明确以后,我们学生心中期待着一个好的成果,学习起来就觉得有意义,自然学习动机就提高了。
五、学会正确归因
归因就是找原因,即根据自己及他人行为或事件的结果推断出某种原因。
已有研究表明:倾向于将自我成功归因为情境和运气好坏等外在控制因素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或学习倦怠的程度更为严重。倾向于外部归因的学生认为学业成就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外在环境,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等内在控制因素才是取得学业成就的关键,没有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外部归因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情绪耗竭感和不良学习行为,从而产生学习倦怠。而倾向于将自身成败归因为能力和努力等内在控制因素的学生一旦产生学习倦怠,他们会认为学业上的不成功是自身能力不够造成的,因而更容易出现低个人成就感。
厌学学生一般不能对自己不良学习成绩找到正确归因,有的过分强调外因,为自己寻找借口;有的过分强调内因,形成自卑心理。正确的归因能培养和激发学生自己的学习动机。面对自己不良的学习成绩,一方面,要看到自身的主观努力不够,要正视自己身上存在的真正问题,不能把自己失败的原因都推脱到情境和运气坏等外在因素,甚至养成一种“蒙混过关”和“推卸责任”的不良心态,否则自己就不能找到失败的原因,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也就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另一方面,又要尊重事实,适当关注外在因素,有时候不妨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借口”,缓解一下自己过分紧张的情绪,避免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与情绪障碍,反而应给自己一个心理上的支撑,让自己重新找回自信,从失败中将看到前进的动力。所以这两种归因原则的联合使用,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促使自己持之以恒地加倍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洪玉,何一粟.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智力和性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36-42.
[2]王振宏.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4]李西营,宋娴娴,郭春涛.大學生社会支持控制点及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9,17(3):287-289.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