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于细节处多深思
2019-09-19杨小芳
杨小芳
我认为阅读教学中每篇课例都有许多关键性的教学点需要细心把握,如果教师不去潜心阅读、体味,可能这些教学点就不会在课堂上成为亮点闪光了。现仅以我执教的几个教学案例来说明细节处理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细节留给课堂许多想象的空间
教学《游园不值》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让我揣摩许久的细节: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小扣柴扉久不开”,为什么会有“久不开”这个结果呢?一些参考资料显示:诗人想去拜访园子的主人,一睹满园春色,但恰恰主人不在,故而才会有“久不开”一说。但我认为这只是合理解释中的一种,不应该是唯一的解释。因为《全宋诗》中所录叶绍翁的存诗并不多,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描述也很少,所以,我决定深入地思考这句话的写作情境,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之后,我设计并实施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为什么那道柴扉久久没有打开呢?
生:园子的主人不在家,没有人来开门。
师:你从哪里读出这个答案的呢?
生:诗题是“游园不值”,“不值”就是没有遇到的意思,既然没有遇到,说明主人的确不在家,否则,有人敲了那么久的门不会不开的。
师:对,你的解释很合理,极有可能是这样的。但这只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一定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吗?再想想。(生思索)
生:我觉得园子的主人有可能在家。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小扣”一词说明诗人叶绍翁敲门的声音是很轻的,所以尽管小扣了很久,园子的主人却没有听到,所以没有来开门。
师:你的解释挺有新意,如果真如你所说,诗人为何不用点力敲呢?声音大一些,园子的主人一定能听到的。
生:那是不行的。因为叶绍翁是诗人,是有修养的人,在这么美好的春色中,那么用力地敲门既不礼貌,更是一种和环境不相宜的行为。我想叶绍翁那样懂得欣赏美景的人是不会做出这种事的。
师:大家说,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生:合理。
师:你能体会到叶绍翁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爱美(因为久扣),有修养(因为“小扣”)。
师:是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的同时要懂得审美。你们再想想,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合理解释。
生:我认为园子的主人有可能听到了叶绍翁的敲门声,但就是没有开门。
师:噢?说说你的理由。
生:请大家注意“应怜屐齿印苍苔”这句,我想有可能是园子的主人特别珍爱自己的这个园子,怕那些不爱惜春光的人闯进园子,破坏了园内的美好景色,所以久久没有开门。
师:你说的也有可能。园内、园外两个爱美的人相隔一道柴扉,的确令人有些遗憾。但我们希望当时不是这样,因为假如真是这样,园子的主人未免有些小气了。爱美的人心是相通的,假如你是那园主,相信你会开门的。
生:……
师: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合理解释,但当时的情景究竟怎样,这点无从考证了,但从大家的猜测中,我们认识了两个人,能说说你对这两个人的印象吗?
生:他们都是爱美之人,又都在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着美景。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有相遇,但他们的爱美景之心是相通的。
以上教学环节,利用细节串联了全诗的教学,学生在学古诗的时候获得了想象的乐趣和表达的快乐,细节给了他们新的学习空间。
二、细节有助于学生比较关键词表达效果
在执教《二泉映月》一课时,我注意到了这么一个词组:“卖艺度日”,它高度概括了阿炳经历人生坎坷的那些岁月。在教学这段文字之前,我反复阅读,希望能找到一个词去引领整段教学,充分体会阿炳所经历的坎坷人生和他的坚毅。我把目光盯在了“卖艺度日”这个词组上,重点落在“度”字上,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什么叫“卖艺度日”?
生:就是靠卖艺过日子。
师:那我们把句子改成:“……靠卖艺过日子”或者“……靠卖艺生活”好不好?反复读读,比较一下,也可以查查词典。
生:我觉得还是文中“度日”一词用得好。因为“度日”是指日子过得很艰难,阿炳正是这样度日如年的。而“过日子”和“生活”这两个词语都没有日子难熬的意思。
师:你理解得很好。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度日如年的时候吗?说说看。
生:没有。
师:那么,你们从哪里体会到阿炳是在“卖艺度日”,而不是普通的过日子或者生活呢?
(学生从双目失明、穷困、疾病的折磨等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
师:读书,仅仅靠解词还不行,还要把这些词联系起来想象。大家不妨想象一下,阿炳是怎样度日的。我给大家一些提示,当然更希望你能有所突破。(提示)
在烈日炎炎的盛夏,阿炳_____________;
在雪花飘飘的严冬,阿炳_____________;
在病痛缠身的清晨,阿炳_____________;
在饥寒交迫的黄昏,阿炳_____________。
围绕“度日”这个词,根据文中的句子进行了充分想象表达之后,阿炳度日如年的生活困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为进一步体会阿炳后来的听泉和对人生的渴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细节在争议中丰盈
古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这么一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看似不难理解,却有两个字的读音颇有争议:一个是题目中的“兴”字,这个字很多老师都注意到了,在凤凰语文网上也引发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大家各执一词,意见不一。但较少注意诗中的“供”字该怎么读,是念第一声还是第四声?我询问了不少教过这课的语文老师,结果有人教的是第一声,有人教的是第四声,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教,没有做深入的分析,读什么音也没有依据。为此,我在二次备课时,把它作为一个细节去分析了一番,我认为应当读第四声,课堂教学可以反映我的备课思路和分析。
初读此诗时,学生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对诗意理解不深,所以,我提出把这个问题留在解诗之后讨论。
师:诗,我们初步读懂了,现在来讨论这个“供”字的读音。请大家查阅手上的资料和工具书,找到有力的依据。
生:字典里这个读音的解释有两条,其中第二条的意思是“提供有利的条件”。他们认为句子可以理解为“小孩子们年龄小,还不懂得给父母提供耕织方面的帮助,所以就玩自己的——在树荫下学种瓜”。尽管有些牵强,但他们还提出,读第四聲,字典里没有一条解释能说得通,他们这样解释还算合理。这样一说,起先认为读第四声的学生哑口无言,但又觉得对方说得也不完全有道理,可是自己又提不出有力的证据,于是向我求助。
生:老师你认为读第几声,能不能给我们一点提示?
师:你们可以查查《现代汉语词典》,找到相关的词语,从字义上查不出的,往往能通过词语来推理。
生:我查到了“供职”这个词,意思是担任职务,还有一个相近的词是“供事”,意思是担任事务。这两个词中“供”字都是担任的意思,联系这首古诗,诗中的“供”字可以由担任引申为参加某种劳动或工作。诗句可以理解为“孩子们还不懂得从事耕织的技巧,但他们没闲着,在树荫下学着种瓜”。
这一席话说得有理有据,和我备课时的理解大致相同。全班学生都觉得有道理,最终确定这个字读第四声比较合理。我们教师在备课前一定要细心发现这些有争议的细节,提前做好准备,千万不能在课堂上模棱两可,让学生失去“较真”的热情。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细节,就有可能失信于学生,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马鞍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