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识字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9-09-19钟培玲
钟培玲
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陶冶情操、提高识字兴趣和识字质量。
众所周知,“象形”文字与绘画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字的创造具有灵动的艺术美。而识字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溯源——对照”(象形字和指事字),展示了这些汉字从古至今如何产生、如何演变的大体过程,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原理。由此可見,审美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汉字充分摄取了自然美的精华,它体现了审美意识中的结构美和韵律美,彰显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追求。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悟汉字的意蕴美和哲思美。
一、识字过程——审视美
汉字的创造,赋予汉字多变的线条,形象的字体,让华夏儿女在审视汉字美的过程中,领略着汉字无穷的美感,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祖国文字美的魅力。
1. 运用图片等直观手段,增强美的效果。如在教学“田”字时,可以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一片绿油油的麦田,继而展示一个古文字“田”字,最后是演变至今的“田”字,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稻田的方正与工整,“田”字的整体美就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感悟到了对称的美学所包含的意蕴美。
2.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创造美的环境。多媒体集声音、色彩、图像于一体,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场景。学习看图归类识字“认识几种树”,一些同学从未见过“枫树、松树、柏树”,在学习“枫、松、柏”字时,容易造成死记硬背的情况。于是我制作了课件:群山中,随着季节的变化,枫叶在慢慢地变红,和晚霞相互映衬,真是美极了。学生通过观察红红的枫叶,了解了枫树的特点,同时也牢牢地记住了“枫”字。然后我又播放一段松树、柏树四季常绿的视频,它们在冰天雪地里傲然挺立,分外醒目,于是“松、柏”二字也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样,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感受了美,识记生字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写字过程——感悟美
在写字过程中,如果学生能从中欣赏汉字组合变化的美,领悟到汉字造字的美,那么在写字过程中,“美”的教育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他们写一手好字打下基础。
1. 引导观察,注意组合变化。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前面两种是一种直观、形象、简洁的美。如“船”字中的舟字旁的横与独体字“舟”中的横的比较和变化,独体字“木”与做偏旁时最后一笔的变化,让学生欣赏到汉字在结构布局上的美观合理。
2. 教给方法,掌握书写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汉字字形进行美的感受和欣赏,再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掌握书写规律,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从而牢固地记住字形。比如,指导写心字底的字,我引导学生揭示书写规律,并编了一个顺口溜:“写字碰到心字底,中间一点向下移,三个点儿排得齐,弯弯钩儿要注意。”这样就从规律上解决了书写难点,学生也从中彻底领悟到了书写美。
三、创新过程——想象美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汉字。这种独特的表意方式,为儿童创造性地识字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创造性识字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得到了激发和培养,还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大胆表现美。
儿童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教师要发挥儿童的特点,鼓励他们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以此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如教学“冰”字时,我充分抓住“冰”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激发学生想象汉字的美。学生还为“冰”字画了一幅画,体会到了冰天雪地的美景。“冰”字在学生的想象中鲜活起来,提升了学生想象美的能力。
识字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美的艺术无处不在,必须从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开始。让学生从识字开始,感受美的教育,提升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前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