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9-09-18戴婧佼
戴婧佼
摘 要: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之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教育”不仅削弱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还对传统思政课堂的影响力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今,高校思政教学应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潮流,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师中心论”,充分利用好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高校思政课不断焕发出新活力。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8-0145-02
在教育领域中,随着“互联网+”这一理念的提出,一场信息化的教育革命悄然而至。2018年11月22日,我国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启动,以教育资源共享为特点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正式被我国推广运用。这对高校思政课来说,即是一场机遇也是一场挑战。
一、“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这一理念在我国于2012年正式提出,随后这一理念便受到广泛关注。2015年的3月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本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的最新成果同其他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融合,从而激发各个领域的活力。基于互联网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互联网+”凸显了“万物相联,跨界相融,重塑建构,共通共享,尊重差异,创新驱动”的属性特征[1]。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但“互联网+教育”并不是互联网与教育简单的相加,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无限的平台,让互联网行业同教育行业进行多元化的跨界相融,进而打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不同于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名老师的传统教育,“互联网+教育”由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组成,学校和老师任由几百万甚至上亿的学生挑选。如果说第一代的教育是以书本为中心,第二代的教育以教材为中心,第三代的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为主要方法,那么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就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者为核心。以此为标志,我们中国的教育正在向一个新时代跨进,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互联网+教育”具有大数据化、资源共享、超越时空、实时交互和个性化等特点。“互联网+教育”可以快速收集数量极为巨大的教育资源,并对此进行动态监控。而且互联网这一平台让海量的教育资源处于共享的狀态,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教育资源稀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互联网+教育”让学习者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自由学习,摆脱了传统教育模式对时间与空间的限定。“互联网+教育”也可以让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与章节,不再局限于观看电视节目一样被动的选择。作为新兴互联网科技与传统教育领域深度融合的一种全新教育形式,“互联网+教育”被广泛应用,其便捷性日益凸显,给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思政课既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教育”的资源共享性削弱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高校思政课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则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对知识和信息具有垄断权。然而“互联网+教育”使得大量教育资源具有开放共享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得学生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包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的案例和教学视频等。这样教师便不再是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方式。这一方面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的主体地位不断被削弱。思政教师不再对知识和信息具有绝对的垄断权,师生的从属关系也逐渐被打破。如今的学生在个性方面更加自信独立,更偏向于用自己本身所拥有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2]。学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教育”对课程进行无限拓展,让教学内容及过程超出教师的控制。这样传统教学课方式中师生的主动及被动关系就被打破,不断削弱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二)“互联网+教育”的大数据化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
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以及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同上一代人相比是有很大差异的。根据CNNIC 2018年6月份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过8亿人,而其中以青少年和青年为主,其中20岁到29岁的人数占比最高,占比为27.9%。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20.6%[3]。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借助于互联网这一科技信息平台,大学生可以获得海量信息与大量资源。这些信息与资源数量庞大且没有经过筛选与甄别,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期,这些数量庞大且没有经过筛选与甄别的信息,无疑会对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又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
(三)“互联网+教育”的便捷性对传统思政课堂的影响力造成冲击
“互联网+教育”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超越时空性和实时交互性两个方面。“互联网+教育”超越时空的特性使得学习者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想要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学习者也可以在互联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或者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课程进行学习。这样打破了传统思政课堂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由固定教师进行授课的模式,其便捷性受到了学习者的青睐。“互联网+教育”的实时交互性使得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顺序及内容,而不是像传统授课的学习方式那样,必须按照内容的章节顺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学习者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是交互性的自由体现,可以让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正是由于“互联网+教育”的这种超越时空和实时交互的便捷性,给予了学习者极大的自主选择权,使得更多的学习者选择“互联网+教育”的学习方式,对传统思政课堂的影响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响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召唤,不断革新教育理念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曾表示:“谁占有了大量的信息,操控了互联网络,谁就坐拥了全世界。”[4]根据WeAreSocial和Hootsuite发布的2019年数字报告显示,从网民增长规模来看,中国排名第二,过去一年增加了5 067万人,增长率6.7%。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便是互联网。思政课堂作为对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教学观念,就很难实现“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宗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势而为是最佳的选择。对于思政教学观念而言,要接受并且尊重“互联网+教育”的特性和要求,不断了解、接受、掌握、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切记以保守陈腐的态度去抵抗。要正确看待和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不断将互联网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当中,这样高校思政课才会被激发出新的活力。“互联网+教育”不会取代传统课堂,相反“互联网+教育”会与传统课堂形成优势互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敏感度和成熟度,这也是高校思政教学的宗旨之一。
(二)打破传统“教师中心论”,树立学生自主意识
传统思政课堂中的授课教师是普遍公认的教学主体,教师只有保持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掌控好整个思政课堂的节奏和意识理念的引导,这就降低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感”,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一个反作用力。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打破原有的教师“中心论”,让学生参加到思政课“产品”的设置和研发中来,激励学生去享用自己“涉及”的思政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感”[5]。同时,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MOOC、微课等来重新构建教育教学。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堂学习模式逐渐显现出一种“平等交流、交互影响、多元传播”的新特征[6]。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输出者和获得者。而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模式,重新建构了传统的教学关系,巧妙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发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但是,当前有一些所谓的MOOC仅上传教学录像,搭配极为简易的教学课件,对于这种形式化的教学现象应该予以高度的警惕。
(三)调动“互联网+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的特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但这些资源的储量已经远超过其所能接受和吸收的最高限度。对此,授课教师应发挥自身政治优势及辨别甄选教育资源的能力,帮助学生弥补认知能力的不足。将“互联网+教育”平台上有关该学科最新的理论和事例,揉捏到思政课的授课过程中,这样既提高了思政课堂的前瞻性,同时也避免了枯燥与过时的教学内容对课堂吸引力的负面影响。由于思政课教学时间有限,在丰富教学内容之时,也应该剔除那些不符合时代特征的知识和观念,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们最关注、最与时代紧密结合的问题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及实际情况,及时对授课内容和框架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努力做到适用教材但不依赖教材,挑选并摘取最新的、最生动的事例穿插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名校名师的精品MOOC如清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这些课程借助于“互联网+教育”免费开放,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课程的优势互补。授课教师也可以借助微助教、雨课堂等新型教学互动工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加课程趣味性的同时也解决了校园“低头族”的問题。
参考文献:
[1]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李克强总理“互联网+”国家战略腾讯官方解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刘丁慧.“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若干思考[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1-0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8/P020180820630889299840.pdf.
[4]李媛媛.“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5(11).
[5]房钦宪.“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课堂“参与感”构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2).
[6]刘晓慧,韩升.“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J].理论建设,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