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研究性复习策略分析
2019-09-17张微微
张微微
摘 要:高考语文研究性复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对《考试说明》、高考试题、阅卷标准及其复习内容的研究、整理和归纳的复习过程中,用学生的研究学习代替教师的繁冗劳动,在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和答题规范的基础上,针对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模块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讨论交流,师生互动,进一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做好语文复习教学,制定可行的复习策略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考语文;研究性复习;策略;分析
一般而言,研究性复习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搜集整理学习资料、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实现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延伸深化,并能适应高考的要求。一般的语文复习过程中,会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研究高考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考题的基础上制订复习策略,经过阶段性知识归纳、做题、讲评,直到高考前,学生上了考场,教师还在担心不已。因此,研究性复习应是在高考语文后期复习的重要的复习策略之一。
一、高考语文研究性复习学习概述分析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大纲的体系、课本的脉络和對高考的要求,将复习内容转换成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的学习活动。
其具有如下特点:
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积极查阅资料,精心选择设立专题,大胆设计复习方案,策划整个复习,即使教师偶尔参与,也必须围绕主题展开。
问题性:在研究性复习活动中,指导者通常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让学生理解记忆,而是呈现一个个需要学习探索的问题(专题或课题)供学生选择研究。
开放性:研究性复习涉及的范围很宽泛,知识、能力方法、技巧、心理、策略都可以成为研究专题。尤其是对高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考生在积累知识、增强能力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高考时心理和策略的研究,把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策略看成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重要前提。
二、高考语文研究性复习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指导学生自主研究《考试说明》
基本学校都要求高三教师深入细致地研究《考试说明》,充分比较几年时间里《考试说明》的变化,区分出必考点、常考点等,预测高考的走向和命题趋势。但这样的复习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应让学生参与研究《考试说明》,在研究的过程中和教师一起明确高考考什么,在研究“高考样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怎么考,不明白的地方进一步和同学探讨,向老师请教,这样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白了自己知识能力的遗漏点和欠缺点,利于在后面的具体复习中安排时间复习。
(二)指导学生研究高考真题
对近年来高考真题的研究成为了重点之一。从试卷结构到具体的考试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高考真题的研究中,对他们有很大的启发。应对高考试题进行分类,根据试卷结构分成具体的知识模块,进行细致的比较,找到考查的重点和命题的规律,形成对试题的感性认识。作为学生来讲,构建同样类型的题目的认识,讲出命题的特点、考查的方向和重点,能够明白自己在这些知识模块中的漏洞和缺失,为后期的复习做好准备,从而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指导学生研究高考试题答案,注意答题规范和技巧
研究答案,要从答案的构成出发,把握答案的要点,对于同一类试题的答案,找到其中的规律,特别是评卷细则中对于答案的具体操作,给自己的答案找到一个相对规范的模式,避免在答题时随心所欲,从而使学生感悟答题的规范,并寻找出答题的技巧。
(四)指导学生分模块研究复习内容
语文基础知识:高三学生基本都有复习资料和近年高考试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重新搜集整理具体的知识点,在笔记本上,从语音、字形、词语(熟语)、病句等方面整理自己容易出错的内容,自己熟悉的不再做无谓的简单重复,可能不会考到的果断删减,缩小范围,减少复习内容,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出练习或考题。从高考真题入手,开始可能没有头绪,但慢慢地理出头绪,找到重点,自然事半功倍。
阅读理解: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失分的地方是文言翻译、古代诗歌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的简答题,失分的原因是答题不规范,用语不准确。解决的途径是指导学生研究高考试题的答案,分析答案的要点和评分的标准,分解答案的构成要素,并从中找到答题的规律。
语言运用:指导学生研究各省市的高考试题,见识更多新的题型和答题的方式,注意各种题型的考点设置到底是什么,注意用语的准确和答案的简洁流畅。
作文:以优秀作文为范例,指导学生研读作文评分标准,主要从结构、材料和语言进行强化训练,训练主要是质量,建议对一篇作文进行多次写作修改。高三期间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自己又比较好掌控的作文结构,充实一些新鲜的素材,紧扣主题作文。
整体上分析:每个模块均辅以适当的有针对性的练习,熟悉答题的结构模式,形成比较成熟的思维方式。练习的讲评也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适时的有针对性的点拨和讲评。
总之,复习课以突出实效为目的,学生有收获才是真正的“实效”。教师的准备主要在于课堂的预设与组织,对学生研究过程中的遗漏和偏颇进行补充和纠正,这不是说教师在研究性复习中不重要,而是恰好进一步要求教师准备的精心细致,能够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准确的评价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程伟清.高考语文复习的有效方法研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3).
[2]卢军.高考语文复习教学建议[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1).
[3]张卉.浅析中职学生高考语文写作技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