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改革
2019-09-17王海燕
王海燕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以专业为基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有效地将企业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全学程,可以缓解目前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迫切性和制约因素。该文将主要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对接行业企业的需求,面向不同的专业构建不同的课程教学改革路径,以此来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的多元化,有针对性地扩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创新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 校企协同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a)-0129-02
早在2017年12月我们国家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中能够明确指出目前我们国家的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的结构、质量、水平都无法相适应,“两张皮”现象愈加严重,只有深化改革,有效推进职业化教育,才能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是需要面向企业、面向行业、面向地域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的课程体系进行创新,这也会推动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创新,更能够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素质,这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需要调整
就我们国家而言,高等学校承担着文化传承与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文化传承本质上就是知识与道德继承和发扬,而后者则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其中传统教育形式和教育方式是这些问题中最为典型的问题,也是急需改革的问题。其实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学校的产品,而行业、企业则是该产品的需求方,供需双方的利益达到一致才能满足学校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原则,目前供需双方的供需关系存在根本性的问题。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社会与企业的人才诉求不能得到高校的重视,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这也说明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发展的目标还是需要围绕着人才培养来展开的,这就预示着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1.2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还需深入
首先,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都是在相对静态的领域进行合作,合作的层次相对都是较低的,也缺乏密切性。大多数的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过程中都以短、快为目标,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还有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因为专业设置的问题往往采用认识实习的形式让学生接触行业和社会,更是将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完全形式化。其实,企业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形式大多都是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对学校进行设备捐助,很少有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笔者调研东北地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发现,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评估过程中都在夸大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但是实际的合作过程中企业与高校的关系却没那么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全错失了社会资源与高校教育资源的融合时机。
其次,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动力不足,并且缺乏合作的利益契合点。
笔者前文叙述过,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都是形式化的,也就是说明他们没有共同的利益契合点。就企业而言,大多数的企业是通过社会招聘大学生的形式来补充企业的人才需求,他们招聘的大学生还需要一定的实践来进行岗位培训,对于大学生的应聘需求也需要进行适当的重组。这其中小微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相对成熟的往届大学生。这些问题都表明了企业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不是最佳的选择,企业本身就是谋求利益的团体,主要放开企业的合作路径,企业是乐于与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就是制度的制约和资金的保障问题。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和强大的资金支持,企业在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完全不需要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只需要挑选较好的学生进行培训即可。这种局面的出现也在制约着应用型本科高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深度发展。
2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改革路径
2.1 校企共同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
校企共同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是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抓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有针对性地对接专业与企业的需求,争取做到企业全程产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明确企业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同时构建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还需要专业方向课、实践课的匹配,以此来形成模块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不断加强通识课对于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不断加强学生专业基础课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课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要加强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培养。当然还需要与企业重点建设专业课程,校企联合开发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制定专业实践课的课程标准和适用于企业的教材,有条件的情况下构建互联网教学平台,以此来形成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特殊课程资源。
2.2 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培育适应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
校企联合培养具备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需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的,事实上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影响力也是需要学校和企业联合培育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的,这过程可以由产业精英、行业工匠、企业骨干、学校双创人才来担任高等学校的教师进行教学,也就是意义上的将企业搬进课堂,在课堂上进行企业化教学,使得企业全面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来。当然这个过程的实现是需要实践教学来支撑的,笔者也不断地提及教师的实践意义,所以企业也需要为高校搭建双师培训平台、教师企业工作平台等,学校有目的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使教师与企业无缝对接,并且可以联合企业一起指导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课程教学过程的探索中,需要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的架构上的创新,并且还需要加强对接企业的针对性需求教育,积极地寻求企业的用人要素,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参与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传统教学形态的束缚,改变传统知识传授的往复性。应用型本科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课程改革的前提是需要结合行业与企业的需求来开展教学,这其中还需要反映國内外专业知识的现状和前沿,这说明课程的实用性和导向性特色也愈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李玉倩,蔡瑞林,陈万明.面向新工科的集成化产教融合平台构建——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8(3):38-43.
[2] 王香兰,晋颖,付正,等.地方高校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9):24-26.
[3] 许晓冬,孙晓程,范晓男.转型期高教理念重构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