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实验教学,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2019-09-17叶宇

新课程·中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化学素养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叶宇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建立在对生活场景分析的背景下,通过结合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其背后蕴藏的化学规律。实验教学法对于中学化学课堂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做好课堂的演示实验,如何做好学生的分组实验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从教师准备阶段、课堂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总结与评价三个方面来研究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分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者观察、归纳、总结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化学素养;初中化学

新教改已经实施了几年的时间,但是现在的初中化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没有改变,使得教师不得不在课堂上强调知识点以及考试技能,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学生成绩,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在现代的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丰富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从教学结构、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强调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素养生成,新课程改革还要求时短高效,那么如何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完成这些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中学化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多、任务重,初中学生对于化学不是很了解,部分学生会对化学产生畏惧心理,同时繁杂的化学方程式使得学生对化学感到头疼,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化学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去感受相应的变化,让学生建立起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观念。然而,根據国外的调查研究发现实验教学模式更加适用于没有毕业要求的教学,实验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局限。学生分析问题搜集资料,自行进行实验,这些都需要花费学生额外的时间。课堂上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避免花费更长的时间。在现实生活中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教师要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喜欢化学。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学科,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实验中的各种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不会因为无意注意而分散学习精力。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有趣味性的化学小魔术来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比如烧不坏的手帕实验、魔棒点火实验等。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同时和生活关联度较高的实验内容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化学实验时也要联系生活中的化学案例,将知识点生活化,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为了提高学生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教师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验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教师要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首先,要做好教学目标的切换,将三维目标与素养目标以及实验目标相结合,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技能定位,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有相应的实验目标,使学生技能得到提升。当前的教材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很多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学习。在化学学习中,无论是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还是对化学实验的设计,以及具体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相应的目标转化。比如说在进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时,教师就要设置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知道分子的基本特点。素养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让学生通过微粒观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其次,教师要明确利用生活化的场景引出实验问题的思路。因为传统的课堂引入,包括书上的例子、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或者一些新闻,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利用化学知识去解释。因而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景用以课堂导入,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而学生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素养,从而能够合理利用化学知识,使生活更加方便。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及时为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和弱点。而选择用一些生活化的故事作为课堂引入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并且熟悉的例子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其更加投入学习。比如说学习“构成物质基本微粒”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教学场景: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场景,为什么我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够闻到花香呢?为什么我们喝糖水能够感受到甜味呢?

学生: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断地扩散,糖分子也在水中不断地扩散。

教师:那么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物质的构成,研究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最后,课前教师还要针对所设置的场景做好实验设计,因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实验是了解微粒特征的主要方式,教师要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微粒特征的实验,使得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来总结出实验规律,从而得到相应的化学规律。同时教师要提前将实验教学与问题驱动式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书本寻找、相互讨论、实验结论总结等途径去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内容。在实际教学案例中教师往往将这些步骤简化,直接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这样会使得学生兴趣下降,因此教师要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来进一步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对学生的锻炼。

二、实验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因为学生在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都是具有一定顺序的,所以教师就要由表到里、由远到近地进行思考。让学生知道化学研究的顺序也是由浅到深。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场景,寻找问题。教师要熟悉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来设计导入情境,比如说学生根据上述的场景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

问题(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常见的微粒组成例子有哪些?

问题(2)梅花香味的散发的原因?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否可以运动?

同时教师补充提出问题(3)将不同的物质混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是否体积相加为1+1=2呢?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研究教材内容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教师给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设计,利用探究式教学,先进行假设,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每组4-5人,然后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最终使得学生在这些实验中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一部分同学可以进行问题(1)的资料查找,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分子,常见的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等,由分子构成物质有水、蔗糖、氧气、氮气等。另一部分同学可以进行问题(2)的探究,查找出构成梅花香气的微粒是分子,并知道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然后将滴加酚酞的溶液与滴加浓氨水的烧杯同时放在大烧杯下,观察酚酞溶液颜色变化的现象,从而分析出分子在不断运动。再根据变化颜色的溶液分别加入到热水以及冷水中的扩散速率,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规律。最后一部分同学完成问题(3)的实验,将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的红色墨水混合后观察现象,经过观察发现1+1不等于2,从而得出微粒之间有空隙的实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参与问题的研究,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总结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结论交流总结,让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使得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在实验探究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对一个化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掌握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实施实验得到对应的实验结果,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到微粒运动以及微粒空隙的结论。在这一阶段教师还要提出實验室注意事项,并做好实验时的督查工作,适时地提出引导性问题。

三、实验评价阶段

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包括自评、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实验评价的内容包括问题提出,实验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否达到。

比如说教师的评价可以为:在整个过程中A组的同学很好地进行问题1以及问题2资料查询,设计的实验也具有探究意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忽视了问题3的探究,没有想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解释微粒之间存在间隙。能力方面,学生能够完成实验设计,初步学会了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策略,能够完整记录实验结果,但是对于结果的分析评价还有待加强,同时讨论语言还需要精简化,需要更加细致化,最终要保证结论的完整性。

小组自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组的同学分工较为明确,能够较好地探究物质组成以及微粒运动特征,但是在搜集资料的阶段还不能够较好地进行资料的整合,没有对资料先进行筛选。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将热水、冷水中滴加的红色墨水进行量化,尽量减少实验的误差,还出现了在量筒量取阶段读数误差的失误,最终导致问题的结论出现错误,在下次实验中要细心、精心。

自评:我在这次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积极地参与各项环节,而且还在实验探究中给出了很好的意见,对于不明显的扩散实验,直接进行加热,从而区分微粒运动的快慢,使得我们组能够快速成功。

综上所述,实验探究教学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仅仅是准备问题,设计问题背景,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方案以及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剩下的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学生对于课堂的归属感更加强烈,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教学之后学生理解知识点后进行深度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完成实验的方式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微粒构成物质的类型以及不同微粒对于物质性质的影响。实验教学模式避免了消耗较长时间。

参考文献:

[1]吴高鹏.立足实验探究,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学(八年级中旬),2017(24).

[2]李杨.强化实验环节,推进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7(1).

[3]谭雁月.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8(14):174.

[4]李旭凤.以问点缀,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91.

猜你喜欢

化学素养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研究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