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实验演绎魅力
2019-09-17查晓雯
查晓雯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教学则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等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终生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课标中为什么规定学生必做实验有20个的原因。
关键词:改进实验;对比实验;实验可视化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运用物理实验可以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概念规律;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因此,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没有物理实验就等于没有物理教学。但目前课本上有些由于实验器材等因素的限制,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实验可视度不是很理想。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一、引入新实验,变抽象为形象
在焦耳定律这一课,为了引出电流的热效应,我设计了一个实验,材料易得,效果明显。选择一张口香糖的包装纸,撕成小条状,用铝箔那面连接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过一会锡纸就发热并点燃了,如果将铝箔中间部分剪掉但还有一点相连,这个部位能更快地发热着火。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电流的热效应,还能看到热量集中在电阻大的中间部分。
在学习了电动机原理后,我们开始自制各种各样的小型电动机,除了常规的电池、纽扣磁体加上细铁丝制作的电动机,我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更简便的小型电动机。材料有:一节干电池、一个纽扣磁铁、一个小铁钉和一根导线,将铁钉和磁铁一起吸在干电池一极,铁钉尖对着电池,将导线连接磁铁与干电池的另一极,小铁钉就欢快地转起来了(因为这样会造成短路,且磁铁的磁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所以我们需要时不时地断开连接)。此实验简单易行,效果明显,把很抽象的复杂的电动机模型简单化、形象化了,还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二、设计对比实验,加强知识的理解
利用漏斗可以做两个对比实验,便于学生的理解。比如在讲浮力的产生原因时,我将乒乓球放置于漏斗里,再往漏斗中加水,乒乓球就是不浮起来,但只要将漏斗浸于水中,乒乓球立刻就浮上来了。一个很简单的对比实验就让学生理解了浮力的产生原因,方便又易懂。又如在研究流速与压强关系时,将乒乓球放于漏斗中,先将漏斗口朝上,让一学生对着乒乓球底部吹气试图将乒乓球吹起来,学生使足了劲吹得面红耳赤、青筋直爆,也没见乒乓球起来一下。这是为什么呢?接着我让学生再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此时将漏斗倒置,对着漏斗口吹气看看乒乓球会被吹下来吗?显然,结果是不可以思议的。有了这两个对比实验的铺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更透彻了。
三、改进实验,拓宽学生的思维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课本上的实验器材是自选的、多样的,我经常会给学生多加一些实验器材,增加学生的选择面,以拓宽学生的思维。选用小木条(如冰棍的棒子)、钩码和海绵,将小木条两端各打一个洞,两边挂上相同个数的钩码,小木条分别平放和侧放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由于小木条平放和侧放时受力面积差异较大,两次实验效果特别明显,可以作为课本上实验的补充。思维是有方法可循的。好的思维方法能更好地触发灵感,获得创造性的思想,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后,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变得更聪明。
四、优化实验,增加实验的可视度
在讲大气压那节课时,首先要让学生感知大气压的存在,书上是将易拉罐中放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直至罐口冒烟,再迅速在罐口堵上橡皮泥,撤去酒精灯,很快就能观察到易拉罐被压扁了。实验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还不够震撼,为了放大实验效果我做了适当的改进。我找来了饮水机上用的空大水桶,将浸着酒精的棉花点燃后迅速放入桶内,旨在排出桶内的空气,降低桶内的气压,再将瓶口堵住。只听到桶发出了乒乒乓乓的声音,桶被四面八方的大气压压得扁扁的,现象比易拉罐明显多了,震撼多了,可视度也高多了。将小小的易拉罐换成大大的水桶,一下就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当时大家都在怀疑实验的成功率,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最后实验成功了,现象又是如此明显,我想这是学生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实验。所以实验器材夸张,现象明显,实验的可视度强,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实验改进的原则是:一是“直观”。让学生能从演示实验中直接观察到物理过程,认识物理现象本质,避免拐弯抹角。二是“明显”。实验现象、实验过程要显著。三是“简单”。演示器材尽量少,结构尽量简单,操作尽量简便,不必过分追求仪器的精密、先进和结构的复杂。只要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不断探究、改进和实践,就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參考文献:
[1]母小勇.物理教学实验的“原型”及设计原理[J].物理教师,2010(4).
[2]顾豫.新课程标准下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教育革新,2015(11).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学情境中实验的可视化改进案例研究》(立项编号:1612218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