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2019-09-17汪霞周丽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汪霞 周丽华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GDM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管理。评价两组干预前与干预8周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效果,以及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1.89%低于对照组15.09%(P<0.05)。结论 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在GDM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综合护理管理;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b)-0114-02

妊娠糖尿病(GDM)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5%[1]。目前,针对GDM临床普遍主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然而由于部分患者与其家属缺少对GDM的认知,自我管理意识差,所以血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2-3]。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强化GDM患者的血糖管理质量十分必要。2017年1月—2018年8月该院对53例GDM患者应用了综合护理管理措施,经干预后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GDM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参照《妇产科学》8版中的内容确诊;单胎妊娠;确诊时孕周未达到28周。排除标准:前置胎盘、先兆流产等其他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前存在糖尿病病史;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其他系统性疾病;胎兒宫内发育异常。106例GDM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53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6±2.5)岁;孕周21~28周,平均(24.5±2.3)周;体质量46~78 kg,平均(63.5±3.5)kg。研究组53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4±2.4)岁;孕周21~28周,平均(24.4±2.2)周;体质量46~77 kg,平均(63.3±3.0)kg。在上述一般情况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保证饮食方面营养均衡、严格控制糖类食物、遵医嘱合理用药、定期检测血糖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管理措施,方法为:①组建GDM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带头组建GDM护理管理小组,其中护士长为组长,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与良好沟通能力的多名护士为组员。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基本资料、家族史、生产史、孕期血糖、胰岛素水平等)、糖尿病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情况与饮食方法、管理措施干预后的效果评价等。②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情况,由小组成员对其进行个体化饮食知识指导,内容包括GDM基本知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GDM对于母儿的影响等。同时,指导患者了解血糖生成负荷概念、血糖生成与食物交换法等,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通常情况下,全天总热量为身高(cm)-105=30 kcal/(kg·d)×理想体重计算非孕期热量需求量,再参照中国营养学会的相关建议,妊娠4个月以上每日增加能量200 kcal,GDM患者热能保证在1 800~2 000 kcal/d。以每日热能1800 kcal为例制订每日食谱如下:薯谷类250 g,其中粗杂粮25%,不可食用糖与相关制品;果蔬类,其中低糖水果200 g,高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500 g;肉蛋类225 g,少吃动物内脏与肥肉,每周食用1~2次海鱼,每日1只蛋;豆类50 g;乳类250 mL;油脂25 g。每周不定时的进行3次电话或网络随访,以便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与监督。此外,利用多媒体影像、健康手册等多种方式向患者进行GDM饮食知识宣教,以便全面提高患者对孕期饮食的管理效果。③血糖检测:指导患者与其家属血糖检测的操作方法,嘱其每次测定血糖后做好相关记录,一旦发现血糖指标异常及时就诊。④适当运动:排除产科与内科禁忌证的情况下,由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科学的运动指导。运动的时间、强度与频次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运动时间为餐后1~2 h,方式以散步、上臂活动为主,运动频次为每周3次或以上,每次30~40 min,注意不可高强度运动,以免引起子宫收缩。同时,通过合理运动将整个妊娠期体质量增长范围控制在10~12 kg。⑤心理护理:由于GDM患者担心高血糖影响胎儿发育与妊娠结局,所以极易存在紧张、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在这种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下,不仅容易增加机体应激反应,且部分患者对医疗操作持有消极状态,降低了配合度。针对此,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的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通过鼓励与安抚性的语言消除她们的不良情绪,并以积极的状态面对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两组干预前与干预8周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效果;②评价两组妊娠结局。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表述为(x±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述为[n(%)],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的控制效果对比

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

研究组出现新生儿低血糖1例,对照组出现新生儿低血糖6例,新生儿窒息2例。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1.89%低于对照组15.09%(χ2=4.371,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变化,GDM的发病率也呈攀升趋势[4]。目前,GDM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与机体内分泌变化、胎盘抗胰岛素与部分基因缺失有关,若未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导致孕产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妊娠高血压、继发性感染,以及胎儿窒息、低血糖等并发症,给母儿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5-6]。目前,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G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已成为临床护理学者关注的焦点。

综合护理管理措施是对传统护理工作的有效完善,其通过组建管理小组对患者饮食、血糖检测、运动与心理等方面进行管理,从多方面保证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7]。其中饮食管理是在传统集体宣教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饮食指导,以便帮助患者了解合理饮食对血糖的影响,运用科学、营养的饮食方案控制血糖水平;血糖檢测指导患者学会血糖自测的方法,并通过相关记录及时了解血糖的波动,利于血糖动态管理;心理护理则消除了患者对疾病持有的不良情绪,提高对护理行为的配合度[8]。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1.89%低于对照组15.09%(P<0.05)。可见,综合护理管理措施通过全面且细节的照护有效强化了G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保证妊娠结局。

综上,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在GDM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强海琴.个体化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4):3029-3031.

[2]  刘楠,徐光,安丽,等.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24):3835-3837.

[3]  师伟.产前全程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3):141-142.

[4]  杨云闪.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31):3952-3955.

[5]  魏丽梅,李巧平,刘园园.优质护理模式对产妇合并妊娠糖尿病不良结局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1):2629-2631.

[6]  黄美玲,吴嘉齐,吴结英,等.奥瑞姆自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1):76-78.

[7]  刘玉红.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3-4.

[8]  张立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188-189.

(收稿日期:2019-03-11)

猜你喜欢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分析
个体化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看图对话工具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评价
看图对话工具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评价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