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灸时温和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分析
2019-09-13潘丽贞邓赠秀
陈 弦,潘丽贞,王 英,邓赠秀
(南平市人民医院,福建 南平353000)
产后尿潴留(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PUR)指产后8 h后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为产科常见并发症,易造成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产后出血、尿路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产后康复,临床中应及时处理[1]。艾灸在治疗尿潴留具有独特优势[2]。本研究回顾分析近5年我院采用温和灸治疗产后尿潴留216例,因艾灸灸量不同,取得疗效不一,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根据《外科学》中“尿潴留”[3]结合《中医妇科学》[4]中“产后小便不通”的诊断标准:①分娩后8 h内膀胱充盈后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尿液积聚在膀胱内不能排出;② 体征:耻骨联合上区常可见到半球形膨胀的膀胱,用手按压有明显尿意;③彩超提示排尿后膀胱内尿量大于150 mL。尿液完全不能排出谓完全性尿潴留;能自行排尿,但排不尽谓不完全性尿潴留。
1.2 纳入标准 ①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 年龄20~40岁;③ 治疗前未采用对本研究有干扰的其他治疗方法。
1.3 排除标准 ① 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者;②中枢及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性尿潴留者;③ 合并危重产后并发症者。
1.4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1日—2017年3月1日在我院住院的产后尿潴留患者216例临床资料。其中顺娩204例,剖宫娩12例;完全性尿潴留92例,不全性尿潴留124例。按温和灸时长不同分为A组65例,B组78例,C组73例。3组年龄、分娩方式、尿潴留程度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A组B组C组n 65 78 73年龄/岁29.18±4.22 28.63±4.51 28.77±4.20分娩方式 尿潴留程度顺娩61 75 68剖宫娩4 3 5完全性28 33 31不完全性37 45 42残余尿量/mL 294.68±107.52 276.40±107.40 271.30±102.40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嘱患者分别取仰卧位和侧卧位,暴露所要施灸的穴位,先取中极穴,后取双侧次髎穴,点燃2根直径约1 cm大小艾条并拢后依次在所取穴位上进行回旋、雀啄、来回等温和灸法,灸距2~3 cm,以皮肤耐受为度,患者自觉小腹及腰骶部温热舒适感。A组每穴灸15 min/(次/d),B组每穴灸 30 min/(次 /d),C 组每穴灸 45 min/(次 /d),均连续治疗3 d。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3组分别于第1天、第2天、第3天治疗后2 h进行疗效评价,根据《中医临床诊断疗效标准》[5]结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6]拟定疗效标准。痊愈:病人能自主排尿,排尿功能稳定;显效:病人能自主排尿,排尿功能尚不稳定,尿频,残余尿量<150 mL;好转:病人需用力后方能排尿,排尿量少,有排尿不尽感,残余尿量≥150 mL;无效:病人仍不能自主排尿,需借助导尿管等其他方法排尿。
3.2 3组疗效比较 见表2~表4。
表2 治疗第1天3组疗效比较
表3 治疗第2天3组疗效比较
表4 治疗第3天3组疗效比较
4 讨 论
在一项国内1 790例样本研究中,PUR发病率为14.1%[7],发病因素可能与产后解剖位置变化、产道损伤、盆底功能异常、药物和精神因素有关[8]。有研究表明:产程过长、器械助产和胎儿较大时,分娩易造成肛提肌损伤,压迫支配神经,导致盆底肌和尿道括约肌发生部分去神经损害,造成排尿困难[9]。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产后气血亏虚,膀胱气化不利,不能通调水道所致。《素问》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膀胱不利为癃,补利以治小便不通”。妇女产后素虚,产伤耗气而至气化不利,不司膀胱,进而癃闭[10]。
艾灸可温肾助阳,扶正补虚,通调水道,以此推动膀胱气化功能,达到启闭通尿的功效[11-12]。 中极穴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为膀胱之募穴,取之能补肾利尿、调节水液代谢,通利水道;次髎穴系属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之一,灸之既具有疏导通利水液之功,又能缓解腰骶痛,改善盆腔气血,调节产后盆底功能的功效。两穴合用,募俞配穴,加强温通水道、调和盆底气血的作用,以促进排尿。从生理学角度看,下腹部为敏感区域,温热刺激后,可兴奋周围神经,致使膀胱括约肌兴奋,促进膀胱收缩,从而使尿液排出[2]。
灸量是施灸过程中产生的刺激强度的大小,与艾条大小、施灸距离和灸时长短相关[13]。《针灸大成》有云“老少羸弱可减半”“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于足三里穴,乃云至多至三百状”,表明灸量的大小应与患者体质强弱、病情轻重和施灸穴位等诸多因素相关。杨继洲认为灸量大小,应“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拘泥一说”。热敏灸学说认为艾灸到达饱和灸量的“四相”后即能起到较好疗效,超之则无益处[14]。本研究中也证实了艾灸时长对疗效的影响。本研究采用15、30、45 min 3种灸时,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温和灸灸至皮肤红晕,大致约15 min,此时认为艾灸刚开始发挥作用,疗效较弱[15];30 min为目前研究灸时的常用变量,临床常用,疗效适中[16];45 min的灸时更趋近于饱和灸量,疗效较佳,超45 min的灸时不一定有更好的获益[17-18]。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PUR首次艾灸治疗来说,45 min灸时能起到更好的疗效;且随着次数时间推移,灸量不断累积,疗效越加相近,15 min的灸时经多次施灸后也能累积一定灸量而起到疗效。值得一提的是,当每穴灸时接近45 min时部分患者出现强烈尿意感,无法配合更长时间的艾灸治疗。
近年来,艾灸作为一种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疗法,越来越被临床所接受,其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促进排尿的疗效显著[1]。对于该病施灸时间的长短,尚无统一定论,在临床中为尽快缓解产妇不适症状,避免导尿带来的感染风险,仍应以长时间的灸法以尽早达到饱和灸量而起到即时疗效。本研究样本数较少,且是回顾性研究,对其他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不足,留待今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