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成本管理课程的优化策略
2019-09-11马智祥
马智祥
摘要:财务成本管理是高校财务会计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必须能够掌握相应的财务成本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巧,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本文从当前高校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着眼,就其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促进财务成本管理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专业课程也开始逐渐从理论型向着实用型的方向转化,财务成本管理课程的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基于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应用型人才需求出发,做好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以此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校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一是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保证其顺利开展的前提。而从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在制定财务成本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存在定位偏高的情况,将课程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作为核心,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工作的现实需求;二是教学方式。财务成本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和其他,实验教学多是借助专业的财务软件,进行财务成本管理的相关训练,一般包含手工实验和电算化实验两种,后一种是主要实验教学方式;实训教学主要是在校内进行,具有创新性、自主性和高度仿真性的特点;实习则是在理论学习全部完成后,到实际工作部门参与实际工作,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强化,其他实践教学方式包括了社会调查、创业大赛以及专题讲座等,在所有教学方式中,实验和实习的使用频率较高[1];三是课时安排。一门课程学时的安排能够将其侧重点反映出来,而在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环节的课时安排上,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首先是部分高校的课时安排较少,实验内容无法实现对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其次是不同院校在面对同一知识点时,课时安排差别过大,在课时安排不足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展开深入细致的训练,实践教学也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然后是部分高校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时,减少了理论教学时间,导致理论课无法完成,或者一些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变得更加浅显化;四是考核制度。在高校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考核中,考核制度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考核制度单一。不少高校采用的都是出勤考核或者报告考核的方式,缺乏具体统一的衡量措施来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考核,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将目光一味放在实习报告等环节,忽视了过程;第二,考评标准模糊。大部分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明确合理的考核标准,无法实现对学生实践效果的准确评价;第三,分值占比不合理。多数高校在开展财务成本管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将实践教学穿插在理论课程中,将其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导致实践环节在课程总分中所占的比重较少,得不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2]。
二、高校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应该从自身的发展情况着眼,做好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优化,提升实践效果。
(一)整合实践教学内容
在财会专业教学中,《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这一点在实践环节同样有所体现,甚至于部分高校的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包含了电算化做账、会计手工模拟做账等财务会计的相关内容,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不仅带来了资源的浪费,还影响了课程特色的凸显。基于此,高校应该对上述三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重新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在实践环节,同样应该对三门学科中存在的相通部分进行融合,构建起完善的实践课程,确保其能够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保证教材和资料的完整性,通过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相互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3]。
(二)完善实践教学形式
就目前而言,多数高校在开展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着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情况。从學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高校在开展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强调循序渐进,构建起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应该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强化的操作性训练,二是对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综合训练,三是实际工作环境下的真实作业,基于此,高校应该构建包含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内的全面实践教学体系,对不同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确保其难度层层递进的同时,也应该保证良好的衔接。实验教学应该将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尽可能全面覆盖,实训教学则应该强调教学设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实习教学必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中,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4]。
(三)改进实践教学条件
一是应该做好实践教材的编制,要求教材必须能够同时满足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以及高效自身发展的要求。在进行实践教材编写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借鉴其他院校的教材,但是切记不能盲目的照搬,而是应该立足自身实际,开发出符合院校办学定位的原创性教材,在保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同时,也应该对教材进行及时更新;二是应该打造可靠的实习基地。当前,很多企业都会通过招募实习生的方式来进行优秀人才的选拔,对此,高校可以与企业构建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将企业打造成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锻炼,或者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培训讲座等服务,实现校企联合办学,推动互利共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还可以利用相应的国家政策,创建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
(四)健全实践考评机制
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工作非常重要,高校应该及时转变观念认识,在强调结果考评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过程考评。实践教学过程考核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对于实践的态度、出勤率、实践项目价值、选题依据、实施方案合理性等,结果考核则可以通过实践报告、答辩等形式,保证成绩判定的合理性[5]。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的发展环境下,高校财务成本管理课程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财务成本管理课程本身较强的实践性,在进行课程优化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优化,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形式、改进实践教学条件、健全实践考评机制,使得实践教学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将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以此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升财务成本管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三霞.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及其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 (15): 124,126.
[2]陈健美.基于高校财务成本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 (13): 196,198.
[3]薛红兵.新时期高等院校财务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与路径[J].交通财会,2018 (05): 52-56.
[4]姚雪源.关于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7 (13): 241,243.
[5]姚雪源.高校财务成本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7 (06):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