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困境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2019-09-11彭文婷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课程

彭文婷

(周口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南 周口 466001)

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就业理念、就业技能、就业方式进行理论教导和实践指引,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提供专业课程教育和求职实践教育,实现大学生稳定就业。大学生就业水平是衡量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只有培养的大学生都能够顺利就业,实现专业学习和就业期望的匹配,地方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进行的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等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一、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发展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1]。可见,我国教育发展是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规划,并将就业指导教育作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从院校发展目标和职能规划对就业指导教育进行构建、改良、优化,提升就业指导教育水平和绩效,是地方高校按照我国教育发展规划进行的具体措施,也是提升发展实力的有效方案。

(一)就业指导教育的研究演进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危机、缓解社会矛盾,美国学者帕森斯等人提出对失业者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在《选择职业》一书中,帕森斯首次运用“职业指导”表明了就业指导的基本含义[2]。舒伯提出职业发展理论,认为对就业应该进行专业的职业规划和设计,这是就业指导与就业教育研究的开端[3]。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多而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难题越来越严重,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意义,随之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理论研究,形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理论基础。

夏忠认为,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因素包括职业价值观、就业能力、社会认知度、同类人群的就业趋向等,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应以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和职业价值观塑造为核心,在职业规划的设计、就业信息发布和就业技巧等方面进行理论传授和实践指导[4]。程艺认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应从入学开始,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社会发展趋向,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进行长远规划设计,高校通过以练就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调试就业心理、拓展创业思维等方面的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对就业进行全面的认识,以实现充分就业[5]。门瑞雪、陈军认为,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职业心理教育、法律及政策教育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还应包括创业能力教育和就业求职方法技巧指导,并通过就业模拟和人才市场求职演练等方式达到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6]。任林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缺乏教学实践、专职教师不足、课时设置太少,从而导致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发展滞后,改革教学模式是促进就业指导教育的当务之急[7]。

近年来,对就业指导教育的研究成果颇多,无论是从学校就业教育指导还是从学生就业能力培训,都详细地论述了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改进方式,对于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参考价值。但对于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宣传、就业指导教育经费使用、师资配备、学生课程设置等微观问题缺乏具体而翔实的调查分析,也没有对师资缺乏、大学生对课程教育不满意等一般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本文以调研数据为分析依据,对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实证检验,以弥补对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理论研究的不足,为推进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提供改进和完善建议。

(二)对就业指导教育发展的调查

为准确反映当前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诱因进行分析,本文对河南省6所地方高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电话访谈,一是对地方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网站内容的统计。

课题组就大学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教育形式、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安排以及就业指导教育的总体效果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497份,回收率为90.4%。调查地方高校6所,涉及文科、理工科、艺术等多个专业,基本代表了当前大学生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的认可程度,并反映出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对地方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网站的调查主要以就业指导信息发布的持续时间、就业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专利等)数量统计为主。

调查数据显示,80.3%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教育具有一定作用,愿意接受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教育课程;19.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不大,对于就业没有明显的作用,认为就业指导教育作用不重要。调查数据同样显示出大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和就业机构服务的满意度不高,比较满意程度以上的只有22.9%,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比例达到32.5%。调查样本中,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教育作用一般,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的满意度也为一般。这表明地方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就业指引的需求。具体的调查数据比例详见表1。

表1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评价

注:数据来源于调查样本,经过处理。

调查数据显示,6所地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课时量最多为38课时,最少为8课时。

对就业指导教育网站内容的统计同样发现,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网站建立持续时间最长的为142个月(截止到2018年9月底),最短的只有2个月。网站内容上多为就业政策、招聘信息等,对于本校学生的就业诉求、就业指导课程安排等普遍缺乏报道。在中国知网以“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为主题词,对6所高校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均有研究成果,最多为48篇,最少为11篇。

(三)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就业指导教育在大学生自主择业后才开始发展,不仅滞后于大学生的求职需求,也难以满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地方高校往往注重招生规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评估,而对于能够反映出人才培养效果的就业指导教育重视不足。结合河南省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调查情况,当前地方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偏重于就业信息搜集,忽视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构建。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反映从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网站上看到的只是招聘单位岗位要求、国家就业政策或招聘会信息。不仅不能了解具体的就业需求变化情况,就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技能获得手段、可能出现的困难解决方法、职业生涯规划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获得。就业指导教育不仅包括促进学生就业的方式、方法,还包括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地方高校却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直到学生临近毕业才会安排以就业信息发布、求职简历制作和求职技巧为主的就业辅导。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学习兴趣结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难以促使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一致性规划。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不全面导致学生学习与就业难以有效契合。

2.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学课程反映情况可以看出,就业指导教育的课程安排缺乏合理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平均为8.3个课时。有学生认为,该阶段的专业课程较多,没有多余时间听从教师安排学习就业指导教育课程。也有学生认为,就业目标已经明确,就业指导教育作用不大,不需要再接受就业指导教育。为保证大学生在毕业后快速定位工作岗位并保持稳定的就业状态,就业指导教育应该在入学开始到学生毕业的整个阶段内都进行持续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教学安排也应针对年级、专业开设适宜的实践教学环节。此外,就业指导教育缺乏专职教师,多由辅导员兼任上课教师。这就使得教学中出现按照辅导员的空闲时间来安排教学课程的现象,就不能保证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内容的完整、丰富。

3.就业指导教育研究成果偏少。缺乏专职教师使得就业指导教育的研究成果不仅总量偏少,研究的实效性也大大降低。我国的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建设不足,需要对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及时的总结和探讨,以弥补教学方面不足,提升教学效果。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缺乏专职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就业指导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其他学科显得薄弱。就业指导教育难以发挥出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思维转变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就业指导教育不仅需要专业的任课教师进行就业理论教学,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料开展就业技能学习、就业思维拓展和创新创业引导,更需要带领学生到企业、工厂、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参观。只有就业理论联系就业实践,大学生就业需求和社会工作岗位匹配,就业指导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作用。

4.教育方法单一,缺乏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方式的调查显示,当前地方高校主要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育。课堂上教师按教材宣读或依靠课件显示教学内容,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育内容,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被剥夺。这种教育方法已经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何况实践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单纯的说教教学、灌输教学往往会适得其反,令学生心生厌烦。就业指导教育缺乏针对就业上岗的实践教学环节,其实际作用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就导致学生产生空泛、无实用价值的课程评价。单一的教育方法,难以使得就业指导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8]。

二、就业指导教育问题原因的实证分析

(一)影响就业指导教育的因素分析

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本文认为,当前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存在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地方高校的良性发展。其影响因素包括对就业指导教育重视力度不够、就业指导教育与学业教育难以融合、就业指导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等方面。具体而言,这些影响因素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

1.就业指导教育专用网站的使用情况。就业指导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式落后、教育信息滞后,难以满足大学生就业时的信息需求,难以满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地方高校是否建有正常运行的就业指导信息网站、就业信息交流论坛以及就业难题反馈帖子等成为度量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主要指示器。本文采用一所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专用网站的连续使用时间作为衡量就业指导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解释变量。

2.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开设课时。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开设数量统计显示,院校在就业指导教育方面的直接投入,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本文以一所地方高校一个学年开设的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含实践课)课时为解释变量。

3.就业指导教育的研究成果数量。就业指导教育应当成为地方高校一个重要的教学和科研环节,对就业指导教育进行研究能够将当前的教育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促进其不断创新和突破,是衡量就业指导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将一所地方高校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作为分析就业指导教育发展成果,并用来衡量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

4.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满意程度。就业指导教育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还在于大学生对于就业指导教育具有较高的认可程度,愿意接受就业指导教育。同时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内容丰富,不仅能够吸引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产生兴趣,也愿意在就业指导教育下对自己的就业和职业进行合理规划。因此,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满意程度能够作为衡量就业指导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解释变量。本文采用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满意程度的百分制量表,用以说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满意程度。按照常规的认定60分以下为非常不满意,61~80分为基本满意,81~90分为满意,91~100分为非常满意。

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则采用被调查者对于本校的就业指导教育现状给予评价并进行百分制量化,以此反映出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按照常规的认定60分以下为差,60~80分为良,81~90分为次优,91~100分为优。

(二)就业指导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影响因素的变量设定。根据前文的说明,被解释变量为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Y),解释变量分别为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专用网站使用时间(WZ)、地方高校一个学年开设的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含实践课)课时(KC)、地方高校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LW)、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满意程度的百分值(MY)。各个变量的描述性说明和假设影响方向如表2所示。

表2就业指导教育影响因素的描述性说明和影响假设

根据以上推论,设定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影响因素模型方程为:

Y=β0+β1WZ+β2KC+β3LW+β4MY+μ

(1)

式中:β0为常数项,β1…β4为方程参数,μ为随机误差项。

2.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使用SPSS软件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见表3。

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影响因素的估计值中各个解释变量的P值均小于1%,表明回归结果具有较高的显著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变量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的真实影响。将估计系数代入方程(1)中,可得到完整的回归方程:

Y=1.369+0.172WZ+2.083KC+0.435LW+1.864MY

(2)

回归结果表明,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基本符合之前的假定,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专用网站持续时间、地方高校一个学年开设的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含实践课)课时、地方高校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满意程度的百分值对于就业指导教育发展状况的影响均存在正向影响。

表3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影响因素估计值

注:Z统计值是对样本进行Z检验得到的数值,Z检验是用于大样本平均值差异性检验的方法。基于Z统计值计算得到的P值则用以说明估计系数的显著性。Z统计值、P值均可由SPSS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3中也能够看出地方高校一个学年开设的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含实践课)课时(KC)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影响相对较大,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增加1个课时,将引起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分值增加2.083个单位。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满意度(MY)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满意度提高1个单位,则会引起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状况分值增加1.864个单位。而地方高校对于就业指导教育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LW)的影响相对较弱,这表明就业指导教育研究对于具有较高实践性的就业指导教育还存在一定罅隙,难以与地方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融为有机整体。这与当前地方高校发展情况存在一致性,地方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确实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并形成理论基石,这也指明了将来一段时间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应该重视的问题和重点发展的方向。就业指导教育专用网站持续时间(WZ)的影响系数为0.172,这表明就业指导网站的使用时间越长对于就业指导教育发展状况的影响越大。

三、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建议

结合对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为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地方高校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生的就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就业水平在不同时期会出现多种变化。这就需要地方高校针对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具体形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就业心态、就业预期、就业标准、就业技能以及社会就业需求、行业或产业变化趋势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合理规划。结合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就业需求,按照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趋势,合理调整课程数目和课时,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安排进行重组和整合,增加就业指导教育教学课程,达到教学课程整体优化,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则注重教学时间的全局规划,与学生学习和就业相契合。一般而言,低年级应偏重于工作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二、三年级时侧重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获取,临近毕业时则强调就业岗位实训和就业心态调整。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始终以就业为学习和实践的主线,不仅能够明确学习目标,也能够在毕业时按照职业规划定位工作岗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专职教师偏少、就业指导教育教学不足的情况,地方高校应引进专业的师资力量,调整就业指导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师队伍,确保就业指导教育能够按照教育目标、教学计划向全体学生讲授理论课程和实践指导。鉴于就业指导教育的实践性较强,地方高校应鼓励专职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挂职锻炼,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专业水平。同时,主动邀请相关机构的优秀职工到学校交流工作经验,邀请其他单位的人事部门领导向大学生开展岗位工作要求讲座,邀请往届校友进行职业规划、岗位应聘的交流会。地方高校可以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校外人员聘请为就业导师,并安排就业导师课程。通过本校教师培训转职、校外就业导师引入,就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弥补就业指导教育师资不足,进而推动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

(三)丰富教学内容

就业指导教育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就业形势,不断调整就业指导教育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首先加强综合技能培训。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应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外,增加非专业技能学习,并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锻炼。通过综合技能培训,引导大学生抓住有利时机,加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锻炼,不断增强知识应用能力。综合技能培训可以专题讲座为主,并贯穿就业指导教育的全过程。其次加强就业政策指导教育。在基础性的就业政策宣讲外,对于地方性的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进行针对性解读,如对大学生参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创业等政策可以结合各个地市的具体要求详细说明。再次加强择业观指导教育。通过择业观指导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发展观、风险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从狭隘的个人就业转向立足国家、服务社会、谋求发展的宏伟目标。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行业发展和兴趣、个性的有机结合,实现国家、社会和自我的共同发展。择业观指导教育可以采取具体典型事例、成功人士的专题讲座,以及参观学习等教学方法进行教育引导。

(四)加强毕业生就业实习

就业指导教育就是要指导大学生在岗位选择和就业过程中处理各种现实的问题。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经验交流、讲座示范等方式还不足以完全凸显就业指导的真实作用。毕业实习作为就业指导教育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应在教学过程中受到重视。加强毕业生就业实习,一方面要确保毕业生实习的合理时间安排,一方面要巩固实习基地建设。发挥实习基地的能动性和监督作用,确保毕业生实习节点任务按要求完成。通过实习,在能够获取所需的岗位实践经验外,毕业生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能够产生更准确、更长远的认识。

对河南省地方高校的抽样调查反映出就业指导教育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难以发挥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的回归模型证实了对就业指导教育存在显著影响的因素。基于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通过完善教学培养方案,促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加强毕业生就业实习,能够逐渐提升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水平,并以此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这不仅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措施。只有不断地推进就业指导教育,地方高校才能得到持续而有效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大学生课程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