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李永山
李永山
摘要:“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是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新兴起来的,其教学理念符合地理教学的特殊情况,遵循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成为了很多初中地理教师的选择。针对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教师能够发现现如今教学的不足之处,再加上对“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合理研究,教师就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发挥出这一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从而促使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效果不断增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地理教学中获得足够的收获。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策略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各种图片开展地理教学的一种模式,其既可以通过有趣的图片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也可以直接使用图片的形式将一些地理知识明明白白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促进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模式中,图形认知模式依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完美符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认识能力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能显著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更是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地理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將这一教学模式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就成为了教师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而想要做好教学模式的落实,教师就必须要对现如今的教学模式进行详细分析,扬长避短,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在现如今的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或大或小的问题,但是大致可以分为四点。首先,在现如今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缺乏重视,没有认识到课堂导入对课堂教学的巨大影响,因此导入得极为生硬甚至干脆就没有这一环节,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其次,由于地理知识包含甚广,很多地理现象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很多地理现象背后的原理难以理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次,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时并没有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多是纯文字理论教学,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接触地图少,读图能力较差。最后,教师在教学完成后没能及时采取合适的形式帮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没能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知识体系,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都是散乱的,在做题时很难联系起来。教师在落实“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好如何解决这四点问题,这样才能完全发挥出这一模式的积极作用。
二、“以图导学”地理教学策略
1.采用图片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针对现如今地理教学中课堂导入差的问题,教师可以加强对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采用图片导入法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长期面对大量文字之后,难免会自发地对图片式的教学产生兴趣。教师在课堂开始阶段,只要展示出事先准备好的跟所要教学的知识相关的图片,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再通过对图片与所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讲述,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图片上面顺利引向地理知识,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比如,在“世界的居民”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来进行课堂导入。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先让学生出示一些世界上各色人种的图片,并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世界上一共有多少人种吗?又有多少民族呢?他们分别有什么特色呢?”当学生们回答不上来的时候,他们的好奇心也就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就可以接着说:“看来同学们不了解啊。不过不用担心,等你们学习完了本章的内容,自然就会有答案了。”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注意力就被从图片上转移到了要学习的关于世界居民的知识上,听课时候也就更加认真了。
2.创设动态情景,直观展现知识
针对现如今地理教学中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动态情景的方式来解决。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见识少,对于很多地理想象背后的原理没有接触过,再加上初中学生抽象能力还较差,无法通过文字描述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像式认识,学生理解困难实在是难免的事。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动态图的方式,将一些地理现象的演变过程清晰明了地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让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在脑海中直接形成记忆,这样学生的学习难度就下降了,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比如,在“气候和降水”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构建动态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就地形雨的形成过程这一知识,构建一个湿润空气遭地形抬升温度下降从而降雨的动态度,并通过空气颜色的转变标明其温度变化。这样一来,地形雨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影响变化就十分明白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了,学生们理解起来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学习也就更加积极了。
3.利用地图教学,提高读图能力
针对现如今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差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地图作为教学工具融入到教学阶段中去。地图是地理知识中避不开的一环,读图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个必要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在教学阶段就将其作为一个教学助力融入进来。通过对地图的使用,学生在听课学习时就会对一些知识有着更加生动鲜明的认识,而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地图的用法,读图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比如,在“认识大洲”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出地图的作用。教师在讲解各大洲的位置时,可以拿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进行观看;而在讲解各大洲的气候特点时,就可以拿出一张世界气候图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标识了解各大洲的气候情况。地图的种类繁多,在教师将各种地图都使用一遍后,学生对各大洲的综合情况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地图的使用也就有了初步的体验。之后,随着做题、复习等过程中对地图的使用,学生的读图能力也就越来越高了。
4.利用卡片游戏,巩固知识掌握
针对现如今地理教学中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卡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开开心心中完成对地理知识的体系构建。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原因在于没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没能在脑海中建立起知识体系。而如果教师通过文字描述来讲解的话又难免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可以将一个个地理知识点画成卡片,让学生通过对卡片的拼凑在梳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卡片的整理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如,在“中国的地域差异”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卡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整理。教师可以将一些著名的山脉河流等画成卡片,让学生根据他们的位置将它们分别摆放到南方、北方、西北和青藏四大地区中去。教师也可以更进一步让学生根据这些山脉河流的具体位置让学生摆放出一张地形图,这样学生的认识也就更加具体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趣味性被调动了起来,记忆的效率也会更高,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也会在反复游戏中变得越来越深刻。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好“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就要从现如今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首先通过图片导入的方式解决课堂导入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次再通过创设动态情景的方式解决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再次通过将地图作为教学工具使用的方式解决学生读图能力差的问题;最后还要通过卡片游戏的方式解决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何.以图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43.
[2]吴冬玮.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347.
[3]张蕾.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