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教学的融合
2019-09-10王军
王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政治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 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108-01
在初中阶段,政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政治教学的方式也逐渐变的多样化,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相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的理念,要创新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能够使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很多抽象的知识都能够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能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的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1.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教学融合的意义
经初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还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如此,教育部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早就有了相关理念的提出:“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所以,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相融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这种观念的提出,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2.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教学融合的措施
(1)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
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教学融合以后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将初中政治教材中的场景展现出来,将静态转变为动态,将抽象转变为直观,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教学“我们的社会的主义国家”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搜集我国在世界上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视频,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中国维和部队的风采等,通過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巨大的发展变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初中政治知识。
(2)丰富教学素材进行初中政治教学
对于初中政治来说,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初中政治教材,需要拓宽学生学习的素材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初中政治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搜集相关的学习素材,能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并且可以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的活跃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初中政治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搜集关于少数民族服装,生活习惯以及风俗等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解,能够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认识,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也会变的更加的轻松。
(3)通过播放视频进行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为了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关于名人、英雄的视频,要让学生学习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此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些热门话题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说校园安全问题、时事新闻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政治的理解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教师在教学“我们的共同理想”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准备一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初期的一些视频或者照片,然后在准备一些近年来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比如神州系列火箭、蛟龙号潜水器以及港珠澳大桥等相关视频,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够感受到中国发展日新月异,能够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再如,校园霸凌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近些年来有关“欺凌”的视频和文字信息等,便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学生防止校园暴力的意识,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远比教师讲解更让学生记忆深刻。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将初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对于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中不断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学生的政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并不适合于全部的教学内容,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春梅.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融合[J].广西教育,2016(13):40-41
[2]王照忠.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7(10):205
[3]陈吉君.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深度融合[J].中小学电教:上,2014(7):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