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认知能力培养
2019-09-10董旭
董旭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107-01
初中教材选用的古典诗词都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它们彰显了人性美、人情美,以及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带给学生深刻的文学欣赏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利用古典诗词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1.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意义
(1)培养学生以点见面,体会文章意境的能力
古诗词的写作目的在于创建引人入胜的意境,激发阅读主体产生情感共鸣,在诗词写作的时候既有客观景物的描写,还有情感的共鸣,情与景融合为一体,建立和谐统一的诗词创作意境。在认知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融入到诗词所带有的意境之中,从中锻炼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各个层面体会诗词的整体已经,积极引导学生从诗词阅读认知能力过度到文章认知能力。
(2)培养和利用想象力,发挥想象力认知诗词意境
古诗词描写和创造的意境对初中生来说往往是比较难的,留白的描写手法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此时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解析诗词中的留白手法,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情感认知能力,教师开发课程的内容,利用自身想象力补充意境上的空白,通过激发记忆联想的方法来与诗人之间建立情感沟通的渠道。在诗词鉴赏的过程中,学生掌握必定的联想方法,将诗词中的景物构建在脑海中,代入主观情感理解和体验诗词中的客观文字描写。
(3)课堂诗词鉴赏的时候应用对比鉴赏法,引导学生对诗词的深入理解
教师在设计古诗词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对作品产生主观理解,通过多篇古诗词的对比鉴赏,能够根据生活经验以及自我认知去正确认识古诗词,感受作者心路历程,更加清晰的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4)借助诗词认知提高写作能力
古詩词的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对文字表达方式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基础上从理解美、认知美转变为创造美,将在古诗词鉴赏中学习到的修辞、表达手法与实际写作手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激发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借助诗词丰富的表达方式来构建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其情感分析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进步,诗词鉴赏的教学让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全面的进步。
2.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利用古诗词鉴赏教学来提升初中生的鉴赏能力
(1)提高对于古诗词开鉴赏内容的重视,培养鉴赏能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作者背景、文化背景、地理背景等细致地对故事词内容进行分析,例如通过用电、借古讽今、借古喻今等手法了解古诗词中提到的典故,提高对古诗词内容的认知。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发散思维,对诗中内容产生认知。
(2)通过讲解提升情感认知,培养情感能力
古诗词不论写景还是轮式都会给读者强烈的联想和情感体验,让读者在情境中深入到作者的心理世界,领悟作者的创作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优化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情感理解能力。例如在《天净沙·秋思》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将诗词中描绘的藤、小桥、树、乌鸦、古道及瘦马等意象明确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出到古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凄凉心境,切身体会作者彷徨、孤独的心境,在提升感情认知的同时透过意象反射出学生从诗词中体会到的情感体验。
(3)借助人格塑造内容,提高学生的三观认知
古诗词中大都蕴含着人文体验,不仅能够带领学生体验不同的历史背景,感受和认知当代中存在的物质盲目追逐、道德观念的沦丧以及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时代问题,借助诗词背后蕴藏的历史知识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传达的情感,由此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以及价值观,充分发挥诗词鉴赏在语文课堂中应用的作用。同时,在诗词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感受诗人描绘的壮阔的景色,例如:李清照的诗词中清丽委婉的风格,李煜诗词中沉郁顿挫的情感,毛泽东诗词中雄浑的气概,风格迥异的诗词创作风格让初中生感受诗词鉴赏的魅力,在鉴赏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提升自我的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板块,不仅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还是对学生文化传承、情感塑造和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工具。针对古诗词教学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起到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最终形成综合化的认知能力整体提高方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荣.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4(4):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