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落实的高中物理教学对策

2019-09-10刘礼联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4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刘礼联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142-01

在核心素养落实背景下,各学科的教学改革都以核心素养为核心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进行课堂教学的落实。高中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更高,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物理观念、物理思维、物理探究能力,通过正確的学习态度,才能通过物理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托,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以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

1.提出背景

在知识社会时代,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形成思考能力。在此背景下,教育的目标由技能培养转变为决策能力、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目的是提高人才的自律性、协作性、反省性及责任感。于是核心素养的研究成为关键,主要是依托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情感,以使学生未来能适应社会需求。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并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强调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以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意见》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接受相应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

2.内涵

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物理观念主要是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通过物理知识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科学思维主要是科学推理、质疑、创新、建模等思维能力,以促进学生透过现象领悟物理本质规律;探究能力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形成假设,再通过信息的获取验证结论,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科学态度是一种学习情感和信念,主要是通过对物理知识本质的追求形成科学的道德规范意识。

二、基于核心素养落实的物理教学对策

1.通过知识体系的优化,培养学生物理观念

高中物理教材将物理知识划分成几大版块,基于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依托进行版块内容的整合,以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针对性,以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主要依托于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学生在夯实物质观、能源观、运动观、相互作用观的基础上构建的物理知识体系,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进行“摩擦力”教学时,教师要先向学生解释摩擦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案例,并探讨摩擦力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地利。之后,教师将摩擦力与弹力、重力等进行对比,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构建力和运动的关系体系,以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促进学生吸收和内容,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知识迁移。

2.通过创新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实验是物理教学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学重要方式,通过实验创新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落实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调整实验教学的比例,增加实验的权重,给学生创造实验机会,使学生在实验设计、体验、总结中理解物理知识,并培养科学思维。

如在进行“超重与失重”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进行超重或失重的知识讲解,学生会难以理解。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实验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一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二是体现知识的直观性,三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的重锤和纸带进行实验,将纸带向上提起,并将重锤向下运动,发现如果运动突然停止,那么纸带会发生断裂。这种实验器具简单,易操作,同时趣味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思和科学思维。

3.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学生的探究能力多数是在实际体验中通过对问题的反思获得的。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多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案例情境或问题情境呈现物理知识,并设定任务,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对任务的完成实现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精心设计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有效问题进行课堂导入,以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激发探究欲望。教师要多为学生营造生活化情境,以减少学生学习压力,减少学生学习障碍,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如在进行“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学习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电表测电压、电流的讨论,并通过讨论能分辨二极管的正负极,能分析简单的电路故障。学生在讨论中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不一样的值,实现了物理探究能力的培养。

4.通过物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可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户外实践活动,在实现课内与课外有效衔接,实现课内教学有效拓展和延伸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如在“平抛运动”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打靶实践,以感受平抛运动的本质,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总之,以核心素养落实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通过物理知识体系的优化、创新物理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构建物理实践平台等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连接,在促进核心素养落实的基础上使物理教学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

[ 参  考  文  献 ]

[1]王亚峰.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以“汽化和液化”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2017(08).

[2]贝婧一.立足核心素养优化物理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05).

[3]彭翠红.多元切入实验引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吉林教育,2017(46).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