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2019-09-10尹月恒
尹月恒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学教学 学生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137-01
一、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是学生“提问题”的基础
“提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运用恰当,对旧知的复习,新课的引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智慧的启迪,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问,二是学生问,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我们要巧妙地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只有教师善于见疑、质疑和释疑,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決问题的能力。我们看到好多优秀的教案都是通过“提问题”作为线索设计的。当学生习惯于这种问题式教学的时候,他们就有了“提问题”的意识,他也就习惯于“提问题”了。老师运用“提问题”的方式去教,学生也就会逐渐学会用“提问题”的方式去学,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形成了,“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问题”,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要把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渗透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不给学生创造质疑问疑的机会,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会促使学生靠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来学习数学。
二、教师的激发和鼓励是学生“提问题”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得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这样,即使他们在听课中遇到了一个没听懂的问题也不敢问一问,有了不同的见解也不敢提一提,长期下来问题成堆,最终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我认为学生不敢“提问题”,往往都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当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后,如果遇到了老师的责怪:“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这个问题我不是刚讲过”、“这个问题自己去解决”;当学生提出一个新奇或怪异的问题后,如果遭到同学的嘲笑或老师草率的否定,试问这个学生以后还敢“提问题”吗?还有勇气“提问题”吗?所以我认为,学生敢于“提问题”是积极向上的表现,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必然结果,即使是错误的意见或问倒老师的问题,老师都应表示欢迎,予以重视,然后加以引导,消除学生对问题的模糊认识,这样教学效果也会很好。
作为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主动性。“好奇”是青少年的共同的心理特征,“好奇”往往可以促进学生深入而细致地观察与思考,探索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尤其表现出对于新奇的疑难问题敢于主动进取,大胆追求,及时提问。这种可贵的进取精神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品质,应该加倍爱护及时引导,引导他们讲出他们想讲的问题。
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连续性。处于青春初期阶段和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已大大增强,这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总想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比别人高明,比书上讲的要独特,所有这些,都给教师培养学生“提问题”的独立性提供了有利因素。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肯定学生的“新”和“异”;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再思考,使学生自己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且继续引导学生提出更新更异的问题。要使学生敢于“提问题”,还必须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在老师面前没有拘束感,为学生敢于“提问题”奠定基础。要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教学气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问题”的机会、时间、场所,使每个提问题的学生都感到老师对他是热情的、信任的、尊重的,从而受到鼓舞和激励。
三、教师要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提问题中提高
学生之所以有问题提,要么是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模糊的认识,要么是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新奇的想法,对解决问题有了新的思路。这些都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认真的分析、深入的研究。如何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教师要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如观察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判断推理法、猜想法等等。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学生可提出“这样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它和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在讲“不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可提出“是否把等式的性质中‘等式’两个字都改成‘不等式’就行了呢?”;在讲“矩形、菱形”时,学生可提问“矩形的哪些性质菱形不具有呢,而菱形的哪些性质矩形又不具有呢?”,“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在做一道证明题时,学生要会问:“这个已知条件有什么用呢?”,“要证这个结论需要些什么呢?”,做完题目后学生要习惯于问:“还有更好的解法吗?”。这些问题有的学生一开始并不会问,我们做教师的可以先交会他们,慢慢他们就习惯于问了。
“提问题”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手段,学生正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又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提问题”的次数多了,他的成绩也渐渐地好了。当然成绩好了,他也就能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了。这种良性循环正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期盼的,因此,学生“提问题”,我们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