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一信息技术课堂中因材施教的教学研究

2019-09-10冯晨晖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4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学研究信息技术

冯晨晖

【关键词】  初一 信息技术 因材施教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062-01

在初一阶段,教师要想从根本上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就要充分了解与掌握初中生具体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也要进一步明确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重点,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操作要简单带过,针对部分难点与重点知识要详细讲解,以此来为因材施教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大大节省教学时间,进一步提升初一信息技术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

一、重新定位教学内容

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信息技术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共性,具体来讲就是每一个学生均应该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但学生受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的影响,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的水平却并不一致。其中一部分学生只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过一些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了一些基础性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通过兴趣爱好的支配来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化操作能力。为此,初中教师在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另外,有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将教材当做唯一的教学依据,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信息技术掌握现状,这就会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忽略内容的主次,从而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大大降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积极性。为此,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定位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教师在讲解“熟悉‘大管家’——用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这一课时,教师要积极开展较为全面的课前调查,以此来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对窗口、菜单以及对话框等基本操作的熟悉程度与掌握能力。经调查显示,一部分学生不太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还有部分学生虽然会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操作,但却不会运用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界面进行优化与管理。为此,教师在讲解这一课内容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将教学重点放在界面管理能力这一方面。

二、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重点强调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首先,针对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要引导通过自学形式来开展信息技术的学习,并积极帮助其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难点;针对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的重点教学来对其进行辅导;针对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且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一对一的传授其信息技术操作方法。

例如,教师在讲解“多姿多彩的南粤风情——图像处理的基本工具和流程”一课时,针对部分尖子生,教师要协助其学会查找与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并引导其正确的认识网络信息:针对中等生,教师要指导其如何下载有价值的信息;针对后进生,教师要教会其保存文字、圖片等基础操作,并教会其如何保存与使用,指导其正确处理被保存信息与原文件格式不一致问题。

三、设计具有差异性的课后练习

与其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更甚者的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要远远高于理论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就要严格要求学生利用课后空余时间进行不断的练习与强化练习。而这一环节的任务并不是在课堂4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的。为此,在开展计算技术课堂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课后练习自然也不能例外。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与布置课后练习题时,要充分注重课后练习题的设计的差异性,以此来为学生布置个性化与针对性的课后练习任务,从而大大提升初一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解“敢为人先的广东精神——认识油漆桶和文字工具”这一课内容时,就要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首先,针对尖子生,教师要布置的课后作业是利用油漆桶与文字工具来制作一份与班级活动相关的电子板报;其次,针对中等生,教师应该布置的课后作业是利用油漆桶与文字工具制作一份大字报;最后,针对后进生,教师应该将课后作业布置的重点放在油漆桶与文字工具的熟练掌握与练习方面。因此就要求该类学生不断练习各个菜单与窗口的命令等一系列基础的信息技术技能。

结束语

综上而言,在我国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与完善的新时期,信息技术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也在不但提升,且占有一定的地位。为此,基于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与实际应用水平,初中教师要想有效开展因材施教教学,就要重新定位教学内容,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差异化的课后练习来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因材施教的课堂效率,从而全面促进初中生的个性发展与共性发展,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刘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OL].学周刊,2019(33):27[2019-10-30].

[2]李虎军.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J/OL].学周刊,2019(33):135[2019-10-30].

[3]蒋鸣熙.初中信息技术非上机课课堂因材施教案例两则浅析[J].电脑迷,2018(08):184-185.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教学研究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