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2019-09-10邓小青
摘要:自2004年起,全国各高校开始实行全面预算的管理制度,而高职院校则是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业务,采取量化的方式全方位地管理、监督、控制学校管理活动,从而高效的优化资源的配置。而2015年新预算法的全面推行,对预算的全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越发明显,对此本文对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高职院校现存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并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过程中有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策略
一、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运行机制有所不同,其对改革高等教育以及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筹资的方式也伴随发展有所变化,学生学费以及财政拨款,还有来自不同方面的科研拨款以及社会捐款的收入增加,同时,学校还引进各方面人才以及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学生奖学金等的支出也在逐渐增加,各种收支使得预算管理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化。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在学校的发展战略的基础之上,采取量化的形式合理的规划安排学校的各个院系以及部门的工作,同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考核评价。这有助于高职院校有条不紊地开展经济相关活动,同时极大地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利于高职院校未来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不足、参与度低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推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对预算工作认知不足、全员参与度低下的问题,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许多的教职工并不熟悉预算管理的编制和执行以及相关的考核机制,观念里认为这是领导和财务处的工作任务,所以在处理预算的相关事务时缺乏责任感。而正因为如此,财务部门与其余部门及相关人员缺乏沟通协作,导致最终的预算编制不具备科学合理性与和实用性,进而导致预算的执行难以充分有效的推进。而就全面预算管理而言,需要全体成员的参与,并且以学校的业务为核心展开预算管理工作,所以需要业务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预算的科学合理性。
(二)预算编制时间仓促、方法欠科学
许多高职院校的预算工作大多在各年年末开始,在放寒假之前进行预算上报。预算编制的起始时间太过仓促,那么上报审批时则不能全面审核其合理性,大多数部门仅单一在上一年的资金使用基础上增加额度,并没有与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业务特色相关结合,这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在学校的应用效率大打折扣,无法发挥其真正的管理业务相关活动的作用。同时,在预算的编制方法方面,许多的高职院校为完成财政部门的要求,仅编制总预算方案,并未细化总预算。即使有的院校进行了校内二级经费预算管理,也未在二级学院和各个系进行细化管理。还有一部分院校虽然根据项目进行管理,但校内的行政管理与日程教学的经费并没有精细管理,从而导致资金难以合理的分配到所需的地方,预算支出的管理效用难以发挥到位。
(三)预算的执行、监控不力
目前的预算执行情况来看,有的高职院校对问责机制的建立和实行方面仍然不够全面和严格,同时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的相关措施实施不到位,致使预算方案的推行不力,执行的进度非常慢、效率很低,时有预算超支、预算管理所规定的资金使用用途被随意更改的情况。同时预算执行和控制依赖于预算的编制,前一环节决定后一环的执行效果,高职院校往往因为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和合理性而导致执行监控不力。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绩效考评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对预算的绩效考核机制的设立缺乏科学合理性,绩效考核不应该仅仅根据各个部门的相关业务而展开,还应该考虑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这是许多高职院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此外,目前缺乏科学的预算绩效考核的指标,没有明确的指标不仅导致预算的监督更多的关注执行的完成率,并未考虑到资金的使用是否应该使用以及使用是否到位,同时,预算考核方面领导有更大的主观意愿的决定权,这种添加了人为因素的考核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公平公正难以保证,可能会使一部分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不能充分的配合以后的工作。
三、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宣传并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每年的财政预算会议召开分配相关任务后,高职院校应该组织校内的预算会议,明确工作任务,业务部和分院系的全体成员参与,进一步集中培训并讨论学习有关预算的编制方法、执行细节、考核指标等相关事宜,同时制定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结合实际计划执行情况对安排进行调整。在后续的工作中,学院根据收入与支出的平衡、各个部门的预算申请情况,及时有效地与各分院系和业务部进行交流,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先安排重大项目再到一般的项目。
(二)制定实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
时间方面,高职院校的领导和监管部门应该及时有效地督促各个部门编制预算,而不要时间仓促编制效用低下的预算。预算编制方法方面,常规性支出可以采用以零为基础并与近年的预算支出平均数相互结合考虑的预算编制方法,该方法并非是建立在之前的资金额度和用途,而是对整个预算期间的“需要和可能”进行预算编制,与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情况相结合,促使全体成员积极地参与其中对整个期间的各项支出项目和资金进行逐一审议,共同分析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最终系统全面的编制预算方案。该方法将上一年的预算归零,会增加编制工作量,因此具体预算编制应该根据收入与预算项目的变化具体制定,再结合历史数据。变化不大,则不必归零,要是有一方发生较大变化则应该采用零基预算法,而项目支出可采用滚动预算法。同时,最终预算的编制要确保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和业务特色相关结合,从而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
(三)预算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优化执行、监控过程
“大数据十云计算”的背景之下,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强对预算管理的事前控制,比如,公务接待、出差“五订单”、采购等申请的一些事前控制流程与网络报销以及预算两个管理系统相结合,从而形成事前进行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整体化的管理体系。在事前申请时,经办人的预算项目已被绑定,所以审批的前提是金额与项目都需要满足条件,审批通过后,预算项目的额度就会随之扣减,这完美的实现预算管理和事前控制相互结合统一,从而减少预算超支的情况。同时事前审批和网络报销系统相结合有助于财务人员快速审核相关报销凭证。定期核实项目和资金的进展情况,对项目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关会议进行推进,实现动态监督。
(四)完善预算考核机制,考核与绩效相互结合
首先,预算执行情况必须添加到部门预算考核中,各个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教学部以及其他部门的特点建立不同的预算考评系统,考核内容主要是编制和执行预算、完成进度和效果,考核事项与奖励和惩罚挂钩;其次,可以通过项目库管理项目,确保资金预算能够根据进度逐步完成。同时,每年考核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与申报绩效目标的差异,可把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预算的基础。对于已经开启的项目,对各个分阶段的目标进行考评,对于实现预期目标的项目多加奖励或是经费,而未完成预期目标的项目则暂停或者削减预算额度,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在高职院校的管理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极大地促进学校的资金管理效率以及各个部门的绩效考评,不仅能保持收入和支出的平衡,還有助于高职院校提升自我的管理能力。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其次促使全员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以及考评当中,从而充分地发挥预算管理在高职院校中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李荣.高职院校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8):74-75.
[2]谭玉娥.构建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考与探索[J].纳税,2019,13(21):258+260.
[3]赵晓洁.高职院校预算执行进度的跟踪及管理策略[J].财会学习,2019(20);207.
作者简介:
邓小青,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