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2019-09-10曾强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5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区域经济

摘要: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区域经济属于主要部分,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在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中不断累积经验,为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我国具备优越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因地域环境较为辽阔,我国经济发展不够均匀,逐渐造成人文、经济、自然等方面的差异。纵观当前市场经济格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发展规模制约等问题,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采取时效性措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路径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现状

(一)温州模式

所谓温州模式,就是小商品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局面,将不同商品进行重新组合。由于小商品种类繁多,逐渐衍生为温州商品的特色。在改革开放之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温州地区的工业基础有限,总体经济实力较为脆弱。另外,因地方经济缺乏明显优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养殖,针对温州地区的储存市场以及人力资本等情况,对企业中的产权进行明确划分,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

(二)浦东模式

外生特征就是浦东模式所具备的特点,浦东是中国与世界贸易交流的重要区域,其发展模式逐渐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卖方市场依旧是国内的主要市场,将市场惯性优势充分凸显出来,再卖方市场当中,将浦东轻工业的影响力显现出来。因缺乏改革动力,提高了市场化改革难度。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需求,将全面振兴国有经济作为基础,国有企业发展重大变化。多元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为原本的市场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浦东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市场中心。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一)加强人才建设

当前的时代也只是经济时代,加强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就业形势相对较为严峻,应将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出来,对劳动力进行正确引导,积极发展并大力支持第三产业。无论是区域政府还是企业,都应明确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并进行理性分析,根据事业市场实际情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行业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体化发展。相比较而言,我国西部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客观分析,引進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进完善,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给予高等教育大力支持,选择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人力资源,对高等教育环境进行优化,充分发挥经济价值与教育价值。不仅要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还应对技术市场进行完善,降低教育成本,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大众基础素养。

(二)优化资源配置

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距离逐渐加大,面对这一现实情况,使其具备规律性、普遍性情况。因资源差异具备明显的效果,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等都包含其中。因此,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资源进行优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过于看重稀缺资源的平衡配置,资源的使用效率会下降,宏观经济发展缺乏动力,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反之,片面追求使用效率,侧重点放在稀缺资源方面并非平衡配置,地区经济差距会因此加大,甚至引发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同时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根据当地实际发展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市场竞争秩序,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严厉打击投机倒把以及违规行为。完善统一的市场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各项基础资源的优势,市场规律也是现有的价值规律,对落后地区进行正确引导,转变传统发展战略,发挥自身经济优势,同时提高投资吸引力。

(三)完善保障制度

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将其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每一阶段的税收政策,都具有其独特作用。对税收制度进行改进完善的过程中,应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第一,对税收制度进行完善,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开展相关工作时秉承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流转税制进行完善。第二,完善税收优惠制度,将产业作为导向,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制度,针对实际情况完善之后并统筹发展规划,保证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可充分发挥政策的优势,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融入立法当中,选择相对权威的方式规范各项实践行为。简而言之,在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立法体系的过程中,对发展目标以及权责机制进行完善,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逐渐向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谐发展。第三,对各项保障制度进行完善,规范各项政策行为,考虑国家的财政利益与地方财政状况,减少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

(四)筹划发展规划

我国因地域、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方式与发展重点参差不齐。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得到完善,在发达地区当中,为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应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资金优势充分显现出来。落后地区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应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因原材料工业与垂直的加工制造业之间有着必然关联,但因受资源的限制,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难以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完善。为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应将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加强产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彼此之间做到资源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政府通过发挥自身功能职责合理引导产业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资源的配置主体作用,加强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合作,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非区域内开展经济活动时,区域间经济活动也需考虑其中,筹划区域经济,从微观与宏观这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利益。

三、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与不断深入,在我国区域经济结构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实现了预期目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不足,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局限性。根据我国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理性分析,将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我国经济特色相互结合,制定相关选择策略,提高资源利用价值,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莉.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以重庆市璧山区为例[A].“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

[2]连季婷.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石家庄为例[A].新型城镇化与河北科学发展——河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13.

[3]王雨微,桑士东,李源,胡昊天,王威.最新科创板制度解读系列之(二)(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A].《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6卷总第6卷)[C].2019.

作者简介:

曾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温泉街道办事处,山东青岛。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