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叙事山歌《月儿落西下》文献综述之专门研究
2019-09-10奉波
奉波
摘要:《月儿落西下》作为四川长篇叙事山歌的代表性作品广泛流传于川东北及周边相邻地区,其极高的传唱率说明了此作品在当地的重要价值及意义。该作品被列为四川省、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针对该作品的专门研究只有三篇,更多为地域音乐类别举例形式的涉及研究。作为川东北长篇叙事山歌的代表,对《月儿落西下》这一代表作品的深入研究能为之后的川东北长篇叙事山歌专门研究提供可参考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月儿落西下》;长篇叙事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
一、选题背景:
对作品《月儿落西下》最初接触源自于笔者在广元学校实习的时候作品曾作为“歌曲进校园”作品给学生们教唱过,在生活上也曾在家中听老人唱过,但最初接触仅为广元版本。在研二上学期(2018年下半年)图书馆图书借阅中偶然發现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万光治教授主编的《四川民歌采风录》中采集了几十首不同版本的《月儿落西下》,广泛分布于广元、巴中、绵阳、南充、达州等川东北地区,该作品在九寨沟、北川、平武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出现,由此逐渐展开对作品的了解、研究。并与2019年春节期间笔者做了第一次的田野调查,于广元民歌研究者陈定懋老师处再一次发现此作品也有重庆土家族版本和陕西陕南版本。
长篇叙事山歌《月儿落西下》目前起源尚不得考,但其广泛流传于川东北、陕南、重庆等地并以其极高的传唱率说明此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当地人民心中是极其优秀的作品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作为民族声乐演唱专业的研究生,以理论结合实践为目标笔者深入广元、巴中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学习,通过对比巴中、南坪(九寨沟)、陕西紫阳、重庆土家族等版本,简要分析不同地区版本演唱的异同所体现的流传与传唱中的变异并积极思考当地人民原本的演唱对声乐学习与演唱方式所有的借鉴意义同时积极思考如何采用当代民族声乐演唱方式尽量完整诠释作品,从而促进该作品更好的走出民间、走上舞台是本论文的首要之义。作为川东北长篇叙事山歌的代表,对《月儿落西下》这一代表作品的深入研究能为之后的川东北长篇叙事山歌专门研究提供可参考的重要意义。
二、当前研究现状——专门研究
笔者分别在知网、维普、读秀、超星、万方、百度学术、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平台上以“月儿落西下”进行搜索,得出以下结果:
当前针对歌曲《月儿落西下》进行专门的研究论文共有3篇,其中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万光治教授的《民歌声词关系与词牌、曲牌的产生--以四川民歌<月儿落西下>为例》为研究的代表,本论文研究主要从声与词、曲牌与词牌的角度对本首作品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其主要以乡村民歌为研究起点通过分析其曲调旋律与歌词的抑扬平仄相和谐认为以此深层次之上构建了乡村民歌声词关系并呈现出词牌与曲牌的雏形。文中重点谈论了歌词与曲调的关系,认为影响曲调的旋律走向的,首先是歌词声调的抑扬顿挫,“人类语言具备天然的韵律之美,夸张后的具有情感、美感的声音,交织成富于变化的旋律,从而形成歌唱。”“依字行腔、因情行腔也导致了曲调差异化的产生。”在本论文的研究中以《月儿落西下》流行最广泛的版本用其放音与歌词的抑扬、平仄进行了较为清晰的对位关系,说明了民歌曲调差异化现象与歌者“依字行腔”有关,此研究将对笔者论文音乐本体(形态)研究与演唱研究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万光治教授论文中还民歌《月儿落西下》为例提及其在依声填词的基础上民歌曲牌化的发展,并分类为三种:一用《月儿落西下》曲调,歌词也为五五七五句型,却有不同内容且换用不同标题;二为同题同曲调,叙说不同内容。其三完全依照曲调,按其字数,填入新词注明用“某某调”。文章最后提到乡村文人对本作品歌词的雅化与平仄的规范。综上,本论文虽然在演唱方面未有提及,但其差异化研究和关于声与词的关系将可以对本论文产生重要的支撑与参考价值。
另外两篇论文分别为《川北民歌小调的新型传播方式研究--以民歌<月儿落西下>的实验性传播为例》和《民间文学的插图创作特点研究--以巴渝民歌<月儿落西下>为例》,前一篇论文主要以非遗保护的前提试图从新的角度,也即是以“语言艺术化”处理作为载体达到更好的传播以使其得到保护传承;第三篇论文从美术的角度分析歌曲《月儿落西下》产生营造出的意象,并结合当地的剪纸等民俗艺术勾勒出画面感,声乐的演唱并不只是一个发声机器唱出作品,更应该是“以词见境,以境动情,以情带声”。此论文最精之处在结合了音乐与美术两种艺术,通过两种不同艺术的结合共同解读作品更好体现作品的艺术价值。
综上,相关本论文题目《月儿落西下》的专门研究较少,但以上文章依然也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价值。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暂未搜到有关本论文的国外研究出现,如国内外研究未及时发现处请指正。
参考文献:
[1]万光治.《四川民歌采风录》[M].四川:巴蜀书社,2018.
[2]万光治.《民歌声词关系与词牌、曲牌的产生--以四川民歌<月儿落西下>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7(1):13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