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巡查: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9-09-10施丹莉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态度有效教学

施丹莉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过程巡查贯穿于整个课堂,是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获取课堂学习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过程巡查,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教学,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针对当前课堂中仍有巡而不视、巡而不记、巡而不辅、巡而不变等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以构建精彩又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过程巡查 小学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 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课堂过程巡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处在自主学习或者自主活动时,教师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思考结果、聆听学生思考的过程、点拨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收集典型方法的教学行为。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否重视过程巡查,教师能否采取有效巡查措施,教师是否会根据巡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一、小学数学课堂过程巡查中的问题

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也获取了一系列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重形式轻实效

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察,在4节课13个巡查环节中,有两个环节教师只是在学生中间行走,并未真正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占总巡查时间的15.3%。通过课后与教师交流得知,因教学时有情绪紧张,教师利用巡查时间思考如何完成下一个教学流程。平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巡查作用不大,很多情况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推断,因此出现学生练习,教师游荡的场面。同时,教师在巡查时并未真正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习进行分析、筛选,选择出典型信息。可见教师在面对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时,不能有意识地抓住、记住典型信息,反馈信息杂乱不堪。

(2)未围绕目标巡查

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4节课13个巡查场景中,以对话交流方式辅导学生的只占30%,一个巡查环节中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均只有1到2名,约占班级人数4%,辅导收益学生数量少。而在70%的巡查环节中,教师并未关注到学习困难学生群体,没有利用巡查时机,当场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导致了后续教学中,学困生无法跟上学习步伐。

(3)巡查后续无措施

教学巡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学生学习信息,灵活调整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教学应对。但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巡查过后依据课件进行后续教学的占47%。可见教师并没有采纳巡查中发现的学习信息,而是按照原定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没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任何调整,只为完成自己的教学流程,过程巡查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价值。

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过程巡查的策略实施

教师的课堂过程巡查总体呈现出低效状态,那么在平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过程巡查策略呢?笔者就自己具体的教学实例,作了以下思考与实践:

1.通过巡查调整教学目标

教学面对的学生却是复杂多变的,有效的教学还需要教师通过课间巡查去了解学生真实、鲜活的变化,敏锐地找到学生现实的知识起点,灵活地调整教学目标,改变教学策略,做到以学定教。

(1)发现障碍,降低目标

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不符的情况。课前教学设计时由于高估了学生的起点,导致实际教学中学生产生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巡查及时发现,根据变化,及时降低目标。

(2)寻找典型 ,直达目标

当教师创设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时,有时学生呈现出的答案是五彩缤纷的,它们或是角度不同、或是内容不一、或是数量不等。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巡查去收集一些有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信息,摈弃一些与目标达成无关的信息。抓住典型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对比、交流,准确深刻地理解把握知识的本质特征,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2.通过巡查调节教学节奏

由于学生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成人不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会出现许多无法预知的情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选择合适的方法,捕捉利用生成性教育资源,及时灵活调节教学节奏和步调,进行正确的教学反馈。

(1)寻盲点,脚步慢一慢

所谓“盲点”是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会影响学生正确地思考。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盲点”如果积聚多了,未能及时疏通、挑明,未解决的知识难点就越来越多,会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越来越缺乏信心,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2)寻错点,脚步停一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必须用数学资源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错例,有效合理地加以利用。

《认识时间》教学中,当学生在學具钟上拨“9时55分”时,笔者开始巡查,看到全班44个人,大约15个孩子是拨正确的,多数的孩子拨出的时刻都是8时55分。随之引导“这里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到底哪个是对的呢?”让学生进行一次针对性的思维碰撞,学生头脑中的认知逐渐清晰……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孩子们容易将接近整时的时刻看成是多一个小时或少一个小时的时刻。巡查时笔者有意识地抓住学生的典型错误和正确答案一起呈现,停下教学的脚步,引导学生对比、思考、交流突破了“8时55分、9时55分”易混淆的难点。

3.通过巡查调整教学方式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对每一个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期望达到教学效果都会进行预设。每个教师都希望预设的教学方式是最适合学生需求的,但实际操作中常常会事与愿违。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巡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遇冷调热,更换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都预设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并希望这些方法能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但在课堂实践中,这些方法并不都全部都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2)遇堵则疏,丰富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预设时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估计过高,导致在教学设计时教学手段过于简单、单一,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学习进程受阻,学习效果欠佳。教师在教学巡查时要及时观察思考学生习题过慢、学习气氛沉闷等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丰富教学手段,化解认知难点,通过小步骤、多梯度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优化。

如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练习课时,孩子们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拼成之后图形的表象造成学习困难。通过巡查发现这一现象后笔者立刻调整策略,增加拼一拼、指一指、摸一摸、想一想等活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作图形,化抽象为直观,把数学问题具体化。孩子们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遇繁则删,简化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预设时,为了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某个教学环节设计很多的学习活动。然而学生因为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对教学参与热情不高,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教师在教学巡查时应及时根据教学教学现状删减过于繁杂的教学手段,用最为简洁的教学手段来达成教学目标。

三、实施过程巡查策略之研究成效

通过过程巡查,对学生获得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高效的学习会起到助力剂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过程巡查,获取当堂的信息反馈,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总之,过程巡查是小学数学课堂必要和重要的常规教学行为,只要我们能够深切地感悟与认同“课堂过程巡查”,这一常规教学行为必将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轻松并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张书侠.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4年20期

[3]徐贞姣.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1 年 08 期.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态度有效教学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