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9-09-10陈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培养策略

陈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学制度正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其中在科学教育工作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具有差异化的环境,对创新的理解也有着差异性,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只要能够合理的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来处理问题,那么这就属于创新。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以后的科学教育中要实现以探究式教学为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将围绕科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为主题来展开分析,并提出有利于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科学教育;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一、针对于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价值和作用的分析

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创新意识的价值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能够显著的提升科学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因为本身科学课和其它课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很多的教师都对科学课教学存在不重视的现象。由于教师不注重科学课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就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那么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一问题,就要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后,就会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当遇到难题时也能及时的向教师提问,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创业意识的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研究,并且寻找到属于自身的学习手段。在实际的探究和学习过程中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因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当前主要的工作之一。当学生形成良好了创新意识以后,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还能让学生养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科学。

二、针对于有利于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可行性对策的分析

(一)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首先,要想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只有当学生认真思考,才会遇到自己掌握不全面的问题。然后发挥他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探索知识。所以说,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们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当前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的手段是最有多样化的,其中课堂内容提问就是其中的一种。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节内容时,那么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像“空气是什么味道的?”、“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什么样的影响?”等[2]。通过这些问题来将学生的思维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空气两者之间的关系上,经过学生的深入思考以后,就会了解到空气对我们人类生存的关键性,理解到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从而产生感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注重各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

其次,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还应当注重为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模式,本身教学工作和实践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注重科学教育的实践教学,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所以说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教学工作和实践教学两者之间的联系,为学生们提供一种良好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专业性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3]。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观察蚯蚓的身体”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当中教师应当积极的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们开展教学,通过这种手段来引导学生们了解蚯蚓的特点、生活习性。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合理的为学生们组织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来观察蚯蚓。那么在实践中学生就会意识到应当怎样寻找蚯蚓和观察蚯蚓,从而通过实践来落实课本上各种知识点,拓展学生的视野,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重视对学生们合作意识的培养

最后,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还应当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本身学生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面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无法独立解决,那么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并且在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中,还能够了解其他人的想法,积累经验,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4]。例如,当教学在为学生们开展“谁更柔软”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塑料、树枝、铁片等,看看谁具有更强的柔软度,然后对存在意见分歧的小组,让他们进行动手比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的意识到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科學教育中一定要及时的优化和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积极的顺应科学课程表标准中提出的各种要求,并且积极的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来实现教学工作的升华和更新。同时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加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注重各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以及重视对学生们合作意识的培养等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显著的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小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内涵、要素与培养策略研究[J].洪亮,汪路霞.江苏教育.2019(09)

[2]成就一个民族的未来——浅谈以色列学生领导力的培养策略[J].王小明.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12)

[3]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分析[J].王曼芳.学周刊.2019(17)

[4]小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研究:内涵、要素与培养策略[J].洪亮.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1)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培养策略
用“科学教育”浇灌祖国的花朵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