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9-09-10齐丽格尔卓丽娜其力木格安兰兰

成长 2019年3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齐丽格尔 卓丽娜 其力木格 安兰兰

摘 要:自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推行,怎样在教书育人进程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社会能力主要由口语交际能力、协作互助能力、创新实践等能力构成,旨在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社会群体,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累积成长经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能力培养方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综合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社会能力;培养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极为重要,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个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凸显小学语文教学价值,然而当前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育人观念影响,未能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既无法将语文知识化为己用,又未能提升自身核心素养,阻滞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基于此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累积以往育人经验前提下,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社会能力培养要点

1.1 教材

教师一切教学行为需为教育服务,教育教学出发点则源自教材,脱离教材的教学行为及教育内容都无法帮助教师完成新时代育人任务,无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还会使学生学习意识模糊,学习重点不明,影响学生学习成效,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若想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能力需以教材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探寻学生社会能力培育基点,以此为由打造良好的社会能力培育体系,在学生充分理解学习内容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社会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读书园地”相关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喜好阅读课外名著,并组织学生开展“我在阅读情境中”活动,阅读相同课外名著的学生可以组建“情境创设小组”,通过讨论分析明确情境主题,学生通过协调互助以情境表演、情景设计等形式“再现”名著中的经典内容,其中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探讨、动手实践、自主创设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协作互助能力等社会能力的过程,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同时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

1.2 学生

教师需明晰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社会能力所处层级,从学生学习与实践角度出发,科学设计教学方案,避免出现“教学方法性有余、实效性不足”消极现象,为此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状态,不断调整语文教学计划,例如教师在进行《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时,为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准备了一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然而有的学生胆子较小,观察理解能力较弱,未能有效完成看图说话训练任务,此时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路,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营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引导组内成员通过探讨、分析、互助看图说话,用热络的“生生互动”氛围,激活学生语文思维,带动学生口语交际,帮助学生卸下人际交流负担,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同时,有效落实口语交际训练目标。

1.3 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需树立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意识,积极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全方位培养学生社会能力,使学生可以有效运用语文知识及语文核心素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

2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原则

2.1 契合实际

基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有效体悟所学内容,培养社会能力奠定基础,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及成长环境中汲取社会能力培育教育素材,科学制定教学方案,例如教师在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时,可以鼓励学生从自身生活环境着手,通过调查走访观察实践,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并提炼“热爱家乡”观点,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分享,助力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其写作质量,有的学生通过拍照片的方法记录家乡之美,有的学生通过调查对比家乡的变化,抒发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其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得到学习成果的过程,就是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过程。

2.2 科学创新

小学语文教师需在积极学习先进育人方略基础上秉持创新实践原则,灵活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继而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能力。

2.3 立德树人

教师需以创新型教学方法为依托,将德育、智育、美育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社会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孤儿院、社会福利院开展“一日义工”活动,帮助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为更多像文中“小女孩”一样经历悲惨的孩子送去温暖,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同时,达到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在生活中发现劳动之美的教育目的[3]。

3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方略

3.1 利用信息化教学法培养学生社会能力

在互联网体系日益完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势在必行,采用信息化教学法不仅可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秋天的雨》教学时,可以率先为学生播放一段雨声音频,引导学生闭上双眼仔细体悟音頻内涵,淅淅沥沥的雨声仿若将学生置于雨幕之中,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其中学生自主体悟、分享讨论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基于该能力在学生社会实践中尤为重要,为此营建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教育目的。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法更具教学感染力,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2 丰富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并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继而培养学生社会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触摸春天》教学时,可以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前提下,组织学生来到户外感受春天,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且有趣味性的活动,如二人三足、我来比划你来猜等游戏,加深学生对春日的美好印象,并以“春游”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使学生有情可抒、有事可写,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过程中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

3.3 妥善运用激励教育语言培养学生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主要由人际交往能力体现出来,学生需善于倾听、乐于分享、懂得表达,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协作互助并萌发创新灵感,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社会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妥善运用激励教育语言,鼓励学生表达,引导学生分享,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助力学生树立人际交往信心,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生可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削减育人阻力,为教师顺利完成育人任务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应看到学生的成长并给予表扬,在学生显现出胆怯、自卑等消极情绪时,教师应及时安抚,并用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勇敢迈出社会实践第一步,继而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能力[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培养小学生社会能力,教师需在积极学习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基础上,树立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教育意识,结合学生学习诉求及其生活实际整合教学素材,利用信息化教学法,丰富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妥善运用激励教育语言,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在学习语文知识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成梅.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9(12):64.

[2] 林丽霜.将生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J].考试周刊,2019(10):54.

[3] 刘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考试周刊,2019(13):56.

[4] 陈霞.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1):84.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