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视角审视下的“适宜高度”

2019-09-10郑红萍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指南儿童游戏

郑红萍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全国近几年掀起了学前教育的改革热潮。《指南》从关注了解3~6岁幼儿的年龄特征、发展轨迹这个视角,诠释了幼儿园工作的价值,给我们带来了震撼和冲击。《指南》的出发点是“兒童本位”观,倡导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创设环境、设计活动,用儿童的视角,倾听、观察、思考、教育,让儿童成为教育的真正主体,让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儿童视角”下的研究是要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自己的感受、体验以及观察周围世界的角度和立场为主。儿童视角审视下的“适宜高度”就是运用儿童的眼光、思维、心理去观察周围环境,采用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方式去引导儿童学习与发展。究竟儿童视角里的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否科学、合适,除了要站在儿童生理的高度去观察了解,还要站在儿童心理的高度去感受理解,寻找儿童发展的“适宜高度”,让儿童伸一伸手够得着。

一、环境中的“适宜高度”

案例1:在一次户外种植园体验之后,大一班的郭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体验充分表达出来,回班后采用了绘画的形式,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因为有着深刻体验的支撑,孩子们的作品内容丰富、画面充实。绘画完成后,老师把孩子们的作品钉在主题墙上,鼓励孩子们相互交流、欣赏。但是郭老师很快发现,一直很活跃的孩子们在这一环节却多数保持沉默,眼神较迷茫。站起来的孩子也是犹犹豫豫、吞吞吐吐。后来问了一个孩子才得知主题墙上的画,孩子们虽然尽力仰头看,但仍然看不清楚,影响了他们相互的评价、欣赏。

分析:案例中的孩子们因为高度不利于他们观察,所以在面对丰富精彩的作品时根本谈不上去欣赏和评价了。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儿童视角”。日本幼教专家本吉圆子曾说:“孩子的学习不同于成人,他们要通过自身整个身体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才能得到教育。成人不能依赖于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孩子的学习。”“儿童的视角”强调的是要通过研究努力发现和理解世界在儿童眼中的意义,理解儿童是如何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生活的,从而为“儿童利用最大化”做出贡献。要试图去 “了解”并“理解”儿童。

针对此问题,我们进行了整改,因为主题墙是固定不可动的,所以我们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块自制的移动式展示板,用于展示孩子们的作品,促进孩子们的交流、分享,并以此为点,在全园中开展了“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的整改与创设。除了从幼儿的视觉高度出发,还从幼儿的兴趣、经验、认知高度等出发,对环境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晨间访谈等方式采集幼儿意见。

二、游戏中的“适宜高度”

案例2:小三班陈老师在设计区角游戏时,精心设计了“加油站”的角色区。可是游戏时间,这个区域却没有一个孩子进来,而一旁教师随意投放了几样材料的火锅店却“生意”红火。

分析:对幼儿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游戏,是他们喜欢的,能真正用身心去投入的游戏。基于儿童的视角,游戏主题的“适宜高度”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二是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三是要适合幼儿的兴趣点。所以选择基于儿童视角的游戏主题,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在《指南》指导下的幼儿园建设中,我们着力于对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过聘请专家讲座、园本培训、园外学习等形式指导教师观察。

案例3:中四班萱萱不会用筷子吃饭,看见别的小朋友都用筷子吃饭,非常紧张,搞得一团糟。于是姚老师在午餐时,给萱萱配上了一把勺子。可是张老师不同意,因为《指南》健康领域在动作发展上,提出了4~5岁幼儿“能用筷子吃饭”,提供了勺子幼儿就不去用筷子了,应该训练萱萱才对。

分析:《指南》中明确指出:不要将幼儿做简单的、盲目的攀比。用统一高度去要求所有的幼儿,抹杀个体之间的差异,错误地强求幼儿齐步走、统一化,将幼儿驱赶到千篇一律的僵硬的发展框架中去是错误的。强制孩子必须用筷子,这样不仅让健康领域的其他目标如“情绪安定愉快”(“身心状况”目标2)完全落空,也与社会领域的目标“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人际交往”目标3)完全背道而驰。帮助幼儿最好的办法就是本着尊重与爱护幼儿的态度,结合幼儿“玩中学”“生活中学”的学习特点,在自主活动中创设用筷子夹豆豆、夹面条的游戏,让幼儿没有压力地学习。

三、集体教学中的“适宜高度”

案例4:大六班吴老师准备在元宵节开展一次用废弃纸盒制作花灯的集体教学活动。在前一阶段的准备活动中,吴老师发动孩子们收集各种纸盒,等到开展的那一天,恬恬小朋友没有带纸盒,却带来一个电动的花灯。吴老师原本想批评恬恬小朋友没有认真倾听,但看到恬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情绪低落,于是吴老师蹲下身与恬恬轻声进行沟通。很快恬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们也兴致高昂地讨论起来。

分析:幼儿园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兴奋度决定了活动的成效。低兴奋度的孩子在活动中不爱表现、表达;而兴奋度过高的孩子又很难把控,往往自由散漫,不能追随活动主题。这两种形态下的集体教学活动效果甚微,教学目标较难达成。儿童视角下幼儿情绪是直接来源于接触的事物中的,他们的情绪特点是易受感染、易转移,情绪的反应直接体现在行为上。《指南》健康领域指出“成人应为幼儿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因此教师要学会调节孩子情绪的“适宜高度”,尽量为孩子创造安全温馨的环境,让他们在环境中有“舒适、适宜、安全”感。

想要给孩子创造和谐的情绪环境,教师需要先感受孩子内心的需要,先被孩子认同,这就是所谓的“蹲下身来”。“蹲下身来”的意义是把自己当孩子,放下权威的架子,蹲下身子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重视孩子。

总之,教师要深入领会《指南》的精髓,其实施的根本是以“儿童的视角”去创建环境、设计活动。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适宜高度”并不只是外在的可视的尺度,它更应是教育工作者内心的一种对儿童权利的度量。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你会看见一个和我们成人完全不同的世界。

猜你喜欢

指南儿童游戏
指南数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六·一”——我们过年啦!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