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模型认知”核心素养教育
2019-09-10张瑶敏
张瑶敏
【摘要】 本文以周期表树的制作。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以“类硅”元素为中心,辐射出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实质是对“位一构一性”的进一步巩固和复习。借助未知元素性质的推导,既复习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能力目标。
【关键词】 模型认知 落实核心素养 元素周期律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29-02
化学教学和复习不能是机械地引导学生记忆事实性知识,而是要用事实性基本知识持续发展学生的概念性认识,推动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学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而又基础的的理论知识,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鲁科版教材编排上位于必修2的第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1大量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后进行的。学生对元素及其性质已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通过访谈等形式调查后发现,学生普遍感觉化学必修1知识点碎碎杂乱,难以掌握。认为主要是学生对机化学没有建构出自己的认知,即元素与其化合物、物质性质与物质结构之间是彼此孤立,缺乏联系的。对学生学完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在必修2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这里引导学生对前面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在自身既有专业知识的框架上主动建构内化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教学目标
(1)查找资料给出未知元素部分相关知识,通过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断掌握元素的化学性质,增强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认识,提高通过对具体事物研究抽象概念的思维方法。
(2)对已学元素知识的整合,借此提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3)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锗性质的推断学习,诊断、发展学生对化学规律的应用水平。
(2)利于将零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构建形成知识网络,评价并提高学生的信息整合水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及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3)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做出的不可取代的贡献,努力提高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是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理论性过强,内容抽象很难理解。严谨的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为了引发学生的主动性,本次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为讨论的形式,教师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同时启动学生脑、口、手,进行主动学习,目的时为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不间断地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使化学课内课外的课程更加丰富,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以“类硅”元素为中心,辐射出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实质是对“位一构一性”的进一步巩固和复习。借助未知元素性质的推导,既复习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能力目标。
在这次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活动:将周期表比作一棵大树,发现、结构、规律和应用将作为这棵大树的主干,大家把这棵大树的枝叶补充完整。随着课堂内容的推进,形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新课的教授和知识的复习不能是机械地带领学生回忆事实性知识,而是要用事实性知识发展学生的概念性认识,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
[ 参 考 文 献 ]
[1]朱圣辉.《化学1》概念理论知识分析及教学困难探析[J].中学化學教学参考,2016(5):47-49.
[2]吴国英.赵贤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复习课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