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2019-09-10李倩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新农村建设

李倩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涵盖农村管理、村镇建设、国土整治等方方面面。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的农村土地管理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建设构思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團结奋进,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发展。近几年来,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继续坚持并完善农村土地政策,推进农村土地管理方式方法改革,成为下步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方向之一。

二、新时期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这一工作非常重要,也是相关部门及当地政府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利于保护基本农田与耕地

切实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耕地主要集中在农村,因此一定要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严格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同时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尤其是对城乡用地进行统筹规划,避免由于企业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盲目地占用耕地的现象发生,最大化的管控和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另外,要加强建设活动的过程管理,严格审批,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的建设项目,按法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确保各项建设活动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开展。

(二)利于提升农村土地的管理效果

落实好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对农田执行保护措施,对建设用地统筹安排与规划,不仅可以增强土地使用的合理性,也能够有效的减少资源浪费,使土地管理的最终效果得以大大提升。

(三)利于强化农村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

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在加上人为、天气等原因,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经常性的出现地质灾害。而通过国土资源管理的加强,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做好调查巡查工作,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可达到防治目的。

(四)治理农村征地冲突

土地是经济增长、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经济发展指标、城镇化率又与地方政绩密不可分,所以,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征用是一个敏感而又现实的问题。在土地征用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的主要机构,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相关机制,推动了征地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切实保障了涉地农民的利益。

三、农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等各个方面,国土资源工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多,并且资源相对于人口而言呈现出不足的状态,在这一基本国情下,容易产生人与自然发展无法协调的问题,有效处理农村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的关系逐渐成为国土资源管理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另外,村庄撤并、搬迁、整合后,管理区域变动,而国土管理工作相对后置,也会出现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加之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土地资源监管薄弱,均增加了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生[1]。

四、新时期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为了可以更好的弥补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当中的不足,结合新时期党对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可以采用以下几条有效策略。

(一)提高用地水平,推动节约用地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先行指导及整体控制作用,严格按照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及各类用途分区管控要求,引导新农村建设合理布局,确保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集约利用,避免因盲目投资建设、与规划内容不符、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优先利用农村闲置、低效用地,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及废弃地复垦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使用未利用地。也可通过增减挂钩等方式盘活农村土地,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农业用地健康发展

通过长期坚持耕地保护基本国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等方式,合理确定农业发展空间,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监管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农村土地利用潜力,支持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现象,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供发展空间和用地保障[2]。

(三)落实有关政策,加强资金投入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强化组织保障和资金投入。贯彻好以农田建设为重点的用地政策,力求争取各级财政对土地管理的支持,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动农村居民点和废弃地的复垦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宜耕则耕、宜建则建,最大化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及耕地的整体质量,推动农业增效,人民增益。

(四)立足国土职能,助推精准扶贫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采取专项措施,优先安排保障贫困地区和扶贫项目用地需求,需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做到应保尽保,涉及占用耕地的扶贫项目,优先安排补充耕地。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如开展贫困村的沟、渠、塘、坝、堤及田间道路配套建设等,优先支持种养大户流转贫困村、贫困户土地,培肥乡村耕地地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带动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实现精准扶贫,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五)严格执法监察,发挥监督作用

国土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执法监察工作,规范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管辖和办案程序,加强国土资源动态巡查,明确巡查主体,落实巡查责任,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对于肆意强占的行为加以严厉的处罚,构建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同时,积极地鼓励当地农民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及自觉性,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全方位保护[3]。

(六)加强农村地籍管理

全面掌握农村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持续更新土地调查成果,不断夯实“以图管地”工作基础,提升农村国土资源管理精细化水平。开展农村地籍调查数据更新汇总工作,全面掌握农村土地利用状况基础信息,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支撑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评价分析,提升土地参与宏观调控能力,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建设用地批后监管、自然资源执法督察等相关工作中的“一查多用”,促进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进一步落到实地。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土地管理方式,但在深化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有效促进新农村的合理规划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科学严谨的实施计划,不断改革并完善土地的管理模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分配相关资源,从而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同可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孟繁瑜,李呈.中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统一发展研究——国家土地政策的负外部性路径依赖分析与破解[J].中国软科学,2015(05):1-11.

[2]李冰清,王占岐,金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03):68-74+96.

[3]吕忠梅.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环境法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9.

[4]凡勇昆,邬志辉.论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布局调整[J].教育研究,2013,34(07):28-36.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管理新农村建设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测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浅析GIS技术及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数字地图在国土资源管理日常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
国土资源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