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情画意”到“城市双修”
2019-09-10宋健
宋健
摘要:中国的风景园林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从原先的古典园林渐渐演变成为与当下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风景园林。尤其是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进步,各项文化的涌入使得园林事业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由此其整体发展开始向着解决人与环境与建筑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向进行。不管在哪个时代风景园林的发展都有着自己时代独特的印记,与此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整体时代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了审美艺术之间的具体差异、人文思想的转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从原先诗情画意的古典园林向城市双修的风景园林转变的重要特征,以此研究中国景观园林长时间发展以来的具体改变和进步。
关键词:古典园林;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风景园林
伴随着的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中国的风景园林从原先只服务于皇宫贵族转变成为当下服务于大众。大约从清朝时期开始西方打破了中国紧锁的大门之后,中国的风景园林就已经处在一个潜移默化的变化过程当中,整体的景观观念也渐渐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其国际化背景之下,中国的风景园林开始迷失了自己,但是从我们国家开始大力倡导建设海绵城市以及城市双修之后,中国的景观园林虽然没有过多继承古典园林的特色,但是却从中认识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将中国乡土景观充分融入了进去。由此能够发现当下的“城市双修”理念正在影响着园林景观的建设与未来发展。
一、古典园林
(一)巧夺天工
长期以来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受到了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始终秉持着天人合一以及道法自然的重要思想去修建园林。具体来说就是在修建的时候始终坚持自然,不能出现生硬的刀削斧凿痕迹,讲究浑然天成的美丽,虽然源自自然,但是却要高于自然[1]。这种通过精心设计最终达到的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效果充分体现了出来了古典园林在造园时候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虽然人为创设,但是却似是自然生成。
中国的古典园林从其形式与风格上进行分析实际属于自然的山水园林,但是也并非是简单地搬运以及生硬的模仿,而是在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领悟,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萃取、概括和提炼,以此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风景当中的各项有利因素,在能工巧匠的构思和作用下将大自然搬运到园林当中,使其能够成为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缩影。总的概括来说就是虽然是一种人工性质的创造,但是这种创造本身并不违背自然的基本天性,更多的是对自然的顺应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刻画。
(二)诗情画意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了中国山水画以及诗词的影响,所以导致在建造园林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观赏者自身的情感体验,以此确保能够起到寄情于物的重要作用,并有效实现“意”与“境”之间的完美融合,也更能从中体现出来一种恬静淡雅的味道、飘逸浪漫的风度以及朴实的情操与气质,另外还需体现出来一种含蓄与朦胧的美感,最终达到一种诗情画意的境地[2]。例如,最为有名的“苏州拙政园”,其中最厉害的就是能够以水见长,使用繁密的花草树木来衬托和穿插,展现出来一种亦露亦藏的朦胧感,也将江南水乡的美感充分展现了出来。另外还有一句诗词之中提到“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从中能够发现作者触景生情,将自身的感情全部赋予到了山水之间。由此也更能体现出来拙政园本身的意境之美。
二、城市双修之中的风景园林
城市双修的主要含义就是对生态的修复以及对城市的修补,也就是使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过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改善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另外修补城市就是对城市基础设施、整体环境空间、景观进行有效修补,以此提升城市的活力,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
(一)以人为本
在该理念的指导之下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依照大众的生产生活要求制定出来合理的景观规划。在所有的景观规划当中更加要注重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满足基本的城市居民需求,以此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大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比如,在三亚地区增设了市民果园,将原先被损坏的山体修复成果园,邀请民众参与其中。
(二)因地制宜
在进行园林建设的时候应该要依照城市具体的发展情况、经济因素、资源条件和生态状况,能够从实际出发,实施因地制宜的手段,使用合理化的生態控制手段引导城市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合理控制开发的边界[3]。实施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的时候要加强对其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的建设与挖掘,展现城市特色。
(三)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城市修补以及生态修复的时候始终要遵循资源节约以及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确保城市能够向着低碳、绿色的方向转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景观规划的时候应该要地尽其用,让城市生态能够恢复到原先的面貌。比如,在三亚地区建设的红树林公园,就是在保证恢复土地以及建设生态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与视觉之上的连接,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风景园林的继承和改变
(一)继承
从古至今中国风景园林虽然风格有所差异,但是其设计的基本思维却是大相径庭,并且长期以来古典园林的发展与进步给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景观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古典园林本身讲究自然,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统一,因此不管是北京的颐和园,还是扬州的个园,或是苏州的拙政园都充分体现出来了中国人一直以来对于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当下因为城市双修理念的进一步推进,在修建景观林园的时候更加注重对于技术的利用,重新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效关系。由此不管是三亚地区的湿地修复还是浙江金华燕尾洲的规划都充分体现出来了人对于自然的模仿,并且充分利用到了自然的调节功能。
因为中国园林的建造历史时间非常长,不管是从空间的布局上还是到叠山理水上都有很多非常经典的作品,与此同时也留给后人更多创造与设计的手法。例如,因地制宜、借景、植物的配置等等[4]。当下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越来越重视设计场地的特征,并根据实际项目的性质等将其设计手法融入进去。
(二)改变
古典园林景观在原先的基本造景技术支持下以及材料的限制下,更加注重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另外也更加重视人自身的情感变化以及思想,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表达出来相应的意境。
但是在当下的景观设计过程之中虽然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人文思想的融入,但是却再难以看到相应的意境,总的来说就是中国写意的表达被逐渐淡化,但是中国园林景观并非一直是复制原先的模式。在城市双修理念提出之后,要更加注重中国园林景观最积极的一面。也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注重生态的修复以及城市的发展之外,还融入了更多中国特色,中国的人文情感和典故等等。由此能够发现代表中国的现代园林景观正在逐渐生成。
四、结语:
在时代发展之下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由此中国园林景观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和自然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和谐共处。城市双修理念提出之后更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上述就从这几个理念之下将中国古典园林与城市景观进行了比对,探讨其景观的变化,能够推动当下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传承古代景点,并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创造出来适合当下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白伟岚.跨界与回归——当今中国风景园林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2):1-6.
[2]李金路.人化、诗化、神化——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三个阶段[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
[3]齐羚.从《园冶》到《园衍》的思考——中国风景园林学觅径[J].中国园林,2013(5):52-56.
[4]王绍增.关于中国风景园林的地位、属性与理论研究[J].中国园林,2014(5):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