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数学
2019-09-10沈俊杰
沈俊杰
摘 要:本文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只有65.3%的小学生“很喜欢”学数学,这足以说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厌学心理比较普遍。33.7%的学生认为“学数学很枯燥”。数学这门学科,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教法的改革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数学单调、枯燥、抽象、难学,这也是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厌学心理;解决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0-0031-01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提倡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能在乐中学,在学中又得到乐,从而产生乐学、好学的心理,有效地消除厌学心理。
1.静止为动态
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由于受时空的限制,需要动态处理的内容在教材中只能用静止的方式呈现,有些知识虽然配有图示,但图示也是半抽象的静止状态,因此,只靠教材本身的图文和教师的抽象语言描述,学生不仅会感到难学,而且也觉得缺乏趣味。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需要,把这些静止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如一年级“数一数”的有一道习题中只有静止的校园图,让才入学的孩子花上40分钟观察这幅图,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我采用了动画形式,配上优美的音乐,一群上学的孩子在路上走着,看见了老师主动问好,校园的一切充满了生气。在动态的主题图中,孩子们有序地观察、数数,有效达到了教学目的。利用计算机把静态的知识进行动态处理,不仅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突破教学难点,而且学生对动态的转化过程感到新奇、有趣。因此,这一转化过程无疑是对教学效果的优化。
2.变抽象为具体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抽象的知识不仅学生难学,而且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在创设快乐教学情境时,恰当地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思维的具体问题,学生不仅感到好学,而且对这一转化过程很感兴趣。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准备好的圆柱模型侧而剪开,并观察剪开后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各个部分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概括,不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体侧面积公式,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意识,提高了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比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对角的组成和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难以理解,于是教师设计了“变变变”的游戏,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将手中的活动角变大或变小,并说出是怎样变的。这样设计,使“角的大小与这个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这一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对游戏的过程产生乐趣的潜在因素也将会成为学生爱学数学,喜欢数学的内在动力。
3.变枯燥为趣味
枯燥的数学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大障碍,实现枯燥问题趣味化的转变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就小学生而言,教科书上的内容,都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学符号,根本无法和连环画、动画故事相比。因此,对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就应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依据教材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例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能让学生用实物和学具操作的,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实际动手的机会,凡是能用儿歌给学生概括总结的教学规律,教师就尽力为学生编写他们喜欢的儿歌,凡是教材内容适合用故事、童话串起来讲解的,教师就尽力把孩子带入欢乐的数学童话、故事中去。但是,所有的趣味化设计,都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使其为优化教学服务。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与教學内容有关的游戏活动、猜谜活动、操作活动等,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几何教学中的学具操作,折叠拼摆;在计算问题中的速算比赛;在概念中的猜谜、游戏:数宁的组成教学中猜左手有几颗豆子;认识图形和物体教学中让学生在盒子里摸出指定的物体。这些都是学生感到好玩有趣的教学形式。
4.变题型单一为多样
材中的题型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就习题本身而言,练习形式比较单调。因此,在挖掘快乐因素上主要应在对习题处理方法和组织完成作业的形式上下工夫。如有些问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有些习题可以用趣味性的数学门诊部进行设计,有些习题用讨论、争议的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口味。总之,这些习题的处理方法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材特点恰当运用。除此之外,在习题设置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当增加题型,如具有情境的趣味题,便于操作的游戏题,朗朗上口的儿歌题等。在练习形式上还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状元等。在一节课里,根据教学需要如果能给学生恰到好处地创设一两处快乐学习的激发点,就能克服学生厌学的心理障碍,使单调的数学习题趣味化和多样化,真正起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数学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只有紧跟新理念,处处为孩子着想,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才能与时俱进,教学相长,我们的教学才能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董斐.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2]冯怀勇.让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数学探究意识—由一道“图形放大与缩小”的作图题引发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