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探析

2019-09-10吕秀玲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摘 要:物理这门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应用,使教育者对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升。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陌生的物理知识。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能力,在讲解重点、难点知识时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切入点,与此同时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以增强高中生物理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生活物理现象;物理生活化实验

引言:高中学年段的物理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在难度、深度、范围以数量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为高中生学习物理课程带来更多的挑战。这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增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提升学生对物理课程兴趣的同时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性探析

(一)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接受能力

物理知识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传统的高中教学对既定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导致教师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需要讲解大量的物理知识与公式。在进入高中后,物理知识的难度与数量都有着较大的提升,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很难将所有的知识进行消化,导致学生对一些物理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而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来讲解物理原理,能够将原本枯燥、平面、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中学生经常能够看到的现象进行关联,消除学生在面对陌生知识时的畏难情绪,提升学生对物理原理的接受程度。

(二)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重要性,进而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引起重视,产生更多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物理原理与生活中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生活物理现象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除了具有容易理解的特点,这种学习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更加生动、富有趣味,使物理课程的学习更加轻松,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三)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

在学习与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如何使用物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往往是机械式的教授方法,对学生物理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带来限制。而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展开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意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物理现象时,会产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意识,通过学习、实践去印证物理原理。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更加的独立性,会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使物理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教学途径

(一)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的意识与能力

物理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正因为这样,学生们对此已经感到习以为常,对这些现象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通常缺少认识。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只有对这些生活物理现象有足够的了解,在教师结合生活实例对知识进行讲解时,学生才能够快速建立清晰、直观的印象,便于教师在教学展开的同时,降低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难度。

例如,教师在讲解与摩擦力有关的知识时,可以先例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自行车轮胎、饮料瓶瓶盖、鞋底防滑设计等,使学生了解到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与重要性,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经常见到、使用的物品和工具,寻找与摩擦力有关的设计。在学生观察的同时,逐渐加深了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明白原理之后更加清楚如何应用。

(二)结合生活物理现象讲解重点知识

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了大量复杂的、具有较大难度的物理知识,理论知识与公式过于平面和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有很多难点无法理解。而如果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知识内容。

例如,在学习电磁学的知识内容时,物理教师可以例举学生在厨卫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家电。首先让学生明白如电磁炉、电饭煲、电水壶等家电都是以物理电力学基础而设计的,对其运作时设计到的物理原理加以解释。如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在教学讲解的过程中导入生活化的物理现象,能够使学生对物理原理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三)开展生活化的课堂实验

物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学科,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理解物理原理,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物理技能的实际应用方法。因此,物理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还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生活化特点的小实验,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加以巩固,将物理技能真正应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能量转换与传输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例举生活中用电的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对电能传输的实现过程加以观察和分析。接下来,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电路,在理解的基礎上学会将知识的真正应用于生活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力,主动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而结合生活物理现象讲解重点与难点内容,也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以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向卫东.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9(22):87.

[2]段纪斌.高中物理学习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与学习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8,5(02):170-171.

[3]孟祥巍.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21):316.

作者简介:吕秀玲;出生年月:1967年5月;性别:女;籍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民族:汉;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
“导学案”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探讨
略谈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