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历史活动课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策略

2019-09-10孔江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孔江

摘 要: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教学目标不再仅限于传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在高中历史活动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成为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为此,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方向,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验证和确认,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能够对历史事实进行最客观的评价,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历史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高中历史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有效策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史料实证素养指的就是学生通过搜集、分析和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合理再现的历史素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搜集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再现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辨别能力等,同时加强学生的证据意识和科学态度,从而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对历史问题作出更科学的判断和解释,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对于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探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有效策略,为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水平奠定基础。

一、高中历史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

1.帮助学生对史实进行确认

史料记载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只有真实的历史材料,才能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查证,确保历史资料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高度还原历史事件的全貌,同时提升学生的求证意识和思维,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帮助学生对史实进行理解和解释

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历史,学生通过求证,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评判和分析,从而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将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还原。

3.帮助学生对史实进行客观评价

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历史事件,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和经验教训,并以史为鉴对自己进行提升。而史料实证素养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的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从而形成最客观的历史评价,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

二、高中历史活动课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1.运用文献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文献史料是种类繁多且真假难辨,而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只选择正面意义的史料内容,导致学生对史料的认知产生偏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真实度的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为此,教师在使用文献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遵守以下几方面:首先,改变史料的收集方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用来教学的历史资料一定要全面,避免学生通过断章取义,对历史事件产生片面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史料进行判断和整理,在此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实物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运用实物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对于史料运用的局限性,颠覆了文献史料下教师的固定思维模式,进而有效加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史料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体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形成。

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了解“侯马盟书”的内容和背景,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东周晚期晋国权力争斗的认识。或者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物史料,利用生动形象的视频或图片,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春秋时期社会特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郑庄公遗址中出土的实物史料,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礼乐崩坏现象的理解,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3.运用口述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口述史料是最容易受到人们忽视的历史资料,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因为其收集难度比较大,大部分教师都不重视口述史料的运用,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教育价值。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口述史料的重视,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口述史料的搜集工作,通过搜集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真实历史的理解和感受,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4.运用图像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图像史料包括很多种形式,如历史绘画、历史地图、文物照片等,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运用图像史料,丰富学生对历史事件真相的构建,帮助学生高度还原历史事实,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对图像史料进行灵活运用,帮助教师加强教学效果,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求证意识和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中的文献、实物、口述及图像等各类史料的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完成对历史事件的正确理解和解释,形成最客观的历史评价,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认知,全面实现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本文是江苏省十三五2016年度规划课题《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标号:B-b/2016/02/173

参考文献

[1]苗苗.“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70-71.

[2]丁碧瑶.浅析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9(08):215-216.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