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学校教学穿插“工匠精神”培训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9-09-10孙莹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创新

摘 要:新时期下,我国从传统的制造大国朝着制造强国的方向转型,在这种情况下,技工学校必须跟进时代发展步伐,加强高素质一线人才培养。因此,技工学校需要以工匠精神为指引,结合机械专业教学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创新

前言:技工学校机械专业是培养现代制造企业高素质一线操作人才的重要场所,其职业特点决定了机械专业是企业工匠人才的生产基地,所以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强化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育,是当前技工学校机械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机械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可以结合专业课程性质,从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的层次,构建匠心养成、工匠精神训练两个方面的教育层次,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

1.设计蕴含工匠精神的教学项目

在技工學校机械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具有创新性的训练项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会对自己的作品不断雕琢、细刻,以期达到精益求精,这种精神是技工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对现代制造企业而言,其发展的根本在于自身产品优于同行业,而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则是现代制造企业发展的必要人力资源,也是现代制造企业招聘人才的根本点,所以技工学校机械专业要结合企业需求、人才发展特点,设计以企业生产为具体任务的教学项目,结合工匠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以零件加工实践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重复训练、多次评价零件设计加工的任务,让学生可以在多次训练零件加工中,做到一次比一次好,操作水平一次比一次高。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项目,在开放性项目中适当的增加技术要求、创新要求,让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参与到开放性项目完成中,促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高层次的实践训练中。通过构建蕴含工匠精神的教学项目,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需求,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形成“攀比匠心”的心理,有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

2.深化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

对于工匠精神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机械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所以在技工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延长实践课程的学时,促进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工匠精神强调的是不断完善、精益求精的观念,机械专业的学生需要在不断生产实践中掌握教师传授的理论技巧,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完成精益求精的操作。所以在技工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打破以往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情况,让学生可以以理论为根本对实践进行指引,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检验,促使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要考虑增加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保证学生可以在大量的实际生产中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精准的产品,从而满足现代制造企业对于优秀技术人才的需求。

3.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

新时期下,随着互联网+、智慧制造的发展,机械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难度也逐渐增加,对于机械专业学生,其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机械制图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工程材料、生产工艺、机械加工等能力,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机加工、数控机床操作等实训能力,这也使得机械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任务十分繁重,如果学生的意志不坚定,就很难完成学业。同时机械专业的学生需要深入到生产现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而一线生产环境则是十分恶劣,工作内容也比较枯燥,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吃苦、意志消沉。鉴于此,在实践教学中,技工学校机械专业教师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坚定意志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报告会、主题班会等方式,鼓励学生宣传、讲解自己的能工巧匠故事,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让学生逐步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要借助校企合作的优势,让一线生产师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能积极的投入到机械生产行业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工匠精神。

4.培养学生追求完美的精神

对于优秀的工匠,其令人敬佩的是他们身上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而非是他们拥有的精湛技巧。在技工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塑造学生追求完美的精神,是指引学生养成工匠精神的根本,教师要指引学生将简单、基本的事情做到极值。很多学生在经过刻苦训练、教师指引后,对于某一项技能获取有所成就,学生也会因此而骄傲,匠人师傅追求的是将手中的产品不断细致雕琢,所以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追求完美精神,即便是加工一个螺母,也需要经历做到精致,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和老匠人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与匠人师傅进行相应的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内涵,逐步形成工匠精神,同时也促进学生专业素养、职业能力的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制造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技工学校机械专业必须积极的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观念,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良好结合,以此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机械专业人才,满足多方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建萍.机械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5):67-69.

[2]陈玉球,吴玉洁.浅谈"工匠精神"在机械制造实践教学中的激励作用[J].魅力中国,2018(39):144.

[3]刘宏磊.试论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中国培训,2018(04):185.

作者简介:孙莹,1970.12,性别:女籍贯:湖南民族:汉最高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基础相关,单位:湖南省石油化工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创新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