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019-09-10谭旭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9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

谭旭奇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品行。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一些初一学生刚刚踏入校园就暴露出个人的暴躁情绪,在青春期叛逆心理作祟下顶撞家长和老师。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任重道远,笔者结合个人的德育工作经验,简要分析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

初一学生的个人意识开始出现,群体意识也逐渐增强,青春欲望在新的环境下日益萌发,在内心潜在的叛逆心理影响下,这些刚入学的初中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都增加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难度。一个班主任对于班风、学风的建设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德育工作重要的实施者,班主任应该怎样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呢?

一、创建积极向上的班风

一个班级的班风影响着班级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风能够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学生自主学习、自觉遵守班级制度的意识增强,班集体的的凝聚力大大提升。在积极向上的班风作用下,学生和学生之间因小事起争执的频率大大减少,同学之间构建深厚的友谊。而面对一些大的冲突,班主任要发挥协调作用,从根源着手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沟通中让学生认识到和谐对于一个班级体建设的重要价值,让学生学会用包容的态度、宽容的内心处理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初一的学生心理上浮躁又多虑,极少数的同学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风建设中下意识地强调这一点。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消极情绪越来越严重,逐渐转化为对考试的担忧,尤其是在刚接触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初一,学生越来越感受到初中学习和小学阶段的差异,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基于此,初中班主任应该掌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况,针对某些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谈话交流,让学生端正对学习的态度,直面挑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

二、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培育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需要实时掌握班级状况,尽可能了解学生的想法。早自习或晚自习时间,没有班主任的监督很多同学随意捣乱,影响他人学习,班主任应该做好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找同学沟通,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学习习惯的培育之外,还要做好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班干部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班主任最信任的角色,需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他们,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

三、让班集体充满爱的氛围

德育工作在充满爱的班集体中实施必然比在没有丝毫情义的班集体中展开更加顺利,班主任好比“一家之主”,怎样让这个大家庭充满爱,需要班主任用心探索。

1.班主任要了解、关心学生的状况

既然是班集体的“大家长”,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的综合状况,其中包含学习状况和个人成长状况,在师生交流和互动中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在爱的包围下感化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能够有针对性地了解出现行为举止的原因,在对症下药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2.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爱和呵护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要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给予学生关爱和呵护。对于每个班级都会有的调皮学生,班主任不能严厉呵斥,而是要在轻松的氛围下和学生讨论交流,对于一些因为家庭贫困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同学,班主任要格外关注,条件允许的话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班级氛围,逐渐形成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3.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00后是一批有个性的学生,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初一学生,个性色彩更加鲜明,性格倔强又比较自我。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而非觉得学生的言行举止是异类的表现,尊重学生的想法是平等展开交流的前提,一旦班主任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学生行为过激,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4.班主任要树立责任心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言谈负责,初一学生需要班主任付出比其他年纪多倍的关爱,用个人责任心帮助学生快去适应初中生活。班主任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服务的使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严谨态度和责任心,学生自然就会向班主任看齐,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5.班主任应怀包容的班级管理态度

刚刚升至初中的学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常常会因想要得到他人的注意而和老师、家长唱反调。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在心灵疏导中感化学生,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四、合理地制订奖惩措施

通过对学校内的初一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现在的初一學生表现欲极强,迫切希望展现自己,好胜心和小学相比大大提升。班主任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变化,确定班级的奖惩制度以推动班级德育工作展开。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上,或者班会课上,班主任可以组织和德育主题相关的竞赛活动,激励学生在合理的竞争中参与到德育中来,形成合作和竞争意识。诚然,奖惩措施的制定需要同学们的参与,遵循适度原则制定民主的制度,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要言而有信,坚决落实好奖励措施,保障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及时到位。惩罚不是引导学生确定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唯一方式,惩罚制度主要发挥的是警示作用,而在学生真正犯错后,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从根本上将消极因素转变成积极因素,推动班级管理的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做好与家长沟通的工作

初中阶段的教育需要实现家校合作,仅仅依靠学校是不能做好德育工作的,家长们的配合是提升德育工作效果的必要条件。基于此,班主任应该和家长们沟通学生在校状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防止一些学生成为“两面派”——在校特别乖,在家小霸王。家校形成一致的德育观念和德育思路,能够将校内的德育教育延伸至校外,而特别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应该委婉地表达学生表现不理想的方面,在以表扬为主又不失真实性的沟通中获取家长和学生的支持、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做好德育教育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家长的过分溺爱滋生了学生的个人道德缺陷,需要班主任做好引导教学。文章以刚刚入学的初一学生为例,分析承上启下的初中教育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为初中班主任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吕高华.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对策研究[J].生活教育,2014(S1):191.

[2]朱红梅.探究分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1):25.

[3]王艳霞,杜春来.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6(15):40.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相关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