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

2019-09-10胡利琼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9期
关键词:教学误区数学实验新课标

胡利琼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接受文化教育的认知越来越高。作为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初中阶段的教学任重而道远。在2011年出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数学实验的重要性。数学实验教学的主要作用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进而提升初中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它教学方式相比,实验是对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本文是以实验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出发点,指明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力求为初中数学成绩的提升增添助益。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误区;矫正方法;新课标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和书本教学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将数学问题用实验的方式找出答案。数学实验教学能扭转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数学眼界,降低数公式、定义的难度,在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实验能帮助数学教师良好的履行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师要不断转变创新实验课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学习。实现实验价值最大化,将数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融会贯通。

一、初中数学实验常见的教学误区

1、让数学课堂由静态变为动态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最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评判教学质量的高低要以师生间的融合度为标准。新课标要求,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组织、引导、纠正作用。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广大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避免实验课堂出现教师不动、学生全动的情况。由于对实验目的的不理解,突然增加的实验教学会使学生感到茫然,好奇心理会让学生控制不住的乱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

2、把数学实验误认为劳动技能

数学教材包含大量的规则、公式,要想完全掌握需要较强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量重复的计算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固定守旧的应用题是对理论知识的空谈,导致很多学生能脱口而出各种计量单位却不知如何使用。高分低能,只会动口不能动手是我国当代各阶段学生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教育制度的缺失。对应对新课改的要求,很多教师换汤不换药,打着新课改的幌子继续沿用腐朽的教学方式,只追求形式上的改变,将数学实验与劳动技能混为一谈。

3、只重过程、轻结果

有些教师尚未摆正对数学实验的态度,把实验课当做数学教学的附属品,认为学生只要参与了就可以了,只要参与就能得到一定的锻炼,至于实验结果无所谓正确与否。这种只重视实验过程、不在乎实验结果的教学态度,是对数学实验课程的错误解读。要想实现数学实验作用最大化,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试验,严格遵守实验过程,认真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

二、数学实验的矫正方法

1、利用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

将实验引入教学过程,能让学生的大脑在繁重课本学习之余短暂的解放。实验平台的提供能引发学生的动脑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课程相较其它气氛更为活跃,师生间的交流沟通能拉近师生间的关系,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偶尔转换的学习方式,更能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潜移默化中帮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情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教材中,在教授“轴对称图形”时,数学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树叶、书本、折叠镜等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物品作为课堂素材。在实验课开始后,可先让学生对自己带来的物品仔细观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然后开始动手实验。讨论环节的增加能放松学生的心理,使其更加活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2、整合数学实验分析过程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同时进行的能力。实践操作得来的数学知识往往更能深深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不会轻易忘记。当初中生接触到几何图形时,就会发现想象力和想象空间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要想更好的学习几何,学生就要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创造空间意识。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度数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分别测量相加。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更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也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3、利用实验锻炼学生思维

实验能让抽象的数学理念变得更加直观。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实验背景,将所有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让学生接触到数学的本质,进而提升思维能力。如在讲解长方形的性质时,教师可先发给每名同学一张同样的长方形纸片,让学生在对折的过程中找出对角线和角度数之间的关系,最终验证出“长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都会平分一组内角”。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诉,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嘘。要想充分发挥数学实验的辅助教学作用,教师就要熟悉和掌握所教知识点,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去探索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新奇.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四重境界”——以数学实验“‘做’菱形”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26):59-61.

[2]  罗绵景.融入数学实验,发展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9(12):81-82.

[3]  钱程.实验融入数学课堂——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137-138.

[4]  冯艺霞.启发性实验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5):120-121+134.

猜你喜欢

教学误区数学实验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